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
2020-03-30杨丙富朱博孙丽娜
杨丙富 朱博 孙丽娜
[摘 要] 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健康管理产业的基本概念及产生背景,并以河南省健康产业发展为例,进一步分析信息化背景下健康产业发展现状,根据现实情况,综合多方面要素,围绕如何有效促进健康管理产业发展这一问题,做出详细阐述,旨在通过此研究,为促进健康管理产业顺利地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信息化;健康管理;产业发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5. 065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05- 0148- 02
0 前 言
我國已经正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经济稳步增长趋势下,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逐渐凸显,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基于此,将原有的劳动力数量优势及时转变成为质量优势便成为工作重点,因而从公众健康状况入手便十分关键,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更精致、更科学合理。大众的健康需求促成健康市场不断扩大,“健康管理”近年来已经成为即互联网之后的又一个经济热点。
1 健康管理概念及背景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其服务特点是标准化、量化、个体化和系统化。健康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个体或群体有效规避各方面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因素,充分调动起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个体、群体对社会的价值最大化。这一理念起源于美国,与之相关的分析与研究时间并不长,仅为二十余年,但围绕展开的实践与积极探索距今已有七十余年[1]。早在1929年,美国保险公司便做出了相应实践,在这之后五十年左右,密执安大学设置了独立的健康管理研究机构。
而在国内,疾病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可追溯至两千余年前,《黄帝内经》中的“不治已病治未病”恰好可以说明这一点。早在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在首都北京组织并召开了专题会议,会议初步确定了健康管理及国人医疗保障的重要地位,随着时间推移,参与会议的人数与次数都逐渐增多,无不表明健康管理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2005年,健康管理师作为一项新职业走入公众视线,政府部门还为其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用于进行日常管理,旨在通过多种手段,综合提升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发展质量。
2 应用案例
以河南省为例,根据新相关数据显示,河南省在2018年内经济发展形势大好,始终呈现着平稳运行、持续发展的状态,全省生产总值已经超出48 00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率为7.6%,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范围内排名第11位。综合来看,河南省已经开始向着经济大省的方向发展,在某种层面上来讲,河南省已然成为国内的经济大省,省内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求不断增多。以健康管理产业发展的优势角度来看,河南省支持健康管理产业发展是存在现实依据的,河南省中草药种植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再加上来往人口流动性大,更是有助于其养生文化进一步传播[2]。
河南省贯彻中央精神,全面推行健康中原战略,省内给予了健康管理以高度重视,围绕此展开至关重要的战略布局,采用多种方式,如地方政策引导、成立健康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积累资金等,努力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健康管理产业的正面效应。再加上河南省交通网发达,以其天然的位置优势,始终占据着物流中心地位,作为农业大省、新型工业大省的河南,全面发展健康管理产业,推动健康产品实现有效输出是必然的。深深根植于本地的中原文化历经时代变迁,更显特色,其中就包含着健康管理产业中涉及的中草药与中医文化,由此形成了浓厚的上述文化氛围。在此环境下,省内健康产业发展势必蒸蒸日上,综合其他因素考虑,健康管理产业能够实现更深层次上的拓展与延伸,有助于延长产业链,培养大批可用的专业人才,为全省经济发展步入新高度提供契机。
3 健康管理产业发展
3.1 发展现状
3.1.1 认知不明
曾有人员围绕政府工作人员对健康管理的认知展开过专项调查,根据调查发现,多数工作人员对相关内容理解并不全面,通常会存在认知模糊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其一,片面地认为健康管理产业仅仅是负责病患就医用药的医疗产业,与医院无异,忽视了健康预防、医疗修复、养生管理等健康管理产业的作用;其二,表示健康问题多半出现在老年人身上,尚未考虑到群体生命周期,站在其他角度上来进行健康管理产业的定位,对本地现有的健康产业认识不明[3]。
黑龙江现存单病种和特殊人群健康护理为主,社会办组织较少,且总体规模不够,能够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多集中在高端用户上,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与公办机构的高等教育相融合形成优势互补。但结合实际情况看,上述机构能够提供的健康服务均有限,现如今人民群众物质需求持续的增长,更是难以完整地满足公众的健康需求,严重阻碍了健康管理产业的有序发展。
3.1.2 缺乏规划
近年来河南省健康制造产业发展速度明显有所提升,但相对于其他经济发达的地区而言,健康产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内,整体规模较小,发展潜力大,必须加以调整与创新,优化协同机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目前符合国情的创新服务系统和健康管理运营模式尚未健全,产业供给不足,缺乏长远规划,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其一,产业种类有限,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例如健康管理产业服务重点在于体检,至于慢性病防治、跟踪、后期治疗等并未涉及,暂时未设置针对性服务功能;其二,部分健康产业对自身的定位仅站在高端用户角度实施,不具有普及性与大众性,价格昂贵且数量有限,能够真正享受到服务的人较少;其三,产业发展理念得不到及时更新,信息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紧跟时代脚步,适时引入网络平台,构建相应的网络管理机制,只有如此方能获取更多的服务市场,为其提供针对性、持续性健康服务。
