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0-03-30张树
张树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抱怨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为学生没能掌握老师讲授多遍的知识、方法而苦恼,教学的有效性十分低下。因而,如何实现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就成为了一项十分关键的问题。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积累,就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索,给出自己的几点建议,分别是课前提出创新问题,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多元化的信息化交互,增进师生互动;设置创新练习,延续学习深度。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信息化;练习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均发生了较为显著的改进,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被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日趋高涨,但是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教师沿着正确的道路进行探索和改进。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入手,就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一、课前提出创新问题,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我们需要摈弃传统的教学手段,通过创新的方式,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在课堂导入环节,通过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要比告诉学生一条真理有用得多。通往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自己去探究真理。
比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镶嵌”时,在课堂导入阶段,笔者并没有急着让学生打开课文,讲授知识,而是先抛给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看看咱们的教室,已经多年没有装修过了,假如校方要对咱们的教室进行装修,重新给地面铺设地砖,并让你担当负责人,那么,你应该选择哪种平面图形的瓷砖呢?”问题提出后,学生们议论纷纷,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笔者给了学生教师的平面图,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通过计算对自己想法的可实施性进行了验证。发现并不是每一种图形都行得通,这便引发了大家的热烈思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多元化的信息化交互,增进师生互动
更多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信息化交互模式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作为教师,我们要主动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打成一片,而不是站在讲台上,高高在上的俯视着学生。
比如,在教学“数据的分析”这一节的内容时,笔者将学生划分为了几个小组,给学生布置了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小组内成员家庭一周生活支出统计”,由组内各个成员负责进行自己家庭生活中每天的支出统一,继而采用信息技术的途径在电脑上以小组为单位绘制相应的统计图表,引导每个小组成员参与其中完成相应的任务。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针对小组分组情况适当的对小组分工提出意见,给予学生相应的帮助及引导,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
再比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的内容时,数学教师要运用多样教法。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具体的展示该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如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有理數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借助有理数加法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等等,让清晰有条理的展示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之后,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3~6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学习,并在具体的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言,较好的强化对以上展示内容的理解和认知,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再然后,数学教师可以细化对以上内容的讲解,并通过提问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后,则可以设计课后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作答,从而在多样化的教法使用中助力学生较好的掌握该节课的内容。
三、设置创新练习,延续学习深度
练习是数学新课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新课的教学不应该随着知识讲授的完成而结束,我们还要通过练习来检验学生知识理解的深度和知识掌握的程度。
比如,在教学完“平行线”的内容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线段AB平行于线段CD,有一点P既和点A相连,也与点C相连。点P在平面上的移动,造成了四种图形状态的变化。请学生分别就这四种情况对其中的∠P与∠A和∠C的关系进行分析。同以往一个问题对应一个图形的情况相比,这种练习形式新颖了许多。在变化的图形当中把握不变的平行关系,让学生们得以更加灵活、深入地感悟平行线相关的理论知识。
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是为了能够检验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收获。一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找到自己的知识点方面的薄弱之处;二来,课后练习还能够起到巩固已学知识的目的,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实现有效教学已经成为了各个学科的共同追求。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以科学的观念和思想为指导,根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参与和深入到知识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去,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反思[J].沈正中.数理化学习.2011(12)
[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让思维多走一步——谈一个基本图形的运用与创新[J].应志斌.考试周刊.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