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楷为基 对话古今

2020-03-30秋实

名家名作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楷书家楷书

秋实

2018年12月9日,中国书法院院长管峻在上海朵云轩举办的“稼墨骋怀——单瑞成书画展”开幕式上说:“瑞成虔岿然,任心尔招摇,修身养性,问道执笃,以是久久为功。”

前几年,上海市中外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刘振元,曾在他所写《春天的艺术》一文中说:“来自江苏的书法艺术家,在我心中,自然有着分量。前年春天,与江苏书法家单瑞成先生曾做过一席畅谈,十分快意,这位年轻的书法家,在谈吐之间,流露出江苏书家的底气才学。”

单瑞成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位写得一手漂亮字的小学语文教师。或许是承袭了父亲的艺术基因,单瑞成自小就爱好书法,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家父指导下学习书法。直至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依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苦练。

据他所言:楷法勤习颜真卿的《麻古仙坛记》、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禇遂良的《大字阴符经》等。后来在随东台书法家鲍审、陈学植的学习中,不仅注重研习笔法技法的真谛,还仔细研究了诸体风格的精髓。

然而,勤奋好学的单瑞成并不仅仅满足于此。于是,30多岁时,他参加了中国书协举办的书法高研班,得到了言恭达、孙晓云等名家的指点,从而为他今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识的加深,单瑞成不仅把对书法的感悟以及自己的人生阅历注入笔端,而且把古典文学、哲理篇章也融入书法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因此,管峻在《单瑞成书画作品集》的序言中曾这样写道:“禀赋,勤勉,居正,开掘,界破虚空,凿开鸿蒙,瑞成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每观其字,既有渊源,又自成一家。”

单瑞成虽诸体皆能,但他的主打书体则是小楷和行草书。早在1997年,他的一幅小楷作品就入选了全国第二届正书大展,从而坚定了他以楷书为主的学习道路。迄今为止,他的楷书尤其是小楷已有十多次入选全国各大展赛。

从单瑞成自成体格的小楷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写得娟秀精美、安静典雅而又不失灵动。有时尽管面貌不同,却能风格统一,展示了他对楷书的心摹手追和更深层次的领悟。

著名书法家张继评论单瑞成作品时说:“小楷写好不易,能够用小楷传达不同的意境则更难,这是因为楷书尤其是小楷不像行草书那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瑞成能够达到这样的创作高度,充分说明其对小楷所下功夫之深。”

不仅如此,在深厚的楷书基础上,单瑞成在不断学习中,侧重对王羲之《圣教序》、孙过庭《书谱》的研习,并逐步拓宽了临习行书的范围,苏东坡《天际乌云帖》、米芾《蜀素帖》,以及王宠、董其昌等的经典法帖无不涉猎,所以最终形成了他作品清新俊美、含蓄内敛,颇具书卷之气的个性风貌。

用笔既反映了书家的基本素质,也反映了书家对传统领悟的深度,更是决定着书家的前途,单瑞成深谙此道。在创作中,他不过分追求结体和章法的大开大合,而是从点画的提按和牵丝映带中表现其丰富的节律和情感的变化,给人以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艺术效果和审美感受。

通过对传统的消化吸收和大量的理论充实,单瑞成对书法创作的理解也格外深刻。他说,他作书喜用一种平和心态,聚精会神无杂念,平心静气虚其怀,直抒胸中丘壑,表现思维性灵,孜孜以臻,无意于佳。

单瑞成的隶书,得益于《石门碑》《张迁碑》并润之以帖学,写得格调古雅、朴拙沉稳,其笔下的篆隶则显示出古意盎然的意味。

多年来,大量地对先贤的体悟,逐渐使单瑞成对真、草、隶、篆、行诸体笔法和笔意的领悟达到了一定的精熟程度,体现出了如张继所言那样:“阅读瑞成的书法作品,不仅会被那清新静雅,俊俏秀美的气韵所吸引,还能真切感受到那种率真质朴的古意和风流倜傥的名士风度。”

创作诗联是单瑞成书法之外勤奋探索的另一艺术门类,拜碑林、观书法展览、游览名胜、临习法帖等,这些书法创作后有感而发的诗词、楹联,既丰富了他自身的内涵和文化底蕴,也使其书法自然流露出一股书卷之气,平添了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为达到书法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创作时单瑞成常根据书写内容选用字体并进行运笔、结体和布局。如在书写自作诗词《临祭侄文稿有感》时,单瑞成经过反复思考,选用楷书。但为使忠良书风合璧,他将颜体略参褚遂良笔意,形成了挺拔瘦劲、凝重端庄的风骨;而在为江苏省宜兴市慧林禅寺德高大和尚书写对联时,他又选用了苍古宽博的隶书,特别是抄写《心经》《金刚经》《道德经》《论语》等时,单瑞成均会选用清畅精密、风神涵泳的小楷,从而使作品真正达到了形式与主题、形象与意境、情感与思想、传统与创新的高度融合。

艺术是相通的,除了书法、写诗外,近年来单瑞成又开始了对花鸟画的研习。他觉得写字、作诗和画画虽然形式不同,但它们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由于他有着书法艺术的功底和诗人的情怀,因此,他的花鸟画创作有和他人不一样的优势,诗、书、画相得益彰,能画出自己的风格来。

生活中的单瑞成谦卑诚恳,温文尔雅。多年来,他的作品不断入展、获奖,亦曾在上海朵云轩成功举办过书法联展,多次在中国美术馆以及国外进行交流展,被《中国文化报》整版推介,尤其是反映其艺术成就的电视专题片《单瑞成笔墨人生》先后在江苏卫视和凤凰卫视等播出。

诚然,任何一位艺术家登上艺术之峰,都要走过一条漫长而又崎岖的艰苦之路,可喜的是单瑞成已在路上,已然前行,他希望追求自然,不刻意造作,不工而工,无意于佳,让点画线条和空间组合得有机和谐,努力書写性灵,一步一步接近正大气象。

单瑞成简介:

单瑞成,1967年生,江苏东台人,上海扬子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作品曾数十次入展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等权威部门举办的全国书法作品展、邀请展,曾在全国及省、市比赛中多次荣获金银、铜奖,曾在上海朵云轩成功举办书法联展,作品曾多次在中国美术馆以及国外交流展出。《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书法》杂志、凤凰网、新华网、人民网、中国书法网等专业报刊和网络媒体都曾专题介绍其书法艺术。

作品被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和多家博物馆、艺术馆、纪念馆等永久收藏,电视专题片《单瑞成笔墨人生》在凤凰卫视等播出,本人被收录在《中国名人大辞典》。

猜你喜欢

小楷书家楷书
楷书的教与学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宋稗类钞》的书法史料价值
论二王对宋尚意书风的影响
湖北近现代书家、印家群体的掩名现象
早期书法史著述 北窗读记
小小书法家
张建书法艺术
浅谈文征明小楷书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