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探究式教学开展
2020-03-30刘海燕
刘海燕
摘 要: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深入发展,社会和时代对学生的培养越来越多样化,要求学生能够全面、综合的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也要认识到,除了引导学生掌握大纲所要求的语文知识,还要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而阅读教学便是一项有效措施,对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等,都有促进作用,推动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探究式 阅读教学
引言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语文、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小学生们学习习惯的培养,视野的拓宽,以及阅读能力等方面的有效提高。对此,在语文课程中开设阅读课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帮助孩子们奠定良好的文学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阅读教学,进而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本文中,就围绕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展开探究式教学进行讨论,为各位教师提供一定借鉴。
一、实现阅读课堂中精读和泛读的结合
作为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就首先要知道阅读的方法。在此,教师可以采取精读和泛读的阅读方式,这两种阅读的方法类型较为常规,但同时也非常重要。在语文阅读课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外篇目阅读的时候,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两种阅读的方法都运用在语文阅读课程中。由此,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保证语文课堂的时间是足够的,还能组织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细致的阅读、感受和剖析,加强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共鸣。
比如,在进行《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大致浏览一下文章,也就是泛读,使得学生对这篇课文讲述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把握,而后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结合文章的题目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后,在增强学生的阅读速度后,引导和启发学生对其中的重点段落和动人语句进行精读,让学生找出一些觉得很感人的句子,其中有学生找到了“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和感受,进而体会和理解作者书写文章时候的心情,再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的阅读。由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有效激发和提升。这也便提醒各位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精读和泛读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对文章中的重难点进行突破。[1]
二、增强沟通互动,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课程时,很容易由于教师的管理不当而出现两种不良现象:一是教师并不能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造成了课堂氛围较为压抑,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现象;二是由于教师过于“放任”学生,使得阅读探究课堂的气氛过于活跃,教师的职责失效,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得探究课堂流于形式。出现这两种问题,便是由于语文教师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更新自己的角色,也忽视了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对此,为了推进小学阅读课堂的进行,教师有增强课堂中的沟通与互动,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牢记“适度原则”,开展探究活动的同时,注意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全面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效率。比如,在进行《海底世界》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将海底世界的美丽景象生动、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而后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在学生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认真地倾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详细回答。在师生的互动和交流中,形成了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探究的兴趣,也加强了学生对课本文本知识的掌握。
三、巧妙设计问题,激活启发学生思维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探究式阅读教学时,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要想达到高效率的阅读,就需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而教师需要开动脑筋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其中,教师可以采取通过提问问题,启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那么,如何通过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呢?在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遵循几个要求和原则:
首先是阅读课堂中设置的问题要具有目的性。学生根据文本篇目进行阅读时,要进行探究和思考,那么教师就要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阅读材料相结合,为学生设计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白为何要阅读,进而能够具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然后,问题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心理和生理特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启示;最后,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注意难度,不要太过简单,让学生丧失阅读的兴趣,也不要太难,使得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是应当难度适宜,并带有一定的启发和引导。由此,学生才能在教师巧妙设计的问题中进行探究阅读,使得自己的阅读思维得以激发。[2]
四、正面予以回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除了上面的教学方法外,教师还要注意,在小学阅读探究课中,要重视学生思维开发的过程,而不是达到怎样的目的,获得怎样的结果。对此,对于学生的探究要予以正面的回应,主要是形成性评价,进而促进、鼓励学生探究水平的发展与进步。在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探究、思考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和感受进行评价,以及对学生探究阅读时采取的方式方法,充分重视起学生在探究和思考中提出的具有价值的问题,并予以鼓励。比如,在探究阅读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将本节课中取得的成果记录下来,同时记下本节课中存在的问题和纰漏,鼓励学生自我改进。由此,学生才能自我进步的同时,发展自身的探究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阶段语文课堂的教师,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到阅读课堂中来,再进一步进行探究式阅读的教学,启发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思考。在丰富学生知识面,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以及对语文课堂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大胆探究,并愿意探究,由此,再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激發和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苗增科.论小学语文探究阅读教学模式[J].新课程·小学,2018,(12):41.
[2]王怀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式学习三步曲[J].语文课内外,2019,(18):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