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的特征及构建措施

2020-03-30王君华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专业化发展策略分析特征

王君华

摘 要: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的特征主要包括有利于教师构建学科知识,有利于教师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念,有利于加强教师的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等,就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现状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的构建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特征;构建;策略分析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从更深入的角度来看,合理地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能够为我提升我国的教育质量、多方面地满足社会人民对教育的实际需求提供推动作用。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分析

我国正式提出教师专业化这一概念的时间并不长,对我国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进行突出强调源于1995年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在后几年的研究中特别指出了教育的职业性,更是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作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主要具备以下几种特征。

(一)有利于教师构建高质量的学科知识

当前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对教育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就是要求教师要先成为复合型人才。具有足够的学科知识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支撑是教师的育人之根,也是学校立足长远发展,提高育人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学校发展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帮助教师构建学科知识,才能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自我专业发展能力

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承担起因专业发展要承担的责任。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会对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能够肌瘤教师进行自我更新,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如教师的自我反思、专业发展方向的调控等,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使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化发展水平均能得到提升。

二、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需加强

具体而言,我国有的教师责任心并不是很强,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新课程改革对当前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出的新要求;有的教师则是觉得自己任教年限长,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仅凭着个人的教学经验教学,不愿意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知识体系,甚至觉得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也仍有教师认为志完成自己任教的学科教学任务,不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没有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出正确的指导。对以上种种现象分析来看,当前我国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水平与当前社会对教师的希冀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教师专业素养不高

教师若想很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育人质量,就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国很多教师仍存在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不合理,虽然有了合格的学历,也能够胜任基本的教学活动,但是,我国有太多的学校,也有太多的教师,他们有着不同的师资结构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教师不太注重自己的基本功训练,也缺乏教学能力的锻炼,甚至在教育专业知识上面也稍有欠缺,总体来说,教师的专业素养仍有待提高。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的构建措施分析

(一)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职业与相关教育制度发展的产物,这就要求要在政策和制度体系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为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具体而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制度建设应当涉及教师的培养、教师的继续教育等多个方面。首先,要完善学校教师的聘用制度,在聘用教师的过程中需要贯彻国家聘用教师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将其与激励制度、竞争机制进行有效结合,以此来适应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其次,加强和完善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和相关的培训制度等,这就需要适时地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定或修订相关的政策或是法规等,使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能够依法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促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关注教师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

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需要教师的自主发展能力作为支撑,才能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力量,另外,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终身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终身学习的意识及自主发展的能力,多角度构建终身学习的体系,可通过学校组织的正规化培训,建设学习性学校,制定相应的制度等途径,激励教师进行自主发展。

(三)落实学校的主体责任,构建综合型教师教育体系

学校在教育改革进程中承担着主体责任,因此,学校要正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存在及其突出优势,并要专注、积极地投身于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相关的工作。同时,学校要积极营造有益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思想发展,因此,为其构建适合专业化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在思维、观念、专业化发展等方面的提升。另外,也要开展多元评价,不能只采用单一的评价模式,要综合考虑多元主体,进行总额评定,以此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发展性。

(四)关注教师道德素质的发展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明确规定了培养学生的具体要求,即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零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成为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其实,这也是给教师提出的要求。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要的大不断加强,而不是逐渐被淡化和弱化掉,因此,在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应该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促进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的提升,以此来提高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整体上的提升,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的教育水平和整体的教育工作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

结语

教师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生命之源,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育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面对各年级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国家和学校应给予相应的支持。比如,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方案,构建保障和评估教师教育质量的相关机制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而促进我国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杰,杜娟.高职教师专业化成长需求分析与路径选择[J].职业技术,2019,1812:56-60.

[2].教師专业发展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3306:89-129.

[3]左崇良,吴云鹏.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进展与方向[J].中国成人教育,2019,19:74-79.

[4]沈胜林.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的特征及构建[J].教育科学论坛,2019,35:31-35.

猜你喜欢

专业化发展策略分析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浅谈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学科教学知识对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途径的研究影响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