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包装设计中手工纸的应用探析

2020-03-30魏鑫赵静

设计 2020年1期
关键词:包装材料包装设计

魏鑫 赵静

摘要:探析手工纸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及其在现代设计语境中的创新可能性。通过梳理手工纸作为包装材料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材料属性和工艺特征;结合设计包装案列,探讨手工纸作为现代包装材料的设计应用方式;通过分析手工纸在包装设计中的符号性特征,探讨手工纸与现代包装设计结合的设计创新可行性。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可通过对手工纸视觉元素的善用、造型的再用、意境的呈现等设计手法对手工纸进行应用,手工纸具备的情感符号、绿色符号、文化符号等特征也将为其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形式创新和语义延伸提供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手工纸 包装材料 包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1-0104-03

引言

手工纸在我国存在历史久远,后历经材料和工艺的不断发展和改良,已形成良好的品质性能、稳定的造物范式及深厚的社会文化,其作为传统商品包装材料的应用方式亦被民间广泛使用。至现代社会阶段,虽经历了现代技术的革新,消费者的生活、消费和审美观念的变迁,手工纸仍然具有现代机制纸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在现代包装设计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并显示出典型的时代创新性和文化生命力。

一、手工纸作为包装材料的发展过程

在我国手工纸作为包装材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书·孝成赵皇后传》记载“......筐中有裹药一枚、赫蹄书”,注引应劭言“赫蹄,薄小纸也”[1]。在民间社会中,手工纸因包裹性能好、易于存储运输、规格和质量易于统一等特点,优于传统的以植物叶片作为包装材料的方式;又因价格低廉、制作方便、体量适宜、易于印刷裁切等特点逐渐取代绢、锦等昂贵的包装材料。手工纸不仅作为食品、药品、茶叶、布匹等日常生活用品主要包装材料在民间广为沿用,而且常作为贵金属、瓷器等貨品的包装裹贴或填充材料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对作为包装材料的手工纸不断改良,如对手工纸进行加蜡处理,提升其抗氧化性,以延长包装纸的使用寿命;或掺入椒水,以增加其防蛀性,以增强其保护和贮存商品的性能;抑或将其染印成不同颜色以丰富商品的视觉效果,如将手工纸染成红色用于婚礼、节庆礼品的包装;之后随着雕版印刷技术和活字印刷技术的发展,手工纸包装因能方便快捷地承印图文信息而为商品的批量化和统一化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商品信息的高效传播以及商品品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进入现代包装设计阶段,整齐划一、质量均等的机制纸成为包装设计行业的宠儿,但过于统一的材料特性限制了现代包装设计风格多元化的发展。手工纸的自然性、手作性、唯一性等特征成为其特殊的物性标志,成为区别于传统机制纸包装的视觉呈现方式。同时,随着现代造纸技术的发展,手工造纸工艺技术也获得了较大提升,纸张质量大大增强;机器辅助下的手工生产,有效提高了手工纸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纸张价格;多种植物材料和香料的加入、传统木版水印技术和绢纸制造工艺与手工纸制造工艺的结合,促进了手工纸品类的衍生和样式更新。

随着物质丰裕时代的到来,消费经济成为社会主导,传统包装的基本使用功能需求趋于饱和,情感化需求与多元化审美成为现代包装设计的着力点。作为传统书画艺术符号的手工纸无疑为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了一种满足消费市场需求的可能方式。作为传统书画用品,手工纸强烈的文化符号性,为商品包装带来独特的文化信息,成为消费者内心对传统文化的映照与回应的一种媒介,增强了包装商品与消费者文化心理认知与需求的贴合度。同时,手工纸的植物材料属性和特殊肌理特质传递出质朴、自然、温和、纯粹的心理感受,将缓解现代消费者在高强度、快节奏社会生活下产生的精神空虚和心灵创伤,并有效弥补匀质化、标准化的现代包装材料带来的审美疲劳和文化缺失。

二、作为现代包装材料的手工纸的材料属性和工艺特征

(一)材料属性

手工纸具有丰富的肌理效果,这是由于多种原因形成的。其一,手工纸的原料取自植物纤维,采用人工捡料,石臼舂料。由于人力无法彻底去除残留在原料中的杂质,成纸显现出肉眼可见的纤维形态,不同原料的植物纤维在纸张中随机分散、堆积,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肌理图案(图1),透过光线时纸犹如抽象画作。将附有植物纤维的手工纸应用到包装设计里,可以丰富其质觉层次和视觉效果;其二,当以不同材料(如竹条、芨芨草等)编制纸帘时,因帘条直径、编织间距的差异形成了疏密不同的帘纹,在捞取晾干纸浆时在纸面形成了特殊的纹理,这种纹理降低了手工纸面的光滑度,使之产生肌理感,成为手工纸具有丰富视觉语言形式的另一原因;其三,在纸浆中添加花瓣、树叶、金银箔片、金粉等材料,将形成更加丰富的纹理与特别的纸张气质;如在纸浆中添加花瓣和树叶的工艺,平添了手工纸的清新气息和自然意境,可用于茶叶、果蔬、文具商品等的包装;加入金银箔片、金粉等材料的手工纸彰显了雍容隽丽的气质,常作为高端礼盒的包装材料。

