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2020-03-30梁小花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音视频语感语言

梁小花

重视整体和感知,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感能力的培养,是目前語文教改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针对多年来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早在1978年,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就尖锐地指出:“十年的时间,两千七百多个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是不是应该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多的成绩。”现状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语文教学的危机,很大部分中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低下,书面表达条理零乱,意思含糊,口头表述结结巴巴。笔者认为,症结所在是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强调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语感的培养。

小孩子学习语言是从感知事物的色彩、情味开始的,他们根本不需要掌握有关的语言理论知识,到一定时候就能用语言来表达某种感情或思想。比如,有的人在一个地方生活了很长时间之后,不仅能听懂当地的语言,还能用纯正的当地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靠的就是长期的语言熏陶和直观感受,也就是我们所讲的“语感”,这是人们对语言符号的一种直觉,包括语言的正误感、语言的分寸感、语言的通畅感、语言的形象感、语言的情味感、语言的蕴意感等。“文学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叶圣陶),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学生感知语言的敏锐性。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

法国教育家卢梭讲过:“教育的艺术是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也是如此,驱动学生的内动力显得十分重要。在“导演”(教师)“剧本”(教材)和“演员”(学生)三者中,“演员”的状态直接影响演出的效果。演员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一出戏才可能成功。当然,离不开教师的激发。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语言过程中的闪光点,对他们平日的每一点小小进步都给予及时的肯定,就会让他们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和成功感,形成自我激励行为,进而产生对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时的教学效果显然是较好的。

二、积极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强化语言的熏陶

1.在读和听两个环节上下功夫

汉语有着其他的文字语言所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音色、节奏和韵律。首先,落实朗读和背诵是必要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前人的话其实道出了语文教学的一个真谛,分别揭示了朗诵在促进理解能力、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作用。朗读和背诵既是培养语感的过程,也是积累语言的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发扬古人这种行之有效的教法,切实重视语文教学中朗诵的渗透。此外,还必须强化听力的训练,让学生能听出言外之意,听出好恶之情。教师要重视对美文的范读,以情动情,用富于节奏、韵律和饱含感情的朗读语言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感情,并与作品的思想产生共鸣,所谓“爽于口,悦于耳,燃于心”。同时,积极发掘其他的教学媒体在读听两个环节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普遍使用的音视频,不仅可以利用音视频的朗读把学生带入如身临其境的境界中,引发兴趣,同时通过音视频起到朗读示范作用和促进作用。这些音视频语音规范,声情并茂,把无声语言变成了有声语言,是对语言信息的再加工,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对学生的朗读也起到矫正的作用,从而逐渐优化他们的朗读技巧。

2.在书面语言的教学和训练方面做好有关工作

笔者在这方面作过一些尝试。一是运用“合法”的形式进行写作训练。一个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共同提供写作素材,并一起讨论文章的剪裁、布局等,初稿后,再进行集体润色,最后定稿誊写。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做好咨询和指导。这样,在特定的时间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语言的小环境,同学间优势互补,提高了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二是每学期组织若干次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互改文章的活动。从人的心理角度讲,“旁观者清”,挑剔别人的毛病是比较容易的。这个活动同样能引起兴趣,增强语感。三是采用师生在堂上共同评讲的做法。多写想象联想的小作文,要求学生一节课完成,第二节课则由学生宣读自己的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优劣方面的评点,教师做必要的小结。

应该说,经过一段时期的针对性训练,学生在语言的正误感、通畅感、形象感方面的敏锐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其实,强化语感的手段是很多的,只要我们确立新的语文教学观念,敢于突破某些模式的局限,继承和创新相结合,高效的语文教学是可以实现的。

猜你喜欢

音视频语感语言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聚焦“5G+音视频”融合发展 2019中国音视频产业大会深圳举办
广电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三部门规范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
青云QingCloud推出音视频转码服务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我有我语言
语言与言语
语言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