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会勤洗手吗

2020-03-29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产科病房勤洗手乐观主义

不洗手者真不少

传染性疾病具备飞沫和接触感染等传播特点。面对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各国卫生专家建议人们勤洗手,或是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洗手液擦手,以降低感染的风险。于是,正确洗手推广运动风靡各种媒体。

英国伦敦大学的医学专家在3个冬季对1633名成年人进行了跟踪研究,参与者需报告他们的日常洗手习惯,研究人员则通过鼻腔采样拭子,确定这些人感染冠状病毒引发感冒的情况。结果发现,与洗手次数较少的人相比,每天适度洗手6至10次,可将患病风险降低36%。一旦手上沾有病毒,人们就可能通过触摸眼睛、嘴巴或鼻子导致感染。而人手平均每小时接触面部23次,这样一来感染的可能就非常高。因此,医学专家呼吁人们经常用肥皂和流水洗手20秒以上,相当于洗手的同时唱两遍《生日歌》的时间。这樣,可以确保手洗得足够彻底。

经研究,新冠病毒存在粪口传播的特点,所以便后洗手也大为重要。便后洗手本是基本的卫生常识,然而,调查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上完厕所“可能接触过粪便”的人中,仅有26.2%的人会用肥皂洗手。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表明,全球约30亿人家中没有洗手设施和肥皂,普及便后洗手有些难度,即使许多高收入国家,也只有50%的人在上完厕所后洗手。

事实证明,勤洗手看似简单,却能帮助我们避开超级细菌和传染病的威胁。每年全球有350万5岁以下儿童因罹患腹泻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而死亡,而适当的洗手方法可以将腹泻性疾病的发生率减少53%、将呼吸系统感染的风险降低6%~44%。

国际上有一个专门的“全球洗手日”,旨在关注各国洗手状况,培养并支持用肥皂洗手的文化,倡导改善社区环境卫生,包括提供洗手设施,提高预防疾病的健康意识。不过宣传归宣传,饭前便后固执地不肯洗手的仍大有人在。心理学家指出,这也许不仅仅是懒惰在作怪,还有许多心理因素在潜意识中发挥作用。

手部清洁遭误解

匈牙利医生伊格纳茨·泽梅尔魏斯最先揭示了洗手的重要性,成为“产妇的救星”, 然而他被世人误解了许多年。

1846年,泽梅尔魏斯进入奥地利维也纳综合医院工作。该医院有两个独立的产科病房:第一产科病房由男医生负责,第二产科病房由女助产士负责。他很快发现,产科病房存在着奇怪的现象,第一产科病房当年有451名孕妇死亡,而第二产科病房仅有90人死亡,而且死亡率只有2%。

泽梅尔魏斯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后发现,死亡人数与尸体解剖间有一定的联系。原来第一产科病房的医生上午要带实习生观察并做尸体解剖,下午则到病房检查产妇和接生。而第二产科病房助产士从来不参加尸体解剖,只在病房工作。他注意到,医生和实习生在接触产妇前都没有洗手的习惯,因此怀疑是他们把病菌传染给产妇。当时,病菌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泽梅尔魏斯没有说“病菌”,而是称之为“分解的动物有机物”。

1847年,泽梅尔魏斯强制手下的医生和实习生在接触产妇之前都必须用肥皂和清水仔细洗手,然后再用含氯石灰溶液浸泡,直至双手变得再也闻不到尸体的腐烂气味。此外,他要求用氯化钙给病房消毒,特别是给产前或产后妇女做检查时更必不可少。自此以后的两年间,他负责的产科病房死亡率几乎降低到了零。

1850年春,泽梅尔魏斯参加维也纳医学会年会,向现场众多医生宣传洗手的好处。然而,他的洗手理论遭到医学界驳斥。泽梅尔魏斯被迫回到家乡布达佩斯工作,他仍然坚持洗手,大大降低了产妇死亡率,令人遗憾的是,泽梅尔魏斯的理论仍遭到同行的拒绝和攻击。后来,他的健康状况恶化,最终病逝于精神病院,死因可能是手上的伤口感染引起了败血症。

如今,手术前医护人员手部清洗消毒已成为规范,历史终于还给了泽梅尔魏斯一个公道。

认知判断出错误

这些不听洗手劝告的人真的不怕感染病毒吗?他们都是怎么想的呢?

