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城名校的文化教育社区综合体实践研究*——以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书院)”为例

2020-03-30石坚韧

中国名城 2020年2期
关键词:综合体校园社区

石坚韧 王 红 柳 骅

1 引 言

1.1 文化教育综合社区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我国各地不断提出了有关建设文化教育综合社区的需求。然而,目前大部分文化教育综合社区由于年代久远、设计手法老套等多种因素都说明其存在一定的问题,种种这些使用功能和结构简单不合理、规划和建筑表现形式保守、人性化程度低下的缺点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文化教育综合社区的多元化、高质量化、个性化、高科技化的需求。对于针对特殊群体、特殊地段、特殊条件的项目进行精确定位和精确设计,已成为相关行业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研究热点。

进入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经济增长突飞猛进,在各种教育需求和发展契机的推动下,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取得了可贺的成就,但同时也陷入了空间风格肤浅、校园环境人文精神场所精神缺失等困境,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多次努力研究解决这个问题但效果往往差强人意。针对上述现象,笔者试图从多角度研究、分析国内外先进的相关复合型文化教育综合社区规划案例,总结综合文化教育综合社区的一些经验和思路,为复合文化教育综合社区的设计和发展寻求一些思路和方向。

近日,清华大学国际经济管理学院提出了拟命名为“苏世民书院”的新的复合型文化教学社区项目,主要由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创始人之一罗伯特·斯特恩(Robert A.M. Stern)教授主持设计。在集古典传统与现代气息、融东方神韵与西方风格于一体的清华园中,苏世民书院建成后无疑将成为一道新的校园景观,见(图1)。本文以此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复合型文化教育综合社区的设计与规划展开研究。现代新型社交生态语境下的“文化教育社区综合体”是指以教育活动为轴心,融合多种辅助功能的社交平台,它体现了一种社区向心力和辐射力的综合效能,最终目标是促进教育参与者(师生学者/社会成员)的交互性学习与生活。

1.2 校园文化教育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

在信息技术和现代社交网络转型(So-Lo-Mo,即社会化,本地化,移动化)的社会背景下,目前以世界顶尖大学为主的教育模式,越来越注重研究“文化教育社区综合体”这一创新概念。一些国际学者都提出了关于针对校园文化社区的规划与设计为主的多角度的设计与规划理念。如Thomas A. Gaines在《The Campus as a Work of Art》一书中,从“艺术”观念和“美学品质”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大学, 提出了校园设计是在绘画、雕塑、建筑等四维艺术之外、以规划设计作为新要素的第五维艺术,把评价校园的首要因素定位为建筑外体等基础空间,围绕规划、建筑、景观三方面对典型校园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分析[1]。建筑历史学家斯特凡·修斯(Stefan Muthesius)出版于2001年的《The Postwar University:Utopianist Campus and College(战后大学:乌托邦式的校园与学院)》是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大学校园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作者针对战后欧美高等教育发展,围绕校园建设产生的各种观念与言论进行了详细而客观地论述,总结了美、英、德、法、加拿大等不同国家中关于新型现代校园的设计与建设中在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努力下形成的各种新设计方法[2]。

近年来,针对校园的规划与设计,国内许多学者逐渐开始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刘万里(2011)主要从文化的视角展开校园空间研究,通过分析相关内外因素对校园的影响,增进理解,揭示深层结构,把握根本需求与发展机制,进而提出基于校园空间文化性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发挥实践作用,使大学校园建设更加全面、健康地发展[3]。邓剑虹(2010)同样以文化视角作为切入点,引入并借鉴文化学的理论来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上分别从价值观、经营机制等文化的子视角去探索它们对大学规划所提出的要求,然后相应的总结出相应的规划策略,进而再借助这些结论,结合对上述问题的深入本质的分析,最终提出解决的办法[4]。夏莺(2007)分析校园人文精神和校园建筑的构成和特征,总结了大学校园建筑形态和建筑文化的发展,剖析了人文精神与校园建筑内在的联系,并提出了融入人文精神的设计的总体原则和方法[5]。卜域(2006)通过对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现状和存在的现实矛盾进行分析,从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看当代大学校园规划的发展趋势,从而将集约化的概念引入校园规划领域,建构复合化大学校园规划的理论,结合实践归纳相应的设计策略,旨在探索一条出路将校园空间的消费模式从粗放型开发转变为复合式利用,充分发挥校园内部空间资源的潜力[6]。童敬勇(2012)着眼于系统秩序之下的高校教学区复合化规划设计研究,秉承整体化、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以得出相关的设计策略[7]。

