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的相关思考

2020-03-28牛惜晨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7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政治

牛惜晨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紧密关系,更加需要在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中思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之策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日常事务;思想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7-0180-02

高校学生是未来的中坚力量,是未来社会的希望。为了让学生成为祖国的优秀接班人,让学生担负起重要的责任,需要在教育开展过程中做好思想教育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涤荡和深化。同时还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与学生的日常事务相结合,让学生能够自我约束,达到更好的自我管理效果,让学生能够通过日常事务的管理达到思想政治高度的提升,为其更好地走入社会提供帮助。正因为此,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思考,并探索更好的引导策略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结合的重要性

首先,它是新时期提升高校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多元化思想价值理论的传播,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表现出独立化、个性化的同时,也更加容易受到误导。并且,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会受到学习、就业压力的影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学生产生不良思想、行为表现,例如,政治信仰缺失,思想价值观悲观消极,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较差等。党和国家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这些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日常管理更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为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有力帮助。

其次,是高校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现实需求。在教学日常管理方面,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生数量得到了快速的增长,而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对这个庞大群体的规范、高效管理。在此背景下,教学的专业化管理得到了广大高校的认可和应用,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具体、专业的教学指导服务。通过应用效果来看,专业化的教学管理模式虽然具有职责清晰,各部门的配合更加务实、高效等优点,但是缺乏对大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功能,这也使得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提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只有将思想政治教学和教学日常管理进行有效的融合,让两者能够共同发挥出最大化的优势,就可以有效地丰富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的功能与效果,从而为顺利实施教育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能够为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的引导者和传播者,其知识、文化、思想的学习吸收以及表达能力远高于普通群众,可以说,国家未来的意识、思想的高度主要由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来直接决定。目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不良文化思潮不断涌向国内,对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产生一定的误导,从而让大学生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导致有的大学生丧失社会责任感,缺乏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优良的精神和传统。而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和途径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等思想教育,引导和培养学生埋头苦难、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精神,通过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将这些充满正能量的知识一点一滴地根植在学生的思想当中,促进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价值观,这样可以在大学校园内营造干净、健康的学习氛围,对未来社会稳定和发展也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效果不佳

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日常教学管理中,没有有效引导学生重视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理论的学习未产生良好的兴趣,课堂氛围非常冷清、消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保证。与此同时,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效果的评价流于形式,影响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另外,思想政治教学效果方面的不足会反作用于学生的日常教学管理,有的学生无法对高校的教学管理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从而为高校日常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二)高校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认可度较低

高校对学生的管理缺乏生动形象、打动人心的引导式教育,往往是采用命令式的管理模式,强调学生无理由地服从。由于高校大学生正处于青春躁动时期,这种不合理的管理模式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反感,很多学生虽然表面上服从,但是内心却极为厌恶和反感。这种缺乏思想政治引导和教育特点的管理模式,没有生动形象的理论作依据,管理的方式和内容空洞乏味、死板僵化,从而让高校的学生管理水平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最终对高校人才的培养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事务管理两者存在“劣势传染”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实践生活相脱离,为学生的日常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从而使得两项工作陷入恶性循环的局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管理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入日常生活实践案例对学生进行启发,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吸收和消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积极践行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但是从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现状来看,无法较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型的教育和引導。这种现象是由对学生所实施的单一、僵化的教学管理所导致的,与没有对学生进行创新式的教学事务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双重性不足直接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水平和学生日常教学事务管理水平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并且还造成两者的“劣势传染”,无法满足新时期人才教育和培养的现实要求。

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结合策略

(一)树立服务意识,强化人文关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必须要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前提。不管是教学还是管理工作,如果没有将学生作为主体,对学生产生的主观思想、心理、情绪未给予充分的重视,那么就会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支持,这种不良的主观反应必然会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从而無法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出应有的功能与价值。因此,从事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必须要对学生的权益进行充分的重视,在开展各项学生管理工作中要赋予学生相应的参与权、知晓权和投诉权,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给予相关配合和支持,这样也可以广泛地收集意见和建议,为管理工作的提升与改进提供有效的信息保障。另外,必须要制订完善、规范的学生事务管理制度,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人文关怀氛围,切实转变思想理念,打造学生事务管理和服务一体化的功能效果。

(二)提升管理水平,思政落于实处

一是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建立规范、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培训机制。对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知识技能培训,例如岗前培训、工作中的常态化培训等,都要扎实有效开展。通过不断的教育培训,让其具备优秀的处理学生日常事务的能力、水平,并且要制订相应的岗位工作标准。

二是负责学生事务管理的人员应当具有丰富的教育引导能力。除了要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和经验以外,还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整,从而为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

三是从事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对管理和教育的功能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善于上升到理论知识的高度来进行反思,并且要努力查找问题存在的原因,积极探索解决的方法和对策。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不断促进学生自身管理水平的进步与提升,为高校各项工作平稳、有序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是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这样才能营造更加浓厚的专业学习提升的积极氛围,让各项学生管理措施得到充分的执行落实。

(三)深入内心感知,建立友谊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日常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都需要学生的配合和支持,而学生的配合支持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因此,不管是从事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师,还是负责学生事务管理的人员都要善于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掌握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法和技巧,扮演好学生“知心人”的角色,与学生结成深厚的友谊,耐心倾听学生的所思所想,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给予及时了解,尽力为其排忧解难。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与帮助。

总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两者在目标方向上是一致的,只有两者优势功能的相结合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使两者都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出积极的价值和作用。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广大高校必须要针对这两项工作的融合进行积极的创新探索,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模式,从而为高校整体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晨.高校大学生“宅”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法的思考[J].智库时代,2020(4):118-119.

[2]王伟.浅谈大数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107-108.

[3]王舵,刘维春,胡金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创新途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2):77-78,125.

[4]孙凤兰,高媛.大数据时代体育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0(2):105-107,114.

[5]房莹.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理据、困境及路径[J].新媒体研究,2020,6(1):31-37.

[6]易爱军,邓伟,程婵娟.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育路径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8):9-12.

[7]何羽.日常生活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2):21-22.

编辑 原琳娜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政治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