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体验在初中古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2020-03-30曾子明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审美体验初中

曾子明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古诗歌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教师要带领学生反复咀嚼,引导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文化,深化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使学生在古诗歌教学中获得审美体验,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审美体验;初中;古诗歌教学

前言: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需要人们继承与发扬,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初中教育阶段,古诗歌教学是实现传承学生中华文化的有效形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也要引导学生发现古诗歌中蕴含的美,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发展。

一、利用音乐来感悟,品悟节奏之美

诗与歌是密不可分的主体,自诗歌的出现,就未能与音乐相分割。在古诗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学习诗歌中的语言美,还要体会其中蕴含的音乐美。无论是音乐或是乐器都是诗歌表达情感的工具[3]。在古詩歌教学中,若是遇到与乐器有关的诗句,教师要详细的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而且,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在古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与诗歌情感相一致的背景音乐,这样学生在感受诗歌意境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其中的节奏美。

在《观沧海》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于音乐进行感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也提高学生对古诗歌的理解。在学习本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配上一段古筝音乐,并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此时,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心情豪情万丈,激动万分。曹操登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更是触景生情,坚定了建功立业,统一中国,要做一番大事的人生信念。配合古筝乐曲,学生要用激动、豪迈、乐观等语气,读出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利用音乐不仅可以渲染氛围,也能够在富有节奏美的古诗中体悟和品味,有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

二、诗与画互相促进,再现画面之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唐代诗人王维的高度评价。而且也能够反映出诗歌与图画之间的密切联系[2]。在古诗歌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诗画共同促进的教学手段将原本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歌的热情。而且,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将学生的想象能力充分发挥,借助于有效的教学手段表现诗歌的意境,使学生真正的感受诗歌中的图画美。

在学习《使至塞上》时,教师带领学生品悟古诗,再现画面之美,也体会其中的意境美。教师引领学生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孤”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暧,微带苍茫。诗人通过寥寥数字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同时,也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反映了其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利用古诗与图画之间的相互促进,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感悟,也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发挥学生想象力,体味留白之美

留白是中国画中的一种绘画技巧,是通过虚与实之间的巧妙配合,使整幅画作表现出一种绝妙之处。在本质上来讲,绘画与文学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1]。因此,绘画中的留白技巧同样可以在文学创作中有效运用。教师要重视留白技巧,在古诗歌教学中将学生的想象能力充分挖掘,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歌中的留白妙处,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

在《天净沙·秋思》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与想象,使学生在不断的想象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的升华。教师要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用“从___________(词或句)中,我感受到了(看到了或想到了)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品味意境,填补作者留下的艺术空白。如:从“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凋零和凄清。深秋时节,藤蔓枯萎了,树叶飘落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树梢上乌鸦凄厉的叫声,更增添了悲凉凄楚之感……。利用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深刻品悟留白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理清古诗歌结构,体会结构之美

在古诗歌的创作中,也不能忽视结构,其直接影响诗歌的内部结构以及整体结构。语文教师在开展对初中学生的古诗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悟诗歌中的韵律以及语言之美,也要组织学生详细认真的分析诗歌结构,体会诗歌的结构美,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学习《游山西村》这节课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共同赏析,品位陆游诗歌的结构美,深化初中生的审美素养。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分析与鉴赏过程中会发现陆游七律最工。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但是,却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已经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学生会在赏析中深化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也在分析时体会古诗的结构之美,加强学生的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康婷.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意境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9(12):90-91.

[2]陈福源.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意境情感挖掘[J].当代教研论丛,2019(11):52.

[3]张宪建.生本教育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3):206-207.

猜你喜欢

审美体验初中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汉宫秋》与《长生殿》中爱情悲剧及其审美体验的比较研究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