由于手工纸独特的造纸工艺,其边缘呈现出自然的毛边效果。在捞纸的过程中因晃荡纸浆的受力不均,纸模与定边器交界处的纸浆变得稀薄,因此纸张的不同位置存在细微而自然的厚度差异;并且上次漉造遗留的长纤维粘附在纸模边框上,与新纸浆纤维再次粘附,出现在手工纸的边缘,形成长短不齐的毛边。保留原始纸边的手工纸称为毛边纸,质地绵软、厚实耐磨、经济实惠,其粗糙的自然边缘凸显了手工纸的质朴感,将其作为包装材料让人产生自然、随意之感,常用于诉求绿色、健康理念的商品包装。

(二)工艺特征

手工纸由植物纤维原料经化学提纯、机械分散、成浆、抄造及干燥定型等工序处理而成[2]。虽然不同品类的手工纸在造纸工艺流程的细节存在差别,但制作工艺大同小异,都需洗料、切料、烧制草木灰水、蒸煮、捣料、抄造、晒纸、揭纸等工艺过程。手工纸品质的优良与手工纸制作工艺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手工纸韧性的提高是由于在纸浆中加入长纤维材料(如桑皮、麻),长短纤维结合,增大纸张密度与强度;采用手工捣料和机器捣料相结合的方法促使纤维充分细化、联结紧密,可提高手工纸表面光滑度和柔韧度;对捞纸工艺的严格把控,促使纤维分布均匀、表面平整,可使手工纸纸面厚度一致。

手工纸经历的一系列工艺改良,使其更加适应作为包装材料的要求。在传统包装设计阶段,一是对手工纸施以加粉加蜡等保护工艺,以加强手工纸包装的韧性与防水性,延长其使用寿命;或以彩绘、描金等方式增加其装饰性。在现代包装设计阶段,工艺的突破、材料的混搭和重塑为手工纸在包装设计中应用方式的拓展和创新提供了诸多可能性。如:通过木版印刷、机器印刷、烫金银等多种工艺印制图案,丰富手工纸的花色和纹饰品类;通过缝制、裱贴、拼接等工艺,将手工纸与竹、木、丝绸等材料搭配使用,可利用不同材料之间的质感和色泽对比产生新的视觉效果;通过捻搓、折叠、裁切、粘贴、编制、撕裂、粘塑等各种手法对手工纸进行二次塑形,可以丰富包装设计的三维造型语言,提升商品的视觉独特性与关注度。

三、手工纸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手法

(一)色彩和肌理的善用

手工纸采用天然溪水浸料,采用日光晾晒漂白,保留着麻、树皮、稻草等原料的本色。这种颜色与土地相近,传递出原始、自然、质朴、古拙的视觉信息,且随时间流逝,手工纸中含有的大量植物纤维在空气中自然氧化,颜色会逐渐变深发黄,并出现大小和深浅不一的斑点。一些包装就以此特性作为设计出发点,如国酒“茅台”的包装,以手工绵纸作为包装材料,一方面以其自然的色泽暗示酒质的纯粹、自然、本真,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存放后纸质出现的自然的色泽和斑点变化,显示出真实的不可复制的时间印记,暗示茅台酒较长的窖藏时间,彰显茅台酒历久弥香的珍贵品质。同时瓶身通体以原色手工纸包裹,使包装造型整体呈现出古风遗韵的风格,与茅台酒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呼应,使其更具优殊、珍奇的珍藏价值。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常根据所包商品的个性需求特意保留其自然毛边,甚至通过扩大毛边的范围、染印颜色等手法强化毛边效果,强调手工纸朴实、自然、无雕饰的特点,以视觉通感方式契合商品需传达的手作、天然、纯粹、无污染等特征。如大仕茶亭的包装保留了手工纸的自然毛边(如图5),浑然一体的毛边效果形成了独特的视觉语言,将打破现代机制纸边缘平齐、形状规则、触感光滑、平面单一的形式局限,为消费者提供多层次的视触觉体验。