图1 书院鸟瞰图

2 文化教育社区综合体的运行机制与设计方案

2.1 文化教育社区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为了保证社区能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区力量,促进社区个体和群体有效地遵从社会规范,从而维持社区运行秩序,实现社区运行目标,社区必须形成一个良好的运行控制机制。良好的社区运行保障机制对保障社区成员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和社区制度规范的连续性、稳定性及有效性,使社区系统自身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8]。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是专门为未来世界的领导者持续提升全球领导力而精心设计的一年制硕士学位项目,也是自1902年罗德奖学金设立以来最重要的领导力培养项目。为促进全球交流融合的学者社区,该项目将采用集开放式教学、师生互动交流、跨学科素质培养、生活服务配套于一体的书院式教学模式。书院作为汇聚一批来自世界各地、充满激情、思想开放、富于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学者社区,通过不同背景、世界观和学术兴趣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跨文化理解力,促进新思想的萌发以及新的行为和评判准则的形成,成为影响终身的教育经历。也正由于苏世民书院的特殊教育使命,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者更应从社区运行机制角度出发,使书院的文化教育作用最大化,因此书院必须符合不同身份使用者的需求。

2.1.1 学生需求

文化教育建筑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多元需求需要进行系统的考虑。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持有学校就是学习场所的单纯观点,殊不知学校除学习场所以外,还是运动、娱乐、休闲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们不仅在学校中与课程实现互动与对话,而且需要与周边的人、周边环境实现对话与交往。因而学生群体对于文化教育建筑需要其提供具有差异化、多功能的空间,在摆脱传统固定模式的影响的前提下,满足学生在娱乐、休闲、交流等方面的需求。比如走廊,它除交通功能以外还是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学习、德育宣传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近些年来学生生源的日益多元化(来自不同地区、民族、国别、人种及不同体质特征的学生)与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元化,对多元化背景的学生需要营造一个能使身心得到多元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即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建造一个即体现本地文化特征,又筑涵其他文化特征的文化教育建筑、使不同特征的学生在其中学习生活得更为愉悦[9],(见图2)。

2.1.2 教师需求

教师是受社会委托,在学校中对学生身心施加特定影响,把其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以此为主要职责的专业人员,是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其实在大学校园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是在有课的时间才回到学校中,而上完课后又匆匆离开。文化教育社区综合体则打破了传统大学校园的规划,将教师的公寓与学生的宿舍安排在同一栋建筑中,让教师也成为其中的固定居住者。既然安排教师在此长期居住,则应当考虑到教师的家人,因此教师的公寓必须能满足生活所需的所有设施。

2.1.3 服务人员需求

文化教育社区综合体主要是进行文化教育的场所,商业等店铺的进入很容易影响到整个综合社区的氛围。同样店铺在社区中也会处于很突兀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商业及服务人员会选择退出综合社区。因而在设计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商业店铺的地理位置,能使店铺融入文化教育的氛围中,整体协调一致。

2.1.4 管理人员需求

文化教育综合社区由于功能多样化,作为社区的管理人员,要管理好整个社区,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方便管理人员的管理,整个社区的设计不能过于复杂,尽可能便于管理。

2.1.5 交流访问者需求

交流访问人员是文化教育综合社区中暂时停留的人员,虽然停留时间不长,为了给交流访问的人员留下深刻的影响,满足的不仅仅是交流访问的空间,还需要考虑到交流访问者将在此停留的时间,以及停留过程中所需的基本生活设施。

图2 群体户外社交场景模拟图

2.2 苏世民学者项目的社区规划方案

“苏世民学者项目”由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创始人之一罗伯特·斯特恩(Robert A.M. Stern)教授主持设计。整座建筑位于学校中心位置,总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采用合院式布局,由东向西依次围合出庄重大气的入口广场和静谧雅致的内庭院。建筑位于校园IV类建设控制地带,地块中心距离北院旧址440m,距离老图书馆490m,距新图书馆580m,距大礼堂620m,距清华学堂690m,区位分析图(见图3)。项目总平面图(见图4),内容主要包括:⑴一流的住宿制学院;⑵先进的教学与生活设施;⑶教师员工和嘉宾居住设施;⑷容纳200人的礼堂;⑸图书馆;⑹餐厅和学生公寓;⑺案例研究中心、研讨室、多功能房间和小组活动室。

文化教育社区综合体的设计一方面要符合社区营造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要有助于高端文化教育的实现。苏世民学者项目的设计方案便是典型的复合型文化社区综合体营造案例。

