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微课的应用
2020-03-30潘淑婷
潘淑婷
摘 要: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了微课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了具体可行的应对策略,旨在于让微课在舞蹈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其价值,促进民族舞教学效益的提升与优化。
关键词:微课;民族舞;问题;策略
舞蹈是一种在音乐伴奏下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动作的表演艺术,备受人们的欢迎。身为一名基层教师,我们应当致力于让学生们感受到舞蹈的艺术魅力。但是,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我却发现不少教育工作者未能对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手段形成足够且深刻的认识,导致微课的使用不但未能发挥出其实际功效不说,舞蹈教学的质量也大打折扣。以下,我仅结合教学实践,针对民族舞欣赏教学过程中微课使用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可行的应对策略进行初步分析与探索。
一、微课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来看,运用微课组织民族舞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如下突出问题。
(一)教师未能意识到微课的优势,采用微课组织教学的意识不强
我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到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在他们看来,微课的制作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与精力,而这便会让他们本来就宝贵的课前准备时间变得更为紧张,因此,他们潜意识里对微课的使用较为抵触甚至是排斥,主动采用微课组织民族舞欣赏教学活动的意识不强。
(二)微课内容死板、单一,缺乏趣味性
运用微课组织民族舞欣赏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还暴露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即所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内容较为单一、死板,很多视频画面都是简单的文字配上声音,毫无趣味性可言,这便使得学生们观看微课视频的积极性大受制约,如此,微课自然便也再难发挥出其在教学中的价值。
二、有效的應对策略分析
在明确了微课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之后,接下来我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述如何对上述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解决,具体对策如下。
(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们意识到微课教学的优势
要想让教师主动使用微课作为基本的教学手段,首先应当让教师内心具备使用微课组织教学的意识。为此,我们要做到的便是加强对教师们的培训,扭转他们内心对微课的消极认识或者是错误见解,同时也让他们能意识到微课手段之于教学工作开展的优势。
例如,可以通过经典案例展示的方式让教师们意识到微课的优势,可以将一些较为优秀的微课教学案例展示给教师,让教师们在认真观看的过程中意识到原来微课还存在着如下的突出效果;另外,鉴于很多教师认为微课制作耗时耗力的这一想法,还可以组织教师学习微课的科学制作方法,加大对他们微课制作的培训,这样一来,当教师们掌握了科学的微课制作方法,他们自然不会再在微课的制作上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内心关于消耗课前大量准备时间的想法也能不攻而破。总而言之,只有加强对教师们的培训,让教师们对微课的使用形成主动且积极的态度,微课才有可能真正在民族舞欣赏的教学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进而推动学生们民族舞素养的更好形成与发展。
(二)优化微课视频中的内容,让学生们乐意观看微课视频
无论是哪一年龄段的学生,都对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较为排斥,相反,却乐意接受有趣且新鲜的学习内容。由学生们的这一心理需求出发,我们教师在民族舞欣赏教学中就应当一改以往简单制作、粗糙制作的模式,而应当在遵守微课“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等特点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地融入一些趣味化的元素,让学生们变得乐意观看微课视频,且在全身心观看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且全面地理解微课视频中所涉及的民族舞欣赏相关知识内容。
例如,在教学“民族民间舞”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在微课视频中对民间舞的定义、起源、种类、特点等理论性的内容加以解释,还可以以小片段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一些较为经典的民间舞舞蹈片段,这样一来,在文字、图片、声音等多重因素的冲击下,学生们的多重感官器官都将受到强烈的冲击,从而在感受到有趣的前提下自愿且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民族民间舞”这一知识的学习之中,这便是在趣味中学习的价值所在。优化微课视频中的内容让学生们乐意观看微课视频,对于让微课发挥出有益的价值助力民族舞欣赏教学所发挥出的作用也由此显而易见。
三、结束语
民族舞欣赏教学对于让学生感悟到舞蹈的美好,并从中形成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正以为如此,不少教师在自身的舞蹈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微课作为新引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让民族舞欣赏教学有了新的教育形式,但是同时其也面临着这样那样的突出问题,大大影响了民族舞欣赏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我们基层教师都应当对微课这一教学手段形成深刻且正确的认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其合理而科学地运用到自身的民族舞欣赏教学活动之中,相信,在积极应对的情况下 ,微课在民族舞欣赏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终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民族舞欣赏教学也能最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赵志梅,李衡.微课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7.
[2]眭美琳.“微课”在通识课程《舞蹈鉴赏》中的应用与研究[J].大众文艺,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