3.2 发展策略
3.2.1 明晰健康管理产业发展方向
认真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落实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务必要让基层群众受益的有关要求,针对特殊人群的健康服务和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健康管理。近年来居民认识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但健康管理在国内仍属于一个新兴产业,整个行业研发的产品与服务将贯穿于人生命始终,无论是公众健康观念的引领,还是健康环境的打造,全部需要政府部门为其提供大力支持。考虑到河南省现有资源优势与经济实力,做出如下规划,据此明晰健康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面与长期目标:(1)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大范围推广有机健康食品,将健康生活理念深入到公众日常生活中,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健康产业的认知。例如建立北方地区中草药种植园区,重点优化中药材深加工流程;稳步推进中医药制造产业发展,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产业资源有效整合、产业结构科学升级;借助本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全面促进健康旅游产业稳步运行[4]。(2)成立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动员一切社会力量,使其主动积极参与到健康服务活动中,尤其是以第三方医疗支持服务为主,面向老年人群体增设与老年人身心特点最适宜的健康管理服务。梳理好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建立二者协同机制,做到行业内资源与信息共享,建立联动机制,明确相应划分指标后将服务分级分层,逐渐扩大健康管理产业服务面,拥有更多的受惠群体。(3)提升健康管理服务普及性。以现代网络技术创建行业管理平台,在此平台上用户可预定健康服务及产品,以社区为单位,安排专门人员定期前往社区进行健康知识普及,继而从整体上增进公众对健康管理的认知。总而言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在本质上而言就是人的发展,健康始终是第一要素,也是个人得以创造价值的基础性前提,采用多种方式深化社会公众对健康产业的了解,既是整个健康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国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3.2.2 加大各方扶持力度
(1)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逐步扩大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实力与规模,落实相关文件,严格贯彻国家精神,提高产业福利待遇,坚持市场准入原则,允许健康产业以正当手段进行市场竞争。政府部门强化对整个产业的监管与扶持,设置独立部门、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此事,共同提升健康产业的规范性、科学性,增强公众认可度与产业信誉度。(2)赋予部分健康机构以公益性特点。引入社会资本,逐步创建各种类型的专科医疗机构,机构服务应以某一方面的治療与管理见长,例如心脑血管、眼科、口腔、传染病等,尽量普及健康服务。(3)提供老年人专项服务。扎根于公益性养老服务建设,定期组织相关会议,重点研讨如何根植于本地实际,创建具有时效性、现代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实施连锁化经营,正确把握好集中养老、分散养老与健康医疗资源几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相关事宜。
3.2.3 发挥本地资源优势
(1)推广有机绿色食品。深度挖掘食品精加工,以健康理念探索新功能保健食品,引入先进技术与专业人才,合理规划布局,集中所有行业生产要素,逐渐形成一个生态农业综合体,创建绿色食品基地。(2)加速发展中药材种植业。下发相应研究项目,引入高端设备,努力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植技术,反过来将其用于制药工作。建设生物医药研发基地,以郑州、新乡独特的经济与区位优势,创建专用平台,支持生物医药产品研发信息、资源的行业内共享,更好地造福于公众。(3)发展健康旅游业。注重旅游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促中医药文化与健康体验融合,分别推出健康饮食搭配、健康行为矫正、健康方案制定等服务,尽量发挥出中医药文化对个人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使其产生正向影响。延伸产业链,由单一的健康管理延伸至多个领域,以各大旅游景区为依托,全面打造健康旅游品牌,开发出温泉、保健等一系列旅游产品。利用自身优势带领用户体验健康休闲项目,例如滑雪、山地运动、水上运动等。
4 结 论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对健康管理产业的全方位管控,使其更好地面向广大群众提供针对性健康服务,就必须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精准定位本产业性质与未来发展方向,确定医疗服务及非医疗服务具体所包含的范围,创新健康服务系统,完善健康管理运营模式,围绕工作流程、质量评价指标、主要经营模式、管理体系等制定长效机制。
注:孙丽娜为通讯作者
主要参考文献
[1]郭瑜.中医智慧健康管理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9(21):75-76.
[2]封佳惠,刘浩杰.大健康产业背景下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探究[J].山西农经,2019(4):56-57.
[3]王晓斐.体医融合与中国健康管理产业[J].新经济导刊,2018(9):56-60.
[4]孙向谦,宗苏秋.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9(10):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