2.2.1 图书馆的设计

图书馆有大型公共学习桌、小组或个人用小型学习桌和多种舒适的桌子。询问台的电子图书管理员可以提供图书搜索,期刊搜索和技术支持服务。图书馆南、北、东三面有窗,其中北面的窗户正对书院入口庭院,(见图5)。

2.2.2 餐厅设计

餐厅是苏世民学者和教师进餐的主要公共场所。与图书馆相同,餐厅在北、南(能看到入口庭院)、东三面有窗。餐厅有镶嵌木板隔出半私人隔间,最东侧有一间包间。隔间和包间一共提供125个座位。临近的备餐室供应中餐和西餐,备餐室也为国际会议中心和低层的深夜酒吧供餐,(见图6)。

2.2.3 下沉花园设计

下沉花园是苏世民书院的健身中心。下沉花园低于地面一层,将自然光和户外世界带到地下一层的学术空间,并为附近教室和会议中心提供室外聚会场所。在地面,下沉花园被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平台和藤架覆盖,(见图7)。

图3 书院区位分析图图

图4 书院总平面图

图5 图书馆社交活动模拟图

图6 餐厅效果图

2.2.4 礼堂设计

230座的礼堂可用于大型讲座和视听演示,使整个社区联系更为紧密。礼堂拥有最先进的数字媒体,视听设备和无线技术设备,可以满足多种活动设备要求。设计图(见图8)。

2.2.5 国际会议中心设计

国际会议中心设计可满足讲座、专题讨论会、文化活动、宴会和其他聚会等多种需求。家具和展示设备也易于收起从而为大型活动腾出空间;会议中心还可以隔成三个房间用于小型活动。设计图(见图9)。

图7 下沉花园透视图

图8 礼堂设计图

3 文化教育社区综合体的设计方法

3.1 文化教育社区综合体的设计方法

文化教育社区综合体的设计规划应当全面综合考虑,以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为例,以总体战略、功能布局、道路网络结构、住宅安置、土地利用布局、交通引导、景观格局等方面,系统的思考,重点强调综合体在工业和功能方面的复合性特征。同时将“园区即社区”作为设计追求的最终目标。不仅展示了不同于传统教育建筑的复合型文化教育研究集群的特征,而且展示了与传统教育园区不同的发展理念。具有完整性、宜居性和生态学系统的创新复合产业园的规划设计模式。其设计方法如下:

3.1.1 多角度归纳性原则(多元复合)

建筑综合体是将各功能空间合并共存于一个完整的体系当中,从而达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建筑实践类型。文化教育综合社区作为建筑综合体的一种类型,其规划与设计同样需要体现全面归纳的原则。特别是将教育建筑必备的基础功能集于一体,如学生公寓、图书馆、餐厅、教室等具备的各种功能,使得在规划设计上具有更为强烈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因为这种矛盾性和复杂性,使建筑功能与空间社区化逐渐加深,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更高层次的整体协调性和多元复合性。

3.1.2 融合性原则(有机融合)

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为自身服务。然而很多校园建筑在进行设计建造之初,未对环境经过细致有效的调研分析,无理地进行设计,强行改造周边环境等自然要素,以致对原有的资源利用不合理,破坏原始的生态环境,更是因为缺乏对校园文脉的重视,忽视了对文脉的延伸。所谓文脉主义,强调的就是:在单体建筑方面,尤其强调个体建筑是群体的一部分,注重新、老建筑的视觉、心理、环境上的延续性,每一个建筑都作为历史、文化的反映而被有机地融入环境之中,一幢建筑的功能和意义,要通过空间与时间的文脉来体现,反过来也支配文脉,它强调特定空间范围内的个别环境因素与环境整体保持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即和谐的对话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倡人文与自然的协调平衡,在人文环境中力求通过对传统的扬弃和不断推陈出新,而上升到哲学高度的文脉,即文脉主义[3]。

图9 国际会议中心设计图

一所校园中的历史文脉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价值,是这所大学历史的见证,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场所精神,成为这所大学在城市形象与民众印象上的标志象征。苏世民书院的建筑单体设计实现了现代与历史的结合,人文与自然的协调,(见图10-15)。

3.1.3 特定空间感原则(感性与理性相互渗透)

场所使处于其中的人们联想到特定的环境空间活动意象,从而进入一种特定的境界,感悟到某种特定的人生经验和丰富的情感文化意象,具有人性化。建筑设计及其相关空间环境的形成,重点在于其是否能赋予所在校园环境以特定的场所意义。建筑是以空间的形式存在的,作为存在空间的具体化,对人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两种空间概念。积极空间以满足人类的实用为目的。重视理性生活与感性现实,同时也重视从逻辑空间到感性认识的过程。因此在建筑空间设计的人性化方面,一方面考虑客观逻辑的空间合理性质,另一方面要强调建筑空间的主管感性认知[5]。

