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儿童文学的当代价值

2020-03-30沙塔尔·沙拉木阿依吐拉·艾比不力

名家名作 2020年1期
关键词:母题幻想儿童文学

沙塔尔·沙拉木 阿依吐拉·艾比不力

[摘要]电子媒体时代,个人的社会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文学离人们生活越来越远的当今时代,我们从另一种角度去思考,发现儿童文学在当代人生活中有更多的潜力和价值存在。

[关  键  词]儿童文学;人文关怀;审美价值;当代价值

文学是对人类心灵进行关怀与抚慰的,它在本质上是给予人类的精神生命解放和爱。儿童文学也是文学,它也必须遵循文学的全部艺术规律。不过,儿童文学又是“儿童的文学”,所以它一定还有属于自己的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

儿童文学是适合少年儿童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以及思维特征的文学样式。那么,由成人作家专门为儿童而创作的,给广大儿童进行形象教育的儿童文学除了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价值之外,在成人生活中也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

一、儿童文学在当代人类生活中的人文价值

儿童文学在当代人类生活中的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其题材的广泛性。现实生活中儿童兴趣的多样性是儿童文学题材丰富性的原因之一。儿童文学除了塑造儿童的人物形象,还可以塑造成人、动物、植物的形象。儿童文学能够描写深海高山、万种万物,还能表现儿童的心灵世界。刘绪源先生所著的《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和王泉根先生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等书中,将儿童文学的种种题材集中到下面几个儿童文学的母题:

自然的母题——儿童文学自然的母题,可以说是在儿童读者“万物有灵”的思维特征的基础上出现的。“万物有灵”也是一种原始意识,认为大自然的万事万物由于有各种看不见的精灵存在而具有生命;不但许多无生命的东西有生命,而且还和人一样,有感觉与意识。①儿童跟大自然的亲密性使得自然题材成为儿童文学最普遍的母题。“同时,随着人类社会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以及永无止境地向大自然索取,已造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物种锐减、水污染、空气污染以及全球性气候变暖等重大问题,这一严酷现实告诫人类:人类若想永存地球,就必须善待地球,善待地球上的其他生灵,善待地球的生态与生存。世界是成人的,也是儿童的,但归根结底是儿童的。因而有关生态环境与灾害防御、动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与拯救等人类的共同问题,已日益成为世界文学关注的焦点与热点,也成为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艺术母题。” ②

爱的母题——儿童文学有关爱的母题,是作家对儿童读者特别期待的基础上出现的。王泉根先生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把人类之“爱”分为两大类以及非常明确地指出儿童文学所要的爱。该书认为:“人类之爱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爱,首先是欲望,如对物质、生存、性的基本要求;其次是审美,如对某种艺术品的欣赏,例如集邮、收藏古董;再次是友谊,具体可以分为以利益为重的友谊、以兴趣为重的友谊和以道义为重的友谊等。第二大类的爱是超越之爱,博爱,是以他人为中心的爱,是抛弃自我欲望、无所求、无功利目的爱。浸透在儿童文学中的是后一种爱,即超越之爱,博爱。”③ 同样,儿童文学所体现的爱的纯真性,远离有些成人文学作品中所追求的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倾向,不但将其看成是儿童的精神良友,也将它称为成人得到精神净化的“圣堂”。因此从儿童文学发生以来,儿童和成人都从《美人鱼》《小王子》《纳尼亚传奇》等世界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永久的爱中得到精神的温暖。

顽童的母题——儿童文学顽童的母题,可以说是在追求儿童文学更高的境界——解放儿童、解放未来人类的基础上出现的。儿童文学的顽童母题主要以“渴望自由,向往无拘无束尽情翱翔的天地,体现了人类的未来指向,是对于未来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种深情呼唤”④作为自己的根本意义之所在。所以顽童的题材更加需要成人作家对儿童心理、儿童独特性格的理解以及能够接受儿童跟成人不一样的自由想象。

幻想的母题—— 对世界万事万物进行美丽的想象是儿童的天性。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幻想能力最强的是儿童,最能享受其幻想的也是儿童。儿童时代是富有幻想的时代。儿童通过富有幻想的童话阅读,开始自己的从文学获取精神营养的路程。所以幻想题材是儿童在童年阶段接触最多,也是最接近他们生活现实的艺术母题。

