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渗透探析

2020-03-30孙东信

神州·上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孙东信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整合既是课程内容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必须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实践,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保证整合效果,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德育教育;渗透探析

引言

德育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既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能满足学生网络道德培养的需要。因此,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加强综合能力和道德修养,将道德教育融入教材和课程内容,提高道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一)满足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标准

在新课程教育不断改革的影响下,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模式,学校和教师逐渐增加了对学生个体需求和个性发展的关注,充分认识到必须在道德建设的基础上,培养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可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体系的要求。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实施,明确提出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信息设备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要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和伦理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还要严格按照信息技术使用的相关要求和标准,促进信息设备使用素养的提高,使其成为优秀的信息技术使用者。

(二)满足学生网络道德培养的需求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影响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例如:网络黑客、网络病毒、网络欺诈、网络不文明行为和网络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将德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中,也能有效地加强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和提高。初中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往往缺乏法律意识。因此,在网络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危害。因此,有必要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道德,改善一些错误的网络行为和计算机使用行为,从而加强对学生网络自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方法分析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与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有关。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场所一般在课堂上。因此,在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把学生的道德教育融入其中。如果学生有损坏机房的行为,应正确教育,向学生说明事情的严重性,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行为的错误,通过建立完善的班级要求,有效地約束学生的行为。例如,不要在机房内乱扔杂物,保持教室清洁,正确操作电脑,合理使用键盘等。总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后续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确保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以同样的要求约束自己,使学生更加信服,加强课堂规章的遵守,使师生共同加强道德教育。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道德

对于初中生来说,信息技术伦理的运用可以概括为网络伦理。对初中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关键是使他们正确认识网络道德,深刻认识网络的负面作用。比如,网络信息垃圾对青少年的影响。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建立网络道德自律,正确对待网络垃圾,禁止网络不文明行为,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我们为学生推荐高质量、安全的学习网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既能获得知识的提高,又能使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在促进自身学习中的作用。

(三)教学期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衡量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他是否具有团队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目前,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关爱的环境中成长。一些学生缺乏与他人良好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建立相应的团队合作问题,并依靠团队合作来解决。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了解彼此的优势,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善于说话的学生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四)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信息技术教学十分重视小组学习和小组合作的重要应用价值。通过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更高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探索未知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身心发展特点,明确相应的学习主题,为学生建立符合发展特点的各种科学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可以促进学生在有目的地学习的前提下,设置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来完成探索知识的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真实的知识,收获成功的心情,也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较高自学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现状。而现在正处于知识快速更新的时期,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自学意识,形成自学行为,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结束语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特色鲜明的课程,是初中生学习和接触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的主要途径。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深入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有很强的学习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德育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结合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道德品质得到升华,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杨淑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渗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 (50):74.

[2]段宝青.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J].科技资讯,2017,17 (14):227-230.

[3]宋振委.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378-377.

[4]鲜金.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8:52-53.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