图10 多功能使用分布图

图11 群体户外社交场景模拟

图12 特殊活动使用分布图

图13 特殊仪式社交场景模拟

图14 平日使用分布图

图15 平日户外随机社交场景模拟

3.2 文化教育社区综合体设计的创新点

3.2.1 丰富革新传统使用功能

创新点一:在建筑使用功能方面,文化教育社区综合体具有现代教育新型复合功能,打造复合型综合社区,综合教育、研发、 办公楼、SOHO、文化活动、社区商业、宾馆等功能为一体。

被简单分为食堂、宿舍、教学区的传统教育建筑设计的功能分区各区域之间相互分离,单一成体,导致教师和学生三点一线的交通路线,乏味且枯燥,无法铸造亲切的大学气氛和精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相关设计者忽视了有着校园需求的主要人群,仅停留在基础表面的规划设计,而非将大学校园抽象成为多功能且具备相当规模的人居环境进行研究。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缺乏交流和交往的教师和学生自主性、创造精神和能动性都被束缚,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大学精神中的批判精神不复存在,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无法建立,学生成为了传统的机械模仿者[10]。

以此为鉴,苏世民书院致力于打造复合型文化教育社区综合体。这种复合功能布局有利于交往空间的设计,可以起到促进交往的作用。建筑设施相对密集,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提高教学、实验设施的利用率,避免学生的长距离奔跑,有利于缩短道路及技术管网;并且为将来的发展保留比较完整的扩建空间。在校园用地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密集的布局为扩大室外空间提供了可能。从而使校园室外空间环境布局更为灵活,同时有利于扩大绿化面积,创造优美环境,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让教师和学生不再奔走于三点一线,不仅节约了在路上的时间为书院的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便利,而且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提供了更多交流的平台与休闲娱乐的空间。适度的休闲放松可以大大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健康,同时也是学生课余生活中最生动有趣的环节。师生间的情感的交流以及同学间认知的分享等许许多多美好的时光都得到了专属的交流与展示空间来承载。从而满足结伴而行又或是三五成群等不同使用者的娱乐需求。

3.2.2 增加服务受众面

创新点二:人文教育综合社区相比于传统教育建筑,极大的增加了社区服务的受众面,满足不同群的多元化需求。

扬·盖尔(Jan Gehl)在《交往与空间》中曾经说过,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划分必要性活动 、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成为必要活动,如上班、上学、用餐等活动;人类在心理上有意向参加且在时间上等外部因素允许的条件下参加的活动被称为自发性活动,如散步、欣赏风景等;在公共空间中与他人一同参加的活动叫作社会性活动。对于物质环境来讲每种活动所需都大不相同。必要性活动是必须完成的,与外部因素无关系;自发性活动必须要在得当的外部条件下发生;社会性活动需要人们在同一空间停留一定的时间才可能形成。因此,当必要性活动不变,外部因素改变时可能会形成自发性活动。而当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的条件同时发生高质量的改变时,社会性活动会间接形成。

为了满足各类人群的多元化需求,文化教育综合社区在满足其使用主体的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不仅为必要性活动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使它们呈现延长时间的趋向,而且为自发性活动以及社会性活动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社区的综合化功能满足不同人群文化娱乐等的多角度活动需求,不仅增加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流频率,还增加了使用主体的活动意愿,延长社会性活动趋势。

4 新型复合空间的演变历史

4.1 传统文化教育建筑特点研究

文化教育建筑一般可分为文化建筑与教育建筑。文化建筑主要是指容纳城市中的教育及艺术活动,展示文化艺术作品的物质空间。其主要包括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剧场、美术馆、科技馆、革命纪念馆、展示馆、群众艺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等[12]。教育建筑是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而兴建的教育活动场所,主要指校园内的各种建筑,例如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13]。总的来说,文化教育建筑主要是指人们为了传播文化、开展教育而兴建的各种建筑。传统的文化教育建筑的特点主要有:

(1)功能背离。斥巨资修建的传统文化教育建筑规模巨大、装修豪华、气派,而观众寥寥。相当一部分文化教育建筑的设计过分强调纪念性和仪式感,却缺乏空间的开放性和行为上的自由度,公众从文化教育建筑空间体验中感受到的多是高高在上的威严感而非亲切宜人,这种权威、规训的意味使市民不愿走进文化教育建筑。需要文化生活空间的市民在建筑外的广场上自娱自乐,或在商业性的场所消费休闲;而文化教育建筑内虽然开足了空调、富丽堂皇、也无须购票,却始终让公众觉得隔阂。大众公共生活被商业活动占领,出现了消费主义下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商业化现象,而本应承载市民公共生活的文化教育建筑却表现被动,在公众的公共生活中缺席[14]。

