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2020-03-30李海玲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李海玲

摘 要:就目前而言,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依然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以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过分关注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而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等。基于此,以下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学生需要终身学习的重要学科,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各学校应对教学模式加以改革,对教学内容加以升华,并且把培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始终贯彻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从而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一、核心素养内涵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所谓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在关注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的基础上,按照数学核心思想的要求,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的培养。在核心素养要求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数学知识教学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包括:特征分析能力、问题追踪能力、逆向思维能力、构建能力、转化能力等,同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还要改变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加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并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促使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形成科学性的思维方式、科学的学科态度等,并对数学这一学科的本质进行深刻的认识。

二、数学核心素养下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提升课程体系内的针对性

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都各不相同,因此,他们的个性、自主学习的能力及自身的基础也并不完全一致.所以,教师要立足于对学生核心素质的锻炼、提升,切实推进课程改革,同时也不能忽略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状况,针对学生和教学内容不断调整教学模式。目前,我国高中大多采用必修和选修两种教材相结合的教材编写方式,必修教材主要涵盖了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内容,选修教材更侧重于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个拓展知识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这也进一步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根据自己擅长或者喜好的类型去学习选修知识,这样既可以丰富知識,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随堂小练测试,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在一堂课快要接近尾声时,随堂小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印象,还能提升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为此,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开展随堂练习,旨在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如在高中数学“三视图”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几何体三视图的认识,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养成学生良好学习态度,便在讲述完基础知识后开展随堂小练测试。如为学生出示几个几何体,让学生画出其三视图,并随机抽选几人谈谈自身的方法。如有的学生这样说“在画三视图过程中,能看到的轮廓线与棱,我便用实线画出,被挡住的轮廓线与棱,我便用虚线画出,这种几何体的三视图便一个一个画出。”最后我再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谈谈自身感受,如收获了哪些知识与自身不足之处等。如有的学生这样说:“通过学习,我能够画出一些简单的空间图形,如正方体、圆锥、球等。”还有的学生这样说:“我也能画出一些简单的空间图形,但再复杂的话,我便需要细细琢磨,想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由此,不仅测试了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顺势完成了课堂总结,继而实现一举多赢的教学效果。

(三)提升课程体系内的核心素养性

数学逻辑性较强,分支多,同时又具有整体性,所以,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透过现象认清其本质,将高中数学的要点及线索加以整理,从而更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易于接受。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任务主要是函数、几何和统计,这三者之间看似独立,却又密切相关,教师应为学生构建系统性的数学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创设情境,提升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应打破陈规,构建高效课堂,并将其作为课堂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高中数学概念、公式众多,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学习起来也较为困难。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以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能力。例如,在讲授“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教师通过创设“折纸游戏”的教学环境,讲解2的n次方概念,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其数学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计算2的n次方过程中想要使用简单有效的求和公式迅速求解。再如,在讲解“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时,教师先将抛物线定义讲给学生,然后设置问题教学情境,使学生思考初中一元二次函数与抛物线定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使其利用抛物线定义解答其他数学题目。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够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还能够使其在感兴趣领域提升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能力。

(五)分层式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的教学可以使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把知识点由简单向高深罗列,根据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合理下达学习任务,对于基础扎实成绩优异的学生而言可以更快地提升成绩,对于基础不牢固成绩不突出的学生而言能够巩固基础知识,最终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巩固练习时,可以进行变式训练,通过例题难度的由浅及深,应用不同层次、不同解题思路全方面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层层递进的题目中得到锻炼。

结束语

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改变传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观念和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多元化教学方式,并在具体的教学中,加强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培养,进而全面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幼学.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7):93.

[2]陈宝凤.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初探[J].学苑教育,2019(16):50.

[3]陈玉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85.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