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视角下的老年体育发展研究

2020-03-28王安荣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7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老年人

王安荣

[摘           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和传统家庭趋于小型化,健康养老问题逐渐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社区作为大平台,以家庭为核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政府主导型服务模式。基于老年体育工作在我国养老事业和体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视角下的老年体育,分析社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动机、喜欢的体育项目、体育活动的场所形式,提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视角下的老年体育发展策略。

[关    键   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老年体育

[中图分类号]  G77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0)27-0130-02

目前我国人口结构已正式步入老龄化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在不断加速、加深,据国家统计局预计,我国老年人口到2020年达到2.48亿,人口老龄化占比12.17%,这种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会持续到2040年,并达到顶峰。养老问题逐渐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及体育在老年生活中的作用,因此对老年体育研究非常有必要。老年人体育事业不仅事关体育发展事业的问题,也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这一养老模式是以社区为大平台,以家庭为核心,通过竞争等手段将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嵌入社区之中,为老年人提供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各种优质的服务,以支持和满足老年人就地、就近养老需求的服务体系。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政府主导型服务模式,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是破解我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革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老年人分类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居住在社区的老年人口,我们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年龄、健康状况和经济收入状况进行分类管理:根据老年人年龄结构又可划分为低龄、中高龄、高龄三种类型,根据健康状况和自理情况可划分为完全自理、部分能自理、完全不能自理三种类型,根据经济状况可划分为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三种类型。

三、体育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老年人在离退休养老阶段,面临的是一次大的社会角色的转变,生活内容和生活节奏发生了变化。因工作内容的缺失而变得不规律,许多老年人因突然退出社会角色而变得无所事事,使身体状态每况愈下,而体育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老年人退休归家生活的空白。体育活动作为一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能够增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提高生命质量,除了解决老年人体育活动的问题,还会促进老年朋友的身心健康发展,提升老年朋友晚年生活的质量。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尤其可以通过体育活动加强人际交往,交流邻里感情,改善人际关系,产生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可以精神上有寄托,顺利适应角色转变,重新确立新的生活秩序。这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种最便捷、经济的有效手段。

四、社区老年人体育的特点

老年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是以老年人为参与主体,符合老年人身体特点,形式多样、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体育活动,以增进健康、延缓衰老、养生保健、预防和治疗常见老年慢性疾病,丰富老年人生活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社区老年体育是指由特定社区的居民在社区范围内就近组织和参加,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达到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目的。

(一)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一般认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通过日常锻炼保持身体良好状态,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对于多数老人来讲,老年生活意味着原有的生活节奏的瓦解。退休以后老年人的社会职位取消了,退出了原有的社会角色,多数老年人表现出一段时间的不适应,倍感失落和孤独,有些人身体机能随之下降,甚至会生病。因此,老年人体育活动成为老年人填补生活空白的主要选择,健身娱乐的同时也是一个新的精神寄托。因此,老年人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体现多样化需求的动机,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通过锻炼人群中的内部交流互动,可以增强老年人在群体中的归属感,减轻因社会角色失落引起的精神上的空虚,达到提高心理调节的作用。因此,老年人群体参加体育活动,不只有强身健体的一面,还有娱乐、交往和精神解脱等方面的需求。老年人锻炼的动机与性别、年龄、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都有一定的关系。

(二)老年人喜欢的体育项目

老年人体育活动内容丰富、项目众多,比较受老年人青睐的健身项目有健步走、广场舞、太极拳、健身气功、保健按摩操、棋牌类等。这些项目动作缓慢,经济适用,简单易学,符合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能修身养性。老年人喜欢的体育锻炼内容也有区域性差异,全国各地不同地域都有各自独具特色的健身项目,例如东北的大秧歌、陕西的腰鼓等。科学合理地安排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内容可以帮助老年人强身健体、延缓衰老,增强幸福感,丰富老年人的社会活动,促进其身心愉悦,促进健康。老年人选择适宜的锻炼内容,运动量也要适宜。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运动量都要作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每次运动后感到轻松、舒畅、食欲佳、睡眠好、无不适感,说明运动量适中,健身效果好。

(三)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场所形式

老年人喜欢在自己家附近参加体育活动,不愿意走得太远,如社区活动室、广场和附近的公园、校园的操场等。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全民健身设施的投入,但现有的场所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年人体育锻炼日益增长的需要,许多地方在风雨天气都没有可供老年人锻炼的场所。老年人一般喜欢约几位伙伴一起活动,共同锻炼的同时也能够相互交流、相互督促和勉励,又能相互照顾,以防不测。国家在加强全民健身场所建设的同时,也应加强各级各类老年体育组织机构的建设。老年人在活动站或活动中心集体活动,在健身指导员的组织指导下,既能提高锻炼的科学性,又能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缓解老年人退出社会角色带来的心理落差。

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视角下的老年体育发展策略

(一)合理化配置资源,建立长期、有效、科学的老年体育发展体系

老年人练健身球操、跳广场舞、打太极拳、坚持健步走,已经成为展示健康中国和谐社会的一道美丽风景。大力发展老年体育,让老龄人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我们社会体育的工作和责任,更是道义与担当。在居家养老服务视角下大力发展老年人体育,需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制度,建立长期、有效、科学的老年体育發展体系,合理化配置资源,加强人才服务建设,以帮助老年人提高晚年生活的质量,在体育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体现自身的价值,获取成就感,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进步。

(二)第三方服务采用区别对待原则,满足老年体育个性化需求

为满足社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老年人体育需求,应该结合老年人的不同年龄结构、生活自理情况以及不同消费层次进行第三方服务。第三方服务可以采用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低收入和特殊老年群体采取公益性质的无偿服务;对中等、一般收入的老年群体实行低消费有偿服务;对较高收入的老年群体,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育兴趣爱好和需求采取有偿和定制式的体育服务。

(三)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服务核心、家庭和社会相辅助的新型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

满足社区老年人体育健康养老的服务需求,采取健康监测的形式。主要以健康监测数据为依据,以达到健体强身、延缓衰老、防治常见老年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其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运动健康指导、老年人运动养生指导、老年人运动处方制订、老年人运动康复训练指导、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老年人健康培训和讲座等。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为目的,以科学体育运动为手段,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服务核心、家庭和社会相辅助的新型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布[EB/OL].(2018-02-28)[2020-5-14].

[2]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J].山东劳动保障,2008(5).

[3]赵敏.上海居家养老服务运行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4]张芬芬.治理视角下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运行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

[5]汪怡.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运行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6]崔亚琴.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体育学院,2019.

[7]刘迟,韩俊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多元体系构建[J].税务与经济,2013(2):48-51.

[8]李焕,张小曼,吴晓璐,等.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5):1171-1173.

[9]张孟强.多点发力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N].中国社会报,2017-11-23(4).

[10]刘倩辉.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编辑 常超波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老年人
养老生活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
初四居家放松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