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拥有至高无上的价值观

2020-03-30连永贤康冬冬

名家名作 2020年1期
关键词:仁义大道身心

连永贤 康冬冬

[摘要]老子《德篇》首章开宗明义,就人们普遍关心的生死得失问题,回答了什么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观,直接指出道德才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最高价值观。他认为,“上德”是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等“下德”,均属有意“为之”,并非顺其自然。所以,大丈夫应该居处“无为”,守住“上德”,而不应该去追求虚华,抛弃实质。

[关  键  词]老子;上德;仁义;初心;价值观

人总是经常面临生死得失的问题。人从哪里来?人为什么而活?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得到与拥有?什么是最为宝贵的所得?怎样做才能得到与拥有最宝贵的而不至于失去?……古往今来,东西方有不少先哲对人们普遍关心的这些问题做出了思考和回答,特别是在“轴心时代”,东方有中国的老子和孔子、印度的释迦牟尼,西方有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的这些回答,在不同的地区和范围整整影响了后世几千年,逐渐形成了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和宗教信仰。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以“道德”为核心,其目的是让人们明白道德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天地万物,道德一体,生死得失,万物各从其道,有道则存,无道则亡。“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得失之间,“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抓住道德根本,拥有道德,“天人合一”,不违背自然规律去发展社会,去提升人类自身,是人类的生存使命。

帛书本《老子》,《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德篇》就人们生存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生死得失做出解答。它告诉我们:玄德深遠,是天地万物之始;恒德自然,普施万物,化育万物;人类社会上德,无私奉献,公平中正利天下。上德是人类效法天地自然、敬畏自然的行为体现,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最基本的原则。只有明白上德,确立至高无上的价值观,不断修正品德,树立无私奉献的人生观,德行天下,运用大道、朴素、自然的辩证法,只有明白这些,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拥有上德,才能实现平安幸福的善美人生,才可以说是不枉“万物之灵”的名号,才可以说不虚人生此一行了;《道篇》中很自然地告诉人们这个世界的本质、万物的起源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它告诉我们:大道是天地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本源;大道是自然万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交替变化、始终如一的运动变化的规律;大道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公平中正的制度规则。只有正确认识“有无相生”的客观大道之本质,确立“有”与“无”统一兼顾的世界观,明白“有利无用”的客观大道法则,确立不离根本的人生观,唯道是从,掌握运用大道既统一又对立的辩证法则,坚守大道,牢记使命,方能拥有上德,永保不失。最后同道同德,天人合一,实现天下大同的使命。

首先,老子直接指出“上德”是至高无上的价值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老子对“上德”和“下德”作了本质上的区分:“上德”是人类自然无私的行为,是人类先天无善无恶、无私无欲的本性良心的体现;上德行为没有私我之心,自然不留痕迹;上德无所谓德(得),所以有德。“下德”是有意识、有善恶等区分,有主观私我之心的行为,下德有意于德(得),所以无德。所谓的“仁、义、礼”等远离道德忠信,只是道德之虚华、道德之表皮而已,无法解决争名夺利的社会乱象。大道无中生有,有生于无,善始善成,成就万物,弱则强之,强则弱之。大道“有无反复”,总是削弱现有,趋于虚无。“有”与“无”构成整个世界,万物总是“阴阳中和”,而尽可能长期保有。自然万物,损益相得,始终昭示人们如何在有无反复的大道作用下而最大限度地拥有所得。所以,只有自身把握好损益之道,减少个人不合理的欲望,守住虚无柔弱之根本,不贪多而至于极限盈满,才可以说是明白上德(得),不得才有所得,这才是保有之道。如何避免社会混乱?如何更好地生存?如何得到和拥有?老子呼吁,立天地之间的“大丈夫”要拥有“上德”,“居其实而不居其华”,要抓住道德根本,不违背自然规律生存,回归大道。只有拥有上德,上德不德,不德而有德,不得就永远有得,这才是人类应有的价值观,这样天下才会太平!