(二)造型的再用

手工纸形态常直接关联包装的物品,常见的包装造型有圆饼型、方形折叠包裹型、圆柱型等。赵汝砺在《北苑别录》描述“粗色七纲”中言:茶饼“圈以箬叶,束以红缕,包以红纸,缄以白绫”,在传统茶叶包装中常用手工纸为包装材料,折叠成圆饼形再平贴标签,圆饼型茶叶包装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依旧十分普遍。无独有偶,众多商家采用传统的方形折叠包裹型并配以红线或麻绳来包装各类传统糕点(如图6),这种看似普通的包装形式能够唤起消费怀旧情愫,契合商品“百年老字号”、“古法制作”的定位,同时也是对传统包装的传承与推广。此外,可塑性较强的手工纸能够其他材料进行结合,形成式样独特的异形包装。

(三)意境的呈现

包装设计的意境,指包装设计中的各种视觉元素综合呈现出与审美意识相关的整体造型情境,是手工纸在包装设计中应用的高层次设计表现手法。上文中提到的茅台酒包装设计(如图4)中质朴泛黄的棉纸纸质,自然显现的零星斑点,以及不均匀的纸张肌理与毛边,互相映照呼应,营造出一种沧桑古朴、醇厚自然的整体意境,为茅台酒提供了良好的品质展示和文化注解。另一个成功案例是日本国酒那由多之刻烧酎酒(如图7),其包装材料选用了深色手工楮纸作为瓶贴、以油纸和麻绳封口,保留不规则毛边,平贴上采用现代印刷字体,整体呈现了经过现代改良的具有手工艺感的优质传统酒产品形象。

四、手工纸在包装设计中的符号性特征

(一)情感符号——手工温度的传递

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Arnheim)说,“如果说眼睛是艺术活动的父亲,手就是艺术活动的母亲”。[3]手工纸在进行原料提纯、机械分散、成浆等多个工序时,需要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造紙匠人手工完成,手工生产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即使同一造纸匠人制作的手工纸同样存在差异。造纸匠人凭借经验控制水与纸浆的比例、捞纸的速度,这种方式直接快速,但却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精准,因此每张纸的质量并非完全的均等。厚度、肌理、色泽的细微区别,刷纸焙纸时留下的人工刷印和指纹,粗疏的质地、自然的毛边,甚至随机出现的瑕疵——种种偶然性显示着每一张纸的手工感和唯一性。手工劳动方式对偶然性的宽容,在高技术的现代生活情境中倍显其审美价值。在应用手工纸的包装设计中,手工感成为一种情感符号,弥补了工业材料的冷漠感,在以超出人性化的速度高速运转的现代生活节奏中,向消费者传递手工的温度。

(二)绿色符号——环保的价值

手工纸取材于自然,以原始的手工工艺制作完成,生产过程中无化学成分添加,纸张易于降解,相较于现代流行的许多具有环境隐忧的工业包装材料(如塑料、聚苯乙烯泡沫)而言是有环保优势的。手工纸的视觉属性已经成为了一种强调环境保护价值追求的绿色符号。淡黄褐色泽是对无化工原料添加的暗示,让人联想环保、卫生、安全;植物纤维的纹理和毛边,使人联想起非工业化的、无污染的农耕生产方式等,象征着原始自然、清新纯净、质朴古拙。将作为绿色符号的手工纸应用于包装时,直观地传递绿色、健康的商品属性,符合无污染、易降解的绿色包装理念,契合大众对健康生活的诉求,实现对都市人群的精神抚慰与情感关照。

在2013年获得Pentawards食品包装类铂金奖的《QIANS GIFT》(黔之礼赞)大米包装(图8)即以手工纸传递环保信息的绿色包装设计典范。设计师彭冲先生采用构皮纸作为包装材料,以肌理丰富、色彩古朴的视觉语言传达了天然、纯净、健康、无污染的产品信息,赋予了其浓郁的农耕生活气息。构皮纸的防蛀性避免了防腐剂的使用,以环保健康的方式保证了产品质量,延长了商品的存储时间;同时,纸质包装的可回收、可降解性能,进一步印证了手工纸包装的绿色符号性。

猜你喜欢

包装材料包装设计
该拿快递、外卖包装材料怎么办
绿色可食性包装材料功能性与应用范围探究
绿色可食性包装材料功能性与应用范围探究
“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理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渗透
包装设计中字体的形式美研究
浅析现代包装插画设计的商业应用
螺旋上升教学策略在包装设计项目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九嶷山瑶族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创意研究
立体趣味性计算机包装设计课程开发的研究与验证
关于网购产品快递包装材料选择的分析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