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中的诗词技法对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催化提升价值

2020-03-30胡冰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红楼梦

胡冰

摘 要:本文先在反映时代生活、借题发挥等方面,对《红楼梦》中诗词技法的特点进行简析,然后在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科学学习和让学生发现诗词之美相关基础上,详细分析和阐述《红楼梦》中诗词技法对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价值。

关键词:《红楼梦》;诗词技法;古诗文阅读;提升价值

《红楼梦》作为我国十大名著之一,数百年来一直都在我国文学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初中生正处在关键的成长阶段中,对这种文学作品的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经过感知书中角色命运来获得情感体验,并且还可以经过对书籍语言文体风格,从不同角度赏析书中的语言句子,从而提升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而古诗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而言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对《红楼梦》诗词技法对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价值进行分析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红楼梦》中的诗词技法特点

(一)反映时代生活

在《红楼梦》中经过赋诗、填词和拟对等描绘方式,多角度呈现出那个时代封建的文化和闲情的普遍风气,并且更多还是男子的事情。所以作者立意要让这部亲身经历和广见博文获得的丰富生活素材为基础,进而建设出的小说。作者将自己所熟悉的素材再次锻铸变形。在小说中曾经两次都写到了大观园联句,借由宝钗和湘云的口说出很多新鲜的作诗之法,实际上就是当时已经存在的诗风艺术反映。

(二)借题发挥

在《红楼梦》中并不是像它开头宣传的那样不涉时世的书,而是将伤时骂世的意图进行了遮掩。诗词曲赋中有时候可以呈现出一些小说主体文字无法直接阐明的话,经过借题发挥和微词嘲贬,这样更容易一些。例如宝钗写的《螃蟹咏》中,“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此句写的虽然横行一时,但是最后难免会被煮熟的螃蟹。用螃蟹来比作那些心机深重,得意一时的政客,这样品来倒也是描写地精准生动。最后都是机关算尽,脱离不了灭亡的下场。因此,在这小说中特地的借角色之口说出这些现象和道理,并以此来痛骂一些不堪的社会现象和人。

(三)按头制帽

《红楼梦》中诗词之所以有着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和丰富的特点,可以长盛不衰。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作者在编写小说时,将小说情节中必须要写到的诗词,依据需要刻画的人物形象性格,文化修养,模拟得非常生动和形象,进而让这些诗词也依附在小说主体文字上流传于世间。依据茅盾所做的比喻来说,这就是按头制帽。要刻画出一群聪明且有才华的儿女赋诗填词不太容易,而还想要把每个人所作诗如同其人,并且符合各自的个性与修养,这样更是难上加难。黛玉风流精致,宝钗含蓄深厚,湘云清新潇洒,都有着其各自的个性,相互之间不冲突。黛玉作的《桃花行》,作者以宝玉感受来进行阐述: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便知识出自黛玉。而宝琴骗他说是自己写的,宝玉也不行。从这些情节来看就可以知道,作者在模仿小说人物所写诗词时,心中已经开始有了每个人的声调与口气,并且在赋予角色一些特点时,还考虑角色为人处世和亲身经历之间的关系。

二、《红楼梦》中的诗词技法对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催化提升价值

古诗文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诗词和散文,其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红楼梦》中有着很多优质的诗词,这些诗词所具备的特点和创作技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的稳定发展。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学生对学生感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在培养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时,经过对《红楼梦》中诗词句子的阅读和学习,可以让学生产生深厚的兴趣,使其可以主动学习和努力学习。初中语文教材中除了一些独立的古诗词以外,在《红楼梦》中节选了一些片段在语文教材上,并没有深入了解学习《红楼梦》的知识。教师在教学的实施,提出书中的优质的诗句,并且介绍这些诗句创作的背景故事。这些故事背景可以让学生对书籍内容产生兴趣,自然也就有了阅读书籍的兴趣,在亲身阅读中提升自己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过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加强阅读的直观性和生动性,进而让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和生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红楼梦中的片段,或者是教师跟着音乐范读,组织学生一起朗读诗句和片段。其中还可以指定学生朗读,或者小组比赛,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用《红楼梦》中的诗词素材为例子,举行诗歌朗诵会,收集一些古诗文名句,讲述这些古诗文背后的故事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文学知识更加丰富,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并且还可以从多个方面让学生理解诗句文章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

(二)促使学生科学学习

学生学习只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具备阅读和欣赏古诗文的能力,还需要在课堂中加强训练,经过《红楼梦》中的一些诗词句子,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高效的学习方法。红楼梦文体比较特殊,其中有一些通假字,这些需要学生掌握和累计。还有一些词语的古今异义,也需要学生精准掌握词语在古代和现代的各个意思,以免出现混淆现象。还有则是一些特殊的句式,比如判断句和倒装句等。学生经过这些内容的阅读和学习,可以更进一步地学习更多古诗词句子文体,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入感受和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虽然《红楼梦》中有很多古诗词,还有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段落。但是《红楼梦》情节很吸引人,教师在引导的时候就不需要逐词逐句的解释,而是需要让学生自己使用工具来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自然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以教材节选中的内容提出问题,也可以在课后阅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其中可以在QQ群或是微信群上提问,也可以和其他学生之间交流。在遇到无法理解的诗词句子时,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惑。在此过程中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加强对书籍内容的认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发现古诗文的美

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红楼梦》中的诗词都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映,是结合角色特点所创作的诗句。所以,《红楼梦》中的诗词都有着其独有的美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过教师的适时指导,可以让学生不同角度赏析诗句和段落,从而让学生发现美。比如情感美,《红楼梦》中的《误终身》诗词。此诗描写了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金玉良缘象征着封建制度下的封建婚姻,木石前盟象征了封建制度下的自由恋爱。哪一方会获得胜利,只有现在通行本的《红楼梦》中宝玉和宝钗的结合告诉了读者答案。而在封建社会中,不顾家族利益和封建制度寻找自己的真爱是极为苦难的,此诗句也展现了宝玉心中有所属,但是却身不由己的无奈之感。此外,很多诗句在朗读起来也十分顺口,有着极强的音韵感。这也是《红楼梦》中诗句的魅力所在,学生在阅读时经过感受诗词的美,进而提升自己的古诗文阅读能力。

结束语:

《红楼梦》中的诗词是此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具备丰富文化内涵的部分。书中很多诗句都是对当时时代的反映,也是对角色的塑造。经过对书中诗词的阅读和深入理解,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可以科学阅读和学习,并且还可以让学生发现诗词中的美,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戚启强. 浅议学生古诗文阅读赏析能力的培养途径[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1068(11):16.

[2]吴玉梅. 简析《红楼梦》诗词[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7(6X):32-32.

[3]王同书. 《红楼梦》中的诗学与诗改[J]. 文教资料, 2018(36):40-41

猜你喜欢

红楼梦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细品《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红楼梦》读后感
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冯其庸的论文
冯其庸的序跋
续红楼梦
作家阅读的方式
十年一觉迷考据 赢得红楼梦魇名
于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