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治疗和常规治疗相比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探析

2020-03-29胡成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4期
关键词:鼓室咽鼓管中耳炎

胡成鹏

(湖北省建始县人民医院, 湖北 建始)

0 引言

分泌性中耳炎多体现为中耳鼓室积液、耳部急性感染等症状,属于耳鼻咽喉科常见性疾病,是儿童听力障碍,甚至失聪的关键因素[1]。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表现多为鼓室积液、听力下降、耳鸣以及耳闷塞感等,若在患儿发病之后,不及时将患儿送医院进行专业有效的治疗,导致病情延误,会使得病情迁延,增加治疗难度,可能导致鼓室内陷袋的出现,患儿成年后,将会发展为胆脂瘤[2]。本院为了探析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的最佳途径,改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患儿行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作为研究的时间范围,入选研究样本为该期间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先入院的对照组(43例)和后入院的治疗组(43例)。所有患儿均经过临床全面检查,确保符合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诊断标准,却不存在治疗禁忌证等情况。本次实验前,所有患儿家长均在详细了解本次实验内容后,在知情同意书签字,且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其中,对照组有26例为男性患儿,17例为女性患儿,年龄介于5-11岁之间,平均为(9.0±3.8)岁;病程介于4-11个月,平均为(8.2±2.5)个月。治疗组有27例为男性患儿,16例为女性患儿,年龄介于4-12岁之间,平均为(9.8±3.6)岁;病程介于3-12个月,平均为(9.3±2.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中的各项指标均均衡,符合进行对照研究的要求。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对患儿行第三代头孢霉素、羧氨苄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也可以对患者行泼尼松,或是地塞米松短期治疗,即疗程<7d;或是对患儿行鼻用激素气雾、0.5%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交替治疗;或是对患儿施以耳正负压鼓膜按摩,以此促进鼓室积液排出,一般情况下,按摩1次/d,以此持续时间为15min左右,正负压设定在4-6kPa左右,一疗程为7d。

治疗组患儿接受手术治疗:全麻,取患儿仰卧位,将0度鼻窦内镜置入患儿鼻腔内,以此为指导,将切割钻置入患儿鼻咽部。通过直视,将患儿腺样体切除,并穿刺鼓膜紧张区的前下象限,将其内部积液抽取干净,以地塞米松、糜蛋白酶混合液,对患儿鼓室进行反复冲洗,以16号平针头鼓膜穿刺,针头由鼓膜推出后,在鼓室内预留一“T”型通风管,并确保其可以和外界畅通。术后5d,对患儿行抗生素治疗,并实施捏鼻自行吹张咽鼓管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有效率判定标准:患儿听力以及声反射均完全正常,为治疗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局部缓解,听力提升幅度在20dB以上,为治疗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听力无好转甚至发生恶化,为治疗无效。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应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对治疗的满意度,因为患儿年龄较小,不具备接受评估的条件,因此让患儿家长代为填写调查表。满意度调查表主要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这几项内容,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本研究获得的各项研究结果数据,均使用SPSS20.0软件包实施数据的分析处理,观察指标中的疗效指标以及满意度指标均属于计数资料,数据呈现形式均为(n,%),并均行χ2检验。设置可信区间95%,α=0.05,P<0.05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通过统计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1.40%,治疗组为97.67%,两组数据比较,治疗组存在明显优势,即P<0.05,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的方法,分析了常规治疗和手术治疗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的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67%,与对照组患儿的81.40%对比,组间优势明显,即P<0.05,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分泌性中耳炎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后,耳闷膨胀、听力减退症状,并不存在明显的儿童情况,所以患儿难以准确表述症状[3,4]。该疾病会损害患儿听力,甚至给患儿言语功能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降低患儿的生存质量,因此,早期诊疗至关重要。

相关研究指出,儿童如果存在鼻窦炎、鼻炎等症状,将会分泌大量物质,导致其咽鼓管鼻腔堵塞,进而出现咽鼓管功能障碍等情况;如果患儿存在腺体肥大,或是鼻甲肥大等情况,将会增加咽鼓管压力[5],炎性因子会向咽鼓管转移,进而诱发炎性反应。如果病症发现较为及时,对患儿行非手术治疗,也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如果患儿病情久治未愈,必须对患儿采取手术治疗[6],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患儿生命健康。如果患儿临床症状较为轻缓,可以对患儿施以耳正负压鼓膜按摩治疗,以此促进鼓室内积液排出。由于患儿正处于发育阶段,具有较强的组织修复能力,对患儿行手术治疗,患儿术后恢复也相对较快,而且采用该治疗手段,相对比而言,患儿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小[7]。

综上所述,手术治疗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较为理想[8,9]。

猜你喜欢

鼓室咽鼓管中耳炎
哪些原因可以引起中耳炎
咽鼓管圆枕形态与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后不干耳的关系
分泌性中耳炎后遗疾病的手术策略及疗效分析*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Glomus Tympanicum 鼓室球瘤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耳痒耳鸣小心得了中耳炎
鼓室注射甲强龙联合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强龙治疗重度以上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观察
高压氧联合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难治性噪声性耳聋临床研究
听不清,嚼软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