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医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及对策

2020-03-30陈爽刘千贺钱晓蓉

神州·上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医学生对策

陈爽 刘千贺 钱晓蓉

摘要:“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在体验了连续的挫败后,面对状况时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甚至是自暴自弃的消极心理状态。医学类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复杂,给医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部分学生甚至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感。本文通过实证调查、数据分析,对医学生在专业课课程的学习状态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一系列表现,给出对策。

关键词:医学生;习得性无助;对策

一、“习得性无助”的解釋

心理学上将个体体验了连续的挫败后,面对状况时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甚至是自暴自弃的消极心理状态称为习得性无助(Learning Helplessness)。这一概念于196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提出,他指出如果给这类个体提供有效的避免或解决失败的方法和途径,将会大大减轻习得性无助心理。

医学专业课业压力大,需要学习的知识非常系统、全面。人体解剖学、基础化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人体与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等等专业课都是医学生需要好好掌握的基础课程。尤其到了考试月,时间跨度长、记忆任务重,所有专业课不仅要求记住点,更希望能连成线甚至是网,这就使得大部分医学生的压力明显增大。学习压力随着课程要求和考试难度地加大激增,当他们反复多次体会到不论自己有多努力,都跟不上上课节奏,出不了好成绩时,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若不及时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这类负面情绪极有可能伴其一生,并对将来的发展事业造成严重的阻扰,影响甚远。

二、医学生学习现状

为了了解医学生是否存在“习得性无助”现象,以专业课程为样本,对本校2018级学生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共调查300人次,其中男生141人,女生159人。(见表1)

调查数据显示,超65%的医学生认为自己无法很好掌握专业课的课程内容,学习过程极易受到外界影响,并认为即使学习了这类知识,也并不能成功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其中,仅有不超过30%的学生认为坚持目标,完成专业课的学习任务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且只有20%的学生有自信在专业课考试时能考出好成绩。数据分析表明,医学生生确实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存在“习得性无助”心理,这种负面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消极的学习状态,上课时自暴自弃,不认真听讲,考试挂科后对专业课产生逃避甚至厌恶心理等状况时有发生。

三、解决医学生习得性无助对策

1、调整认知,悦纳自我

“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在自我认知上容易以偏概全,自报自弃。因此,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学会科学正确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部分医学生虽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处处碰钉,但在基础课、文娱甚至体育方面,还是相当有优势的。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分散精力,在基础课上得到获得感,在文体上鼓励他们多参与竞赛活动,以此来凸显优势,增强自信。而后,引导其将这份自信迁移到专业课的学习中,激发学习动力。这是一个需要坚持的长期过程,作为教师要学会寻找并发现学生的亮点,对其优势进行及时挖掘,并给予适当的表扬,肯定和鼓励学生,助其恢复自信,调整认知,悦纳自我,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2、勇于行动,积极归因

将失败原因归结为能力差、头脑笨等内在的稳定因素,并将成功原因归结时机好、运气好等外在的不稳定因素,是“习得性无助”产生的重要原因。这种错误的、消极的归因对于提升个人自信,增加成就动机非但毫无帮助,还会产生巨大的反效果。在面对“习得性无助”的医学生时,教师应引导学会积极归因,将学业失败归因为学习方法不对、学习习惯不佳、主观努力不够等外在的、可控的不稳定因素,将学业成功归因为能力强、行动力好、勇气佳等因素,助其形成自我效能感,增加成就动机。

3、坚持不懈,升华自我

矫治“习得性无助”需要师生的共同坚持,如果能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下进行,速度会大大加快、效果也会大大提升。作为教师,我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因此,当此类学生出现某种积极行为时,务必要抓住时机,对其加以引导;当学生经历挫败时,要适时助其正确归因,避免习惯性地进行自我否定的错误归因。要知道对于经历了长期挫败体验的学生来说,短暂的认知帮助并不能起到永久的效果,当困境再次来袭时,失败的阴影仍然会在第一时间笼罩他们,沮丧、消沉在所难免。帮助他们重塑自我认知是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只有在反复的行动中不断体验成功与失败,并能继续坚持下去,才能终将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周国韬.习得性无助感理论浅析[J].心理科学通讯,1988 (6):47-51.

[2]钱玉兰,王晶晶.高职高专学生习得性无助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J].价值工程,2015 (6).

[3]谭芬丁,跃华.高职院校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成因分析[J].内江科技,2011 (12).

[4]杜高明.大学生“习得性无助”行为问题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 (12).

[5]田静.大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心理教育分析及启示[J].文学教育(下),2016 (12):172-173.

猜你喜欢

习得性无助医学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在物理学习中教师如何避免学生的习得性无助
军人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案例研究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