(2)功能单一。纵观传统文化教育建筑,我们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的建筑的功能都很单一,比如图书馆仅为读者提供借阅图书、博物馆仅是收藏大量的文物给人们参观、教室仅仅只是为学生提供上课的场地等等。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除了一些必须参与或者是个人浓烈兴趣的原因,很少有人会在假期中花大部分时间赶着拥堵的交通仅仅是观看一些文物或者是艺术品。

(3)与日常生活的脱离。由于大部分传统文化教育建筑一般兴建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以带动城市周边的旅游。因此在距离上传统文化教育已脱离人们的生活。不喜欢文化教育类型的人,会因兴趣的缺失而长时间甚至是不曾踏入过文化教育建筑;而对文化教育感兴趣的人们,往往因工作的繁忙等原因而导致其与生活的脱离。如果直接将人们的生活区域中融入文化教育建筑,或者是在文化教育建筑中加入生活区的元素,从而形成文化教育综合体,人们将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文化的熏陶。

(4)空间模式的趋同。规划总是忽略地形地貌的约束,而是对惯有模式进行套用,使得校园整体空间在各功能区的组织联系、空间形式、交通组织等各方面显得千篇一律。例如:过于简单的环路系统,总是呈“8”字形的单主环模式,而且常常把多数的次级车行道路概念化成步行道;校前广场总是由简单的牌坊式校门加以板式的行政楼和交流中心进行封闭的围合,并加以对称的园林环境设计等等。

(5)建筑风格趋同。在宏观层面上,对几种常用的风格反复采用,缺少创新,例如坡屋顶三段式的做法、雕塑感强的纯几何体块的做法等等;在趋同的规划模式下,建筑体量组合布局出现趋同现象,自然也加深了建筑外观程度;对环境地形的忽略也加剧了建筑风格造型的特色缺失。

(6)技术成熟。对于传统的文化教育建筑,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技术方面都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

4.2 现代文化教育社区综合体特点研究

建筑综合体是协调优化各部分组合,使之优化合并于同一体系之中,追求一种“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建筑实践类型。从本质上讲,是城市聚合化后对建筑类型的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随着建筑综合体与城市关系的日益紧密,规模庞大,功能复杂的建筑综合体正突破着本身封闭的状态而向多层次,多要素复合的开放体系。例如北京的民族文化宫,内设博物馆、中国民族图书馆、民族画院、中国民族年鉴社、展览馆、民族文化宫剧院、宾馆等近20个涉及文化事业、经营及职能管理部门。具有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举办民族展览,收藏和研究少数民族文物、文献,提供民族书刊,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承办民族活动及商业演出等多项功能,是中外人士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窗口。

(1)功能复合化、全面化。复合型文化教育建筑综合社区其本质主要是多个具有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类型组合构成,不仅具有基本的文化教育空间,还有娱乐休闲区及生活区等。具有功能复合化,全面化的特点。

(2)注重设计人性化。复合型文化教育综合社区具有功能复合化、全面化的特点,在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如何较好的体现基础教育功能,还要更全面周到的考虑如何将生活娱乐等多方面的功能协调融合进去。为受众者提供创造一个完美、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15]。

(3)加强沟通。城市化加速完成,人类之间的距离也在逐渐增大,如何在科学技术基础上满足人类日益复杂的多元化审美需求,是文化教育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16]。满足这一需求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复合型文化教育综合社区,同时还增加了人们之间的沟通空间。

(4)技术发展欠缺。复合型文化教育建筑有着层次丰富,功能复合化,设计更加人性化等特点。这是时代不断发展,教育体制不断完善下的新型产物,为了给学生一个更加完美的学习氛围。但目前复合型教育建筑尚未成熟,技术方面也有着不同的欠缺,还需要更多更全面的研究,才能更加有力的适应当代中国教育体制。

5 结 语

文化教育社区综合体是在当下新型社交条件下与不断增加的大学教育新要求下呼之欲出的新型社区综合模式,能同时满足基础的教育目的和增加的新型社区的需求。作为对文化教育社区综合体的一次较早的尝试,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化教育综合体设计实践思路,即新型社交生态系统的文教社区模式。从各个方面进行剖析,并归纳了目前此类社区综合体的特点与不足。

说明:本文受浙江工商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面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空间数字化仿真教学”(编号:XGY17024)资助。

猜你喜欢

综合体校园社区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社区大作战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3D打印社区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