其次,老子对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儒家学说进行了分析与解剖。儒家思想以“仁义”为核心,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仁义是人类生存应有的情感及行为规范。“仁者人也,义者宜也”,天地化育万物,人作为万物之灵,就应该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的含义,明白人生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明白什么样的得到和拥有才是最合理的得到和拥有;应该懂得什么样的生存方式才是符合“仁义”的恰当行为。通过“上德”与“下德”的对比分析,老子认为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等“下德”,均属有意“为之”,并非顺其自然,如果想要通过仁义礼等下德的实施而解决社会乱象,则是乱上加乱。“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老子对“上德”和“上仁”“上义”“上礼”等“下德”在行为方式和动机上做了对比与分析。上德行为方式遵从自然规律,天人合一,无主观意识,在动机上是没有任何所得欲望和区分之心的,是至中至正、至善至美的境界;上仁虽然在行为动机上没有私我之心,但其行为方式却不是遵从规律的顺其自然;上义不但在其行为动机上有主观私我之心,其行为方式有些更是违背自然的妄为;上礼区别尊卑贵贱,完全是主观执着与偏见,只好强制施行。人类现实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思想意识却是距离道德越来越远。从道德忠信到仁义孝悌,从礼义廉耻到丧失本心,区别尊卑贵贱的“礼”,更是远离忠信。如果人类一步步背离天地之大道,其生存行为发展到不得不用礼约束规范,那只能使人类社会更进一步陷入混乱。老子认为,造成社会乱象的主要原因是人心执着于主观认识,不知足,也不知止,人心有欲望有私我之心,总是不断地想“得到”和“拥有”,却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得到”,更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德道”。

最后,老子指出,拥有道德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老子认为,人类社会的根本是道德。儒家提出的“仁义”思想,对人们远离道德的行为进行纠正规范,但这种凭借个人主观认识而提出的思想学说并没有抓住道德根本,只是在远离道德的浮华表皮上做文章,这是愚昧的根源。所以大丈夫應该居处“无为”,守住“上德”淳朴淳厚,要抓住道之根本,而不应该“为之”去追求“上仁”“上义”“上礼”等道之虚华,揪住道之表皮枝叶,要抛开表象而抓住实质。大道无所不在,隐微不见。天地自然不德,永远恒德。“得一为正”,实现阴阳平和,才能拥有恒德、上德。上士“闻道明德”力行,“中士”似有似无,“下士”甚至大笑。只有明白大道“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诎,大巧若拙,大赢如绌”的道理,像“上士”一样抓住身心根本,身心安定,使心身回归本心清静,才能拥有上德,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达到大道所体现的公平中正至善至美之境。身心安定,“知足恒足”。“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如果身心清静安定,内心始终知足,有畏而戒惧,少私寡欲,去除私我之心,回归公平中正本心,无为而顺其自然,心甘情愿地奉献人生,就能拥有上德这一境界。相反,如果放纵个人欲望,任凭意马驰骋而妄为,不仅个人身心不宁,无法拥有上德,更严重的后果是会给自身及天下造成灾难。

滚滚红尘,物欲横流。如何解决物质愈丰富而人类愈远离道德这一矛盾,老子认为: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首先要“明德”,要明白什么是最为宝贵的所得和拥有。只有明白“上德不德”,才能实现有德。《庄子》所谓“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上德是生活在现实中的每一个人应有的价值观,是人类社会效法天地自然之道的体现,只要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不失固有的良心,在名利得失面前遵从自然规律,不被名利得失蒙蔽,就能实现上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只要遵从自然规律,没有丝毫私我所得之心,全心全意奉献自身,修正身心,拥有无私奉献的人生观,就能实现这一至高无上的价值观。

虽然老子把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归为道德忠信之末端,但可以这样说,老子的道德思想与儒家仁义思想是统一的整体。如果说道德是人之心身,是公平中正的本心本性,那么仁义礼智信就是言行表情,是人之本心合乎规范制度的体现。人们要实现“上德”这一价值观,就要身心与言行兼顾,既注重身心的修为,又注重言行的约束。身心无私无我,言行“知耻”而不逾礼,逐步回归到仁义道德。老子道德就是一棵大树的根干,象征“中”,孔子仁义礼智信就是其枝叶,象征“华”;道德仁义就是“中华”的象征。作为中华民族,始终不忘道德根本,不忘仁义礼智信等言行规范,就不失中华民族的本色。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要结合时代特色,要有至高无上的价值观,真正从内心做到敬畏自然,从内心真诚恭敬几千年来的古代圣贤、现当代伟人,感恩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热爱我们的中华民族,忠诚我们所从事的事业,真诚帮助身边所有人,树立无私奉献的人生观,这才可以说明白了“上德”,只有全民族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人类共同的使命。

这正是:上德无为无以为,下德有为有以为。不忘初心务根本,回归上德处无为。道德根干归本性,仁枝义叶属表情。泱泱古国五千载,叶茂根深与日新。

作者单位:1.定西工贸中等专业学校

2.陇西县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仁义大道身心
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
身心告急,回家充电
久假不归
畅游飞艇大道
草原儿女心向党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给身心降个温
幸福大道145号
破碎的“豪门”梦让我身心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