成长的母题——儿童文学的成长母题,是在儿童读者的存在状态的基础上出现的。儿童时代是不断成长的时代。儿童时代的成长与成人的成长有所不同。儿童的成长是生理、心理同时成长,尤其因为儿童对外在世界充满特别的兴趣,精神上的成长突出于生理上的成长。反之,成人世界的成长中生理成长较明显,而精神成长不太突出。因此,成长是儿童的存在状态,也是儿童文学的艺术母题。在儿童文学中体现的儿童不像儿童心理学那样将儿童分解成诸多可以测量的要素,而是完整、生动、个性化的生态生命。因此,成长题材的作品中儿童能够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影子,成人得到儿童教育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之答案。

总之,儿童文学的题材非常广泛,它可以体现成人文学所体现的所有的题目,也可以体现成人文学不怎么重视的有关自然界和动物界的题目,但是儿童文学在一些题材上跟成人文学保持距离,或者是世界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中一直没有出现过这些题目。那就是有关“暴力、成人社会的恶俗游戏与刺激、成人社会的政治权力斗争、成年人性与两性关系”①等跟儿童的现实生活不太关联的、不适合儿童审美情趣的题材。

儿童文学是两代人进行精神对话的文学,它给下一代传递的应该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绝不应该是当代生活的不良作风、成年人枯燥的精神世界和阴暗的现实生活。因此,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在儿童读者的快乐成长中发挥作用,还能够使成人读者的精神世界获得净化。人们生活越来越远离文学而缺乏想象力,儿童文学作品带给人类一种纯粹的感情和温暖的慰藉。从《哈利·波特》系列、《指环王》系列、《纳尼亚传奇》系列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的放映情況和《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小王子》《木偶奇遇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长袜子皮皮》等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反复出版状况可以看出,儿童文学以题材广泛、“以善为美”的美学责任得到更多成年读者的选择和阅读。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喜欢寻找自然、真情,儿童文学的创作及出版不仅是当代成年人对儿童的关怀,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人文关怀。儿童文学的创作对作家来说也是一种“表现自我”、发泄内心世界中种种郁闷的过程。

儿童文学是成人写给儿童看的文学。成人作家发现儿童生活中自己认为有意义的生活材料,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显现一个适合儿童审美情趣的儿童的艺术生活场面,体现自己的生命意识、价值观念,同时进行适当的“自我表现”。有关儿童文学的“自我表现”,理论家的观点不一。美学家克罗齐认为:“给儿童的艺术绝不会成为真正的艺术。”②根据他的说法,从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选择适合儿童的书籍给儿童看就可以了,给儿童看那些专为他们创作的作品,不但没有意义,反而有害处。克罗齐否定“给儿童的艺术”是因为他认定儿童文学不能进行自我表现。儿童文学研究者朱自强先生在《儿童文学概论》一书中提出儿童文学创作中,作家“自我表现”的特殊性。他认为:“在儿童文学中,儿童文学作家与儿童简直可以说是结成‘同谋的团伙,是两个‘同谋犯,其中作家是‘主谋,他站在儿童的利益的根本立场上,引领儿童去‘谋取生命的健全成长和发展。这正是儿童文学作家以儿童为本为进行的独特的‘自我表现”③。因此,随着电子媒体时代的发展,无论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还是作者的角度出发,儿童文学题材的广泛性和特殊性,更可能是成人正需要的文学样式。

