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程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2020-03-30毛永红
毛永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课程。”那也就是说,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其本质就是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这应该是学校课程体系必须坚守的一个重要信念。
一、依据什么设置课程
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我们可以依据育人目标、核心素养、时代特征、社会需要、学校定位、学段特征、教育需要与学生需要以及学生特点与发展规律等等诸多方面来确定我们的课程设置。
二、谈谈我们的课程
我们学校占地30亩,学生2500人,教职工120人,由市教体局直属管理,是长垣市的一所窗口学校。但是,一个学校能够持续良好发展,关键是课程建设。而“快乐中健康成长”是我们的办学理念,在这一办学理念的支撑下,我们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全面+特长”。
因此,我们要建构能够落实我们的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即“全面+特长”的课程体系。
1.学科课程
吃什么,远比怎么吃重要得多。对学科教师来说,研究什么,比研究怎么教更加重要。
(1)“读”出来“的语文
a.推行群文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有效阅读,省级课题: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让我们走出了一条阅读教学的新路。
b.整本书阅读:学生读书,学校买单。围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们在全校积极推广“书香伴童年,图书漂流”快乐读书活动,真正让孩子爱上阅读,喜欢读书,让读书成为他们一生受之不尽的财富。
c.经典诵读。首先,要求熟读背诵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文章;其次,各年级按要求背诵相关经典: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弟子规》,三年级《增广贤文》,四年级《论语》,五年级《孟子》,六年级《大学》,其中在每单元分别穿插本单元的主题单元诗。六年下来,国学经典的积累量不可小觑,它将成为孩子们开启幸福人生的金钥匙。
(2)数学:基础+拔高
数学教学中夯实基础,努力探索“精讲+三级拓展”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做法:① 集体备课,电子化;② 分工合作,最优化;③ 二次备课,实用化;④ 先周教研,科学化;⑤ 三级拓展,高效化。教学中要求老师要做到少讲,就要精心备课,掌握重难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恰当点拨、引导。
2.活动课程
活动与活动课程不同。当我们把活动课程化时,就能确保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校园生活也才能真正丰富起来。我们的活动课程有哪些?
①校园文化课程:(包括校风、学风、校歌、校训等,建筑文化,书柜、文化墙文化等。)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整体办学理念的充分体现。整个校园不仅要干净、整洁,并且要有主题。
②德育活动课程:(包括新生入校课程、入队课程、国旗下讲话课程、儀典活动课程、班会活动课程、节日课程、阳光锻炼一小时课程、家长学校课程、运动会、离校课程等内容。)
德育活动课程,很大一部分是少先队活动课程。我们认真规划,将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中,同时,学校把单纯性的少先队活动,积极发展成为系统性课程。比如:每年的六年级毕业典礼即我们的离校课程,也是孩子们期盼、感动的时刻。当孩子们为自己的恩师献上那一束鲜花的时刻,心中只有感激之情。作为学校不能放弃任何一个能够为孩子搭建平台的机会,这种仪式感应该能够保存在每个孩子心灵的深处。
③综合实践课程:(包括综合社会实践、科学社会实践、学科活动、研学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内容)
我们一定要站在儿童发展的视角,思考他们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只要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工作,都要不遗余力的去做好。研学课程就是一种体验式课程。我们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安排不同的研学内容。争取让更多的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学校会为他们搭建好这个移动的育人平台。
④社团活动课程:(包括社团、校本课、合唱比赛等)
我校根据学生的爱好需求和我校的师资实际情况,开办了啦啦操社团、合唱社团、美术社团、足球社团、戏曲社团、书法社团、羽毛球社团、篮球社团、科学探究、演讲与口才、围棋、象棋、街舞、跆拳道、吉他、口风琴等近20个社团活动课程。而社团活动课程这项工作,我们也探索了多年,并在探索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不断优化:
社团数量由少到多;社团活动内容更趋于生活化,实用性(去粗取精);任课教师从校内到聘请校外专家(讲究实效);社团制度由简单到规范(规范化管理);参加的学生范围从部分到全体;社团活动时间由课后到课内……这些活动课程的开展,让老师们充分认识到:给孩子一个支点,他就可以撬动地球!
3.特色课程:读“大家”,做谦谦君子
(1)课程目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谦谦少年君子
(2)课程内容:本学年我们在原有诵读经典的基础上,借鉴陈琴老师的做法做以下调整:
一年级:《弟子规》《小学对课》(选背)《三字经》《千字文》、唐诗100首、散文10篇;二年级:《大学》《小学对课》(选背)《中庸》《声律启蒙》、唐诗及词曲100首、散文选背;三年级:《论语》《声律启蒙》《孟子》,散文选背、诗词曲100首;四年级:《孟子》《庄子》散文及诗词60首;五年级:《老子》《诗经》80首及《古文观止》,散文选背;六年级:现代美文素读、名言格言素读、150首诗词及20篇散文。
正如陈琴老师讲--素读经典就要读经典作品:一部你未曾读过就令你内疚的书,一个民族没读过会令整个民族汗颜的书,一代人没读过就令一代人失根的书,这样的作品一旦缺席,就会令整个社会文化生态链断裂。”简而言之,经典,就是给一个人、一个民族打上精神底色,并能一直导引其前行的具有光芒的文字。学校就是要做好培根之功,抛却功利之想,为学生们打下一生的文化基础,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总之,学校课程的设置永远要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简单说:想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就设置怎样的课程来支撑。永远站在学生的角度看事情,发现问题,寻找解决的对策,这个过程就是课程建构的过程。我们也只有建构了学校多元化的课程,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