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品德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策略

2020-03-30卢进艳

神州·上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策略

卢进艳

摘要:对于小学思想品德这一科目而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意义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其中,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上,要有所创新。平时教师上课的形式不要太过于生硬,可增加一定的实践内容,并把实践表现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综合考量学生的成绩。同时,要注意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远大于学校的,因此家长要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促进孩子自身素质的提高。当时教师也不能懈怠自己,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一、小学品德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积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小学德育过程中论它对小学德育和学生德育的积极作用正义。首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小学德育中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小学德育的思想内涵,创新德育教学它在教学改革中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其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小学德育过程中是可能的通过德育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有助于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世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极性意义。

二、小学品德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具体策略分析

(一)丰富小学品德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中,要根据教学的目标设计丰富的形式,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充分调动学生认真参与的积极性。只有让他们经过参与和体验,才有可能实现实践活动的目标。例如,可以安排一些集体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一起去完成一件事情,大家互帮互助,不仅会有相似的感悟和体验,而且这样的实践活动本身也促进了学生间的交往和团结互助。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个别实践活动的形式来丰富学生的品德与社会的实践机会。如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体现出学生的特长与个性。可以通过“我们一起来作画”等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积极动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来画一幅画。实践中活动中,很多小学生的画内容丰富,表现出来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注重教学效果,提倡学生知行合一

传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上,教师主要是针对课文来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对课文中的理论进行死记硬背,达到教学目的。可是,这种方式是非常片面和不科学的,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不能深刻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并且不能将这些道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所以,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和知识的结合,通过一些社会实践和团体活动,让学生将学到的道理和做人标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如,在《花钱的学问》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作业,让学生将一个月内的个人花费和家庭花费进行记录和统计,让学生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讲一下自己的花费和家庭的花费在哪些方面是应该花的,哪些地方是不必要的花费,同时,让学生在下个月时,试着能不能将不必要的花费省下来,做更有意义的事,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心得。可见,通过这些途径的引导教育,学生不仅能够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同时将课本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还有助于学生懂得了学习并不是只要把考试要考的东西画下来,背下来就可以了,而是要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坚持按照课本中好的东西去做,养成良好的习惯,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和品德。

(三)注重教师形象,以身作则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自身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较高的,因为教书育人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所以教师需要做到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如若教师的言行举止在某些方面是不恰当的,也会导致学生在那方面的行为举止是不恰当的,起到错误的示范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导学生的自己也能做到,在学生心中真正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例如,当教师在传授宽容他人这方面的内容时,学生在理解其意思后联想到教师在这方面的言行举止,这时,教师在平时宽以待人的形象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列举出自己在平时中对学生进行观察中发现宽以待人的行為,这样实施那个行动的学生会觉得自己做得非常正确,也会把这个行为一直维持下去,其他学生也会学习那个做得正确的学生的做法,达到“蝴蝶效应”。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假设一些场景,让学生回答,这样,学生也能更好的懂得这些道理,明白怎样是正确的,怎样是错误的。

结束语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近年来也成为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小学教育阶段,可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目有很多,其中,思想品德这一科目在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化,给现阶段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素质教育对于小学阶段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还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正是因为如此,小学品德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也成了现阶段小学工作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高峻明.探讨小学品德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 (01):55.

[2]郑然.信息时代小学品德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7 (15):203-204.

[3]夏学东,杨金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与小学品德教育[J].学周刊,2017 (28):124-125.

[4]桑华.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如何进行有效教学[J].中国教师,2017 (S2):32.

[5]张建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渗透价值刍议[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 (07):120-122.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