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

2020-03-30龚玉友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龚玉友

摘 要:数学在小学阶段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获得一些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之后的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具体教学的时候,教师还是应该结合课程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和技巧,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与创新。本文也从四个方面出发,探讨了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相关措施,以期为数学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培养方法

随着新课程的更改,小学阶段作为培养学生的重点时期,教师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探究意识,真正将“问题”贯穿到整个教学体系中。然后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开放性的环境中去体验到数学这门学科的乐趣,真正将知识、技能和情感衔接在一起,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构建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

教师首先要构建一个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这可以有效的帮助小学生发现问题,而在生活情境下,学生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其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去解决问题。小学时期的学生,多数年龄在7-12岁,对事物的认知还处于一个初始阶段,当他们对事物产生质疑的时候,不敢表述自己的观点。针对这类情况,教师就应该仔细观察学生的变化,然后设置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情况,鼓励学生要敢于表述自己的看法,即便是错误的,也不会责怪他们。而在设置情境的时候,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但是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与生活实践相互联系,这样才能拉近数学同生活的距离。以班级学生春游为例,一个班会有60人,一张门票的价格为20元,教师有2000元,合适吗?在提出这个问题以后,由于同學生的实际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他们也会对这类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最后有的学生得出了答案:20×60=1800,而1800<2000,所以2000是合理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充分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特点,让学生开始认识到,原来数学这门学科就存在于大众的生活中。[1]

二、提出一些具备趣味性的问题,带动教学氛围

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设置一些特殊的情境,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位学生的兴趣,然后将问题带入到这种趣味性的情境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也会得到一定的升华。而教师在情境的选择和应用中,尽量贴近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多时候,小学生对于未知事物都是充满好奇,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就要加入趣味性的元素,起到一个烘托的效果,让学生在有趣的环境中去解决问题,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例如在三角形知识的教学中,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尺子,按照测量的结果去探索规律,首先给出一些图形,让学生主动思考,从这些图形中发现了什么?然后让他们观察每条边的长短,比较不同三角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找出规律。在提出问题后,教师所要看作的不仅是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规律,更应该注意他们有没有在思考。如若学生短时间没有发现答案,这时候就可以让他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相互交流的时候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难题,逐渐让那些模糊、复杂的数学思维变得清晰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应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应该始终将自己放置在一个指导者的位置上,将学生看作是主体,提问以后,学生会按照要求去进行总结与归纳,然后在不断质疑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2]

三、设置创新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在思维

创新性问题存在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激发逻辑思维,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当教师在提出问题以后,尝试着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新课程的目标上看,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学生不能局限在某一个层面上,而是应该从一个更为整体的角度去思考。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营造一个提问的氛围,运用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去训练和扩展学生的思维,这里的扩展类问题主要是让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例如在《长方形与正正方形》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提前预习教材,认识到什么是长方形、正方形。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特点以后,就可以去进行实践操作,利用桌上的模型搭设正方形,尝试着求出它的面积。利用1cm?的正方米,摆放12cm的长方体,做完这一工作以后,将学生分为小组的方式来进行讨论,虽然摆放的形状不同,但是最后得出的面积是相同的。最后,教师按照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去思考其中的规律,有的学生开始用尺子量,有的学生开始计算,从中就可以发现,教师在提问以后,学生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这样在强化他们操作水平的时候,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建思考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

思考性问题能够为学生创建一个想象的空间,而且教师在设计这些问题的时候,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程度,然后在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下,去进行充分的表现。在这种自由式的教学环境下,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现象,当学生对教师的观点表述质疑的时候,教师不要马上给予他们判断,而是应该让学生们自主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这样才能求得一个正确的结论,尽量消除学生的思想负担。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往往是从问题开始衍生出来的,如若没有问题,也就没有任何思考的空间,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然后鼓励他们去进行自我的探索,在创造性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最后,教师为了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引导他们走出校园,走入到现实的生活中,让课堂教学成为各类知识的生长点。[3]

结语

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拥有足够的能力去表述自己的观点。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也应该结合新课程的相关理念,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注重引导学生去进行实践性的探索,掌握到基本的解题技巧,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魏金委.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6(16).

[2]黄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读天下(综合),2018.

[3]姚彤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措施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8).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