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20-03-28张创业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7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育人

张创业

[摘           要]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中。解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明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从思想引领、理念融入、体制完善三个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7-0172-02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较为快速的扩张阶段转变为优化结构、质量的阶段,也更加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注重价值引领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时常会出现高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管理理念一致性的匮乏,管理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学生缺乏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中。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解析

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让人们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将思想道德建设与全国人民的精神动力相联系,进一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而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阵地,应该做好引领作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以高校和高校学生为教育的主体,主要内容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明确的目的即对高校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层面的影响,引导高校学生政治方向正确、理想信念坚定并具有高尚的个人品德。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層面进行分析,主体应该是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和关键作用的,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主体应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发挥组织、宣传、引导及教育的作用,另一主体则是高校学生,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属于被引导者、接受者。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

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中习近平指出,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就需要高校各个部门在各个环节工作中紧密配合,扎实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但随着我国高校学生数量增加、校园活动的进一步丰富、校园之门的开放,学校面临的学生管理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关部门任务也更加繁重,责任也变得更重大,工作内容与工作难度都有所增加。因此,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大规模管理学生的需要,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逐步退出各个高校。要想不断优化高校管理工作的结构体系,提升工作水平,就需要不断完善体系,构建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特色、本校工作情况的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更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管理工作之中,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当代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发展,外来文化也逐渐涌入我国,对我国社会道德观产生了影响。当代大学生出生在网络发达时代,从小接受的是多元化社会观念,加上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很多学生对我国正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道德观并没有深刻认识。这种价值观偏离的现象,主要是家庭和学校教育共同造成的。由于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将追求个人财富当成主要的人生目标,在家庭教育中,这种思想也被运用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让孩子努力读书,将来找高薪工作,是我国目前的家教核心,很少有家庭在教育孩子时,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济世思想、为他人奉献的人。即使在孩子毕业后,父母让他们考公务员,也是因为公务员工作稳定的缘故。这种家庭教育观,将孩子培养成不管闲事,一心只顾自己的利己主义者。在学校教育中,也因为家庭教育的影响,只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播,忽视了价值观教育。社会观念也对财富重于道德的观念推波助澜,将成功的企业家当成奋斗的榜样,连高收入的文体明星也成为追逐对象,家庭社会观念的影响,使当代大学生将人生追求的目标固化为财富占有。外来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也加速了拜金主义的发展。而我国目前对人才的要求,应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尚的社会道德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目前的大学生与这个目标要求相差甚远,因此,需要通过思政教育来完善学生的道德观。针对这些现象,在高等教育中,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从狭隘的利己主义者转变为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新公民,为我国的强大贡献力量。

四、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首先就要做到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导火线,点燃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内容的兴趣,做到思想引领、行动引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中包含先进的中国共产党理论思想、中国人民革命历史、大国崛起现状、民族自信展示等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授课过程是一个具有集中、固定性质的教育活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保障学生作为主体接受到有价值、有意义、正确的理论知识,保障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主动向优秀前辈们学习,逐步实现自我提升,配合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并在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起到朋辈影响作用。

(二)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管理系统构建之中

要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落在实处,就需要学校各个部门、各类人员一起配合进行,也就需要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管理系统构建之中,以“三全育人”為指导理念,调动教师、辅导员、学校领导及各职能办事部门的育人意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构建过程中主动了解到不同工作部门的工作内容及工作要求,各个职位的工作人员要主动具有育人意识,担当起育人责任,熟悉工作内容,明确工作方向,并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其中,在高校学生管理系统构建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关注形式与政策,教师、学生导师及辅导员这群与学生密切联系的群体,不能忽视后勤、教务、校办及学校宣传部门的重要作用。

(三)积极完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责任大、任务重,完善学生管理体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灵活应用。不难发现,转变管理工作的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加强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利益之间的相互牵制,保证学生在一个更加放松自在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与生活,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加主动地参加到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四)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现实生活相联系

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采用的是哲学型教材,满篇都是政治术语,在教学中,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思政教学,首先要改善教学方式和教材,教材要联系社会生活,教学方式要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采用互相讨论的方式。

在日常管理方面,要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因为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和学生最亲近。可以让辅导员通过微信群的方式,向学生推荐一些和生活相关的社会热点事件,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情怀。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对他们进行思政教育,应该让他们走进生活、走上社会去实地调查。学校应该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他们去城市、乡村,了解社会现状。去城市,不能去写字楼之类的高档场所,而是要去生活区,看看外来人怎样生活的;还要去边远山区,了解农村的现状。让学生从社会现实来感受自己将要担负的社会责任,找出改变落后现状的良方,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生成。

(五)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到学生管理中

我国传统的学生管理,用军事化方式管理学生,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对规则的服从,这种管理方式在今天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人性化管理的宗旨是将每个学生当成培养目标,根据他们的不同个性进行培养,也就是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的管理方式。人性化管理不能用统一的目标来要求所有学生,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用差异化管理。例如,对生活贫穷的学生,要从改善生活的方面来管理学生;对自理能力差的学生,要督促他们积极劳动,努力自立。传统化管理,主要是方便学校,所以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让学生服从,缺乏人文关怀。人性化管理要摒弃这类弊端,管理学生要从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多方面进行。将培养合格人才当成目标。制定规章,也要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科学制定。

人性化管理需要学校从办学目标、管理理念等方面进行改善,然后落实到实际管理中,包括对规章制度的制定、教师的管理措施、奖惩方式的制定。

参考文献:

[1]林水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1):26-27.

[2]王建慧.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职学生管理[J].智库时代,2020(4):84-85.

[3]唐永鑫.以学生为主体做好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J].科技资讯,2019,17(34):249-250.

[4]吴俊蓉,曾狄.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特点:基于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文本的对比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7-12.

[5]张耀灿.对“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重新审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8):10-13.

[6]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J].基础教育参考,2018(5).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