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2020-03-30胡家昌
胡家昌
摘 要:素质教育的推行,给初中语文教学体系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尝试以其他文化教学方式推动素质教育的落实。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教育 素质教育 语文素养
而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德才兼备”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主要推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浸染已成为语文老师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本文以“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为题,充分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将语文教学根据生僻词、文言文句段与文章阅读理解三个阶段,强调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浸染,并充分结合初中学生性格特点,探讨具体对策以及其成效,希望能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引言
在现代语文课堂上,文言文的翻译与理解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教师往往会向学生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然而,也有一些教师认为,单纯地凭借教材向学生灌输友爱、尊老爱幼等理念,只会让学生学会“说”,只有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体会到这些美好品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传承,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素质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全面渗透。
一、关键字翻译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编者采取了将文言文教材集中成单元的方式,这一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以部编人教版为教材案例,在《桃花源记》这一课时中,教师首先选取“世外桃源”作为破题的关键点,让学生以初步认识典故的方式接触到传统文化,然后,教师会将关键字词的翻译与通读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教授内容,让学生能够大致地通读课文,并为接下来以词句反映出文章情感的思考埋下伏笔。例如,在课文中,作者喜欢用“俨然”“阡陌交通”等词汇,这些词汇除了代表整齐、相通的意思,更主要的是反映了一种社会秩序的美好,而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到这些字词的深意,才能更好地完成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1]。
二、关键句体会与美好品德的体现
文言文句段的学习是学生对字词知识点进一步理解加深的过程,也是传统文化单元中的进阶环节,在传统课堂中,语文教师首先会让学生理解关键字,然后再引导学生翻译文言文句段,但这一教学方式在针对古诗绝句或文言文阅读时,会出现学生跟不上教师教学思路的现象。为此,教师应该从“人之常情”出发,让学生体会文章作者的“点睛之笔”,从而让学生以更深层次的角度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例如,在《桃花源记》这一课时中,当学生阅读道“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一句时,教师不能简单地让学生翻译为“有田地、池塘跟桑树竹子之类的”,而是应该让学生理解作者意境。在古时候,良田、美池与桑竹等意象,分别与粮食、菜与衣服一一对应,而竹子更是体现一种高洁的意象,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为“丰衣足食”“积极的社会精神风貌”等意象[2]。
三、对文章的思考与行为的自我推行
无论是“卧冰求鲤”,还是“孔融让梨”,这些典故都用极其精炼的几十个字,将中华民族传统品德一代代传承下去,并用短短的字幅引发中华民族对于情感、美德与行为更深一层思考的。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古人讲究文章“发自内省”“情从中来”,这是一种强调意境的写意手法,而传统课堂却注重学生对字词句段的一一理解,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悖的趋势[3]。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唤醒学生的自我思考,鼓励学生将传统文化提倡的美德一一推行到現实生活中。在开课前,教师往往会对作者陶渊明进行一个总体评价,方便学生对全文思想情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但为了让学生思维能够步入更深的层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细细体味“设酒杀鸡作食”等宴席中的欢乐与自在[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中学语文课堂中,最为接近传统文化的课文大部分是文言文知识点,因此,许多语文教师开始尝试以文言文教学为主的传统文化教育浸透。在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遵循“字——句——文”的教学思路,让学生以点破面地完成对文言文知识点的理解,而在素质教育推行的背景下,教师更要将课文知识点与传统文化品德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如何体会文章中的情感,进而促使学生学会自我反思,从而有效达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有效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徐海燕.探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下)[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2]陆彩霞.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9):36-38.
[3]孙元营.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13+115.
[4]炭举国.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一)[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