其实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乐观主义偏差”,是个体的一种认知上的偏差,又叫“非现实的乐观主义”。这类人倾向于认为自己可能经历积极事件,而他人更可能遭遇消极事件。简单地说,就是同样的情况,别人可能遇到的是“坏事”,而自己则不是这种期望偏差既是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期待,又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判断。

不少人过于自信,觉得就算不洗手,也不一定会生病。实际情况是,很少有人将生病与没洗手联系在一起,因为病发与不洗手可能存在一个时间差,比如感染病毒到症状出现,中间间隔若干天,所以很难联想到根源在于感染了病毒的手没有洗干净。

研究表明,“乐观主义偏差”是一种莫名的乐观心态,可谓无处不在,比如有的护士会高估自己对保持手部卫生的知识,食品行业从业者则经常低估自己造成他人食物中毒的风险。他们相信,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更低,结果导致误判。2009年甲型流感爆发期间,纽约一所大学开展的研究发现,“乐观主义偏差”的学生洗手的频率更低。

在疫情期间,“乐观主义偏差”很容易产生侥幸心理。他们认为自己遭受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很小。有研究表明,个体的情绪状态、事件特征,以及个体与事件间的心理距离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个体乐观偏差水平,比如自己与疫情重灾区社会关系距离都较远,周围没有确诊病例,就认为自己安全;再比如对自身免疫力过度自信,也容易产生误判。

不洁产生厌恶感

心理学家试图帮助人们减少“乐观主义偏差”,但他们发现达到目的存在一定难度,甚至有时适得其反。于是,澳大利亚心理学家认为,要使人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光列一大堆理由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而令人对不洁产生厌恶感才是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与其让洗手显得有趣或高雅,不如在“恶心”方面做文章。

研究人员组织学生做了一项测试。他们首先询问被测试者的洗手习惯以及对恶心事物的敏感程度,然后要求他们观看3段视频中的一段:1段是纯教育类视频,1段有恶心画面的视频,以及1段自然纪录片节选。过了大约1周,研究团队再将这些学生请来,让他们坐在一张放置了消毒片和洗手液的桌子旁边。接着,研究人员让学生抓取一些脏东西,包括脏苍蝇拍、用过的马桶刷等,然后再要他们从盘子里拿一片饼干吃。

那么在接触食物之前,他们会对手部进行消毒吗?结果正如研究人员所料,之前观看恶心视频的学生清洁双手的概率比另外两组高得多,甚至比两组加起来还要高。后续研究证实,这点在现实世界中同样有效。研究团队在几间厕所对人们洗手行为进行了暗中观察,发现人们看到有恶心画面的海报(比如面包上的粪便、手上的细菌)后,洗手概率会大大提高。相比之下,纯教育类海报则没有这么好的效果。

研究发现,恶心是一种进化出来的保护心理,像其他情绪一样,个人感受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对恶心不敏感的人洗手频率更低,时间更短。

不同性别的人洗手的情况也明显不同。研究表明,女性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洗手的概率是男性的两倍。美国的网上调查发现,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女性比男性更注意洗手,这似乎说明女性对感染疾病的警惕性更高。

一个人洗不洗手还与社会准则有关。比如在相同环境下,人们更容易受周围人影响。在卫生间里看到别人洗手,自己就会跟着洗手。如果没人洗,自己必须洗手的压力也就不存在,而且还可能安慰自己:“如果去洗手的话,会显得另类。”

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很重要,也有点考验人。希望你成为一个勤洗手的人。

猜你喜欢

产科病房勤洗手乐观主义
勤洗手
勤洗手 预防新冠肺炎
乐观主义
勤洗手 讲卫生
健康用眼勤洗手
单独中的洞见
5S管理在产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乐观与悲观
乐观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