二、儿童文学在当代人类生活中的审美价值

儿童文学在当代人类生活中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儿童文学的独特的审美特性和表现形式上。幻想和幽默是儿童文学独特的审美特性。其中,幻想是儿童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膨胀、扩张和加强。“幻想代表了大脑寻求意义、秩序的努力,它要达到的是理解。幻想并不是理性的对立物,而是它的先决条件。对于孩子来说,在那种创造性想象之中尽情幻想,是深入事物内部的自然道路。”④因此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类仍然都需要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⑤富有幻想的儿童文学是儿童的天堂,对身处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污染的包围圈中的成人们来说,仿佛也是一剂提神醒脑的良药。当然成人文学也有幻想,但成人文学的幻想与儿童文学不一样。有关成人文学中的幻想,儿童文学研究者朱自强先生认为:“无论从质还是量上都远不能与儿童文学相比。尤其是在幻想型作品在各自文学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对所属文学的特质产生的影响力方面,成人幻想型作品更是无法望儿童文学中的幻想型作品之项背。在儿童文学中,幻想作品(主要是民间文学、幻想小说)一直是一枝独秀,支举着儿童文学的半壁江山,举凡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恐怕半数以上都是幻想型作品。”①此外,作家们体现儿童文学中的幻想时,适合儿童的思维特征,打破以往文学以“人”为中心的叙事模式,将“我”与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动物置于平等的地位,寻找人类生存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通过这样的思维模式而创造的幻想型作品既适合儿童还没有失去想象力的审美兴趣,也适合当今成人寻求自然美的特别需要。

幽默是儿童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的审美特性。首先快乐是收儿童的天性决定的。可以说,所有的少年儿童都爱读那些让人发笑又让人受益的幽默儿童文学作品。幽默的含义是有趣,使人发笑。但不能因此认为,让人感到有趣而好笑就是幽默。生活中常听到的笑话和见到的滑稽行为,往往让人捧腹大笑,可笑完了也就完了,这不是幽默。我们所说的幽默,是使人笑过之后,脑子里还留下一些值得思索、应该记住的东西。也就是说,比起滑稽和逗乐,幽默有更深的意蕴、更多的含义。少年儿童生活中的幽默是自然拙朴,是童心之美的天然流露,成人们绝对无法模拟。儿童文学是幽默的文学。因为它体现的是没有受到任何非自然约束的、无忧无虑的儿童生活,表现得是儿童那天真而幼稚的心灵世界,期待的是儿童快乐的永久性。

儿童文学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儿童文学独特的表现形式——故事性上。儿童刚接触文学的时候没有文学体裁的概念,而且“各种叙事型儿童文学作品到了儿童读者面前,全都成了‘故事”②。

儿童的思维不但是一种形象思维也是一种故事性思维。关于儿童思维的故事性,心理学家 J.莫菲特说:“一般来说,成人的思维已经分化为故事、概括化、理论思维这些种类,但是,孩子们在长时间里,其全部思考都是通过故事来进行的。不管那故事是事实上存在过,还是虚构出来的,他们几乎都是通过故事来表现自己,并通过故事理解他人的话语。年幼的孩子既不是将经验普遍化,也不是将经验理论化,他们只是以‘登场的人物和‘作为背景的场所(故事的形式)来诉说。”③儿童思维特征的故事性也是儿童文学作品具有更多故事色彩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故事对成人文学来说也很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就认为,我们用逻辑和抽象的规则来认识物理的世界,用故事来认识人文的视界,而体现人类智慧的这两种文化不只是应该互相补充,相互协助,其中故事(叙事)的智慧还是整个智慧的芽苞或种子④。反之,我们观察成人文学从20世纪以来的创作实践,不难看出成人文学追求“纯艺术”、解构主义、形式主义等自然科学的框架而越来越远离故事。在古代,科学还没有发达,文学家们通过自己的幻想鼓励人们通过科学技术推动世界的发展。

三、小结

文学用自己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式解释人们关于人类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文学因其对未来世界的先知性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净化作用而排在整个学科的前列。但科学已发达的当今时代文学非但没有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文学家们也越来越不能够引起太大的社会影响。这种现象的发生除了经济收益的决定作用之外,还有文学远离自己的自然性质引起的。文学的本质是丰富和净化人类的精神世界,给人类希望和美好的愿望,但是成人文学的远离幻想、远离故事、更远离自己独特的属性将导致它远离读者。令人兴奋的是,从目前状况觀察,我们发现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仍没有放弃文学的原始属性而更具有潜在价值。这些作品都具有双重性意义,不但能给儿童带来精神营养,也能为成人提供精神的温暖和慰藉。

作者简介:1.沙塔尔·沙拉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师(讲师)。

2.阿依吐拉·艾比不力,文学博士、民族出版社(北京)编辑。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2.民族出版社

猜你喜欢

母题幻想儿童文学
教学中的母题研究介绍
刊首语
跨年,爱的母题
锁不住的幻想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
瞩望儿童文学高峰
幻想画
幻想画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