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日文化差异视角下高校日语教学研究

2020-03-28况云筑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7期
关键词:日语语法日本

况云筑

[摘           要]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中日韩自贸区的洽谈与探索、中日两国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经济活动的开展需要越来越多了解日语语言,懂得日本文化的人员。这也是近些年日语学习热的一个内在经济动力。中国文化更多地体现“和”与“仁”,日本文化更多地体现“间”与“忠”。不同的文化土壤形成和塑造了各自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在高校日语教学和交流中需要客观地看待中日文化的差异,把握中日文化异同点,利用中日文化的关联性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日语。

[关    键   词]  文化差异;日语文学素养;多媒体;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  H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7-0126-02

日语有其独特的语言性和艺术性,学习日语、了解日本文化对丰富个人知识和阅历、中日国家间的交流与互补都有重要意义。高校日语教学工作应当从中日语言差异中看到两种不同文化形成的原因、发展的脉络,从而体现出民众对问题的看法、事物的理解、思维方式的运用的不同。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更注重学生日语文化素养的养成和运用,引导学生对日语学习产生兴趣,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活动保持对日语的兴趣,在今后的日语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进而解决问题。

一、中日文化的起源与差异

(一)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是典型的陆权文化,强调礼法秩序,重视故土和祖先。在千年前就产生了“仁”“和”为基础的儒家文化。所以中华文化更重视本土的治理与和谐,对新事物会有一定程度的接受,但只作为本土文化的点缀或者补充。内核不会因为外来冲击受到很大影响。但同时也要看到,在接受新事物时,中国文化在接纳和改变其他文化时稍显欠缺,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原生性和持久力。

(二)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是典型的海权文化,强调吸收和借鉴。如对古代中国汉朝、唐朝以及宋朝的学习,近代提出的“脱亚入欧”理念下学习欧洲先进文化和美国进步思想的风潮。日本天皇为了推行明治维新,在皇宫率先穿着西服吃西餐。日本很多词语或者事物都是借鉴其他文明,之后通过消化吸收发扬光大的。比如动漫文化,最早产生于欧美,日本学习和了解后为己所用,将漫画打造为日本文化的一张名片。同时,漫画中的内容有很多又是吸收中国或者其他周边国家的,比如《三国志》和《西游记》中的元素都经过漫画的艺术再加工而有了新的含义,这些都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开发性和融合力。

(三)中日文化差异

中日两个国度的文化从起源到发展都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日本学习借鉴了很多中华文化内容,但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也体现了很多的不同之处。比如日语中“せんせい”表示先生的含义,可以表示长辈、医生、教授、男士等不同称呼。中文中“先生”一般是敬语或者丈夫的含义。再比如,对“汤”的含义理解不同。熟悉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日本人喜欢泡澡,男女浴室叫作“男汤”“女汤”。在中国“汤”是同食物联系在一起的。日语同中文“汤”对应的应该是“汁”。通过一些细节就可以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喜爱“牡丹”花开富贵仪态万千,日本人喜爱“樱花”的短暂璀璨。

二、现阶段日语教学的问题与思考

(一)原有文化对新语言学习的影响

在日常的日语教学和学习中,很容易被已有的文化影响。在表达方式和语言理解方面都会有文化干扰,比如日语中常常会省略句子中的主谓宾结构。正常说“太郎吃了个苹果”表达为“太郎(たろう)がりんごを一つ食(た)べた”,当对方认为你知道他说的是谁时会说“りんごを食べた”(吃了个苹果),甚至会直接简化到“吃了”的地步,如果用中文语言思维是很难理解的。

(二)传统日语教学中的不足

传统的日语教学更多地强调词汇记忆、语法练习,体现了应试学习的思路,不重视语言的运用和交流、日语文化的介绍和学习及日本文化思维方式的养成。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日语文化知识广博,内容丰富,课堂上的学习不可能都涉及,这就需要教导学生正确地学习日语和运用日语。日语文化素养的培养和运用就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日语素养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对日语的兴趣和对日本文化的喜爱,并通过各种形式或者活动将兴趣与喜爱坚持下去,思考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找到学习的方法和规律,以达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标。

(三)学生对日语认识偏差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日语时会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认为日语学习简单,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节省了很多学习时间,词义相近也便于理解。所以不认真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导致的后果就是学习日语的过程中难度增大,没有主次和方向性。另一种是认为日语学习困难,单词的记忆、量词的使用、助词的用法等很复杂,学习日语困难重重。这样的思想导致遇到问题就退缩,不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在日语学习中。这两种行为在学习过程中都是不可取的,应当客观、科学地看待日语学习,树立正确的日语学习观和价值观。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和老师的细心教导,在掌握适合自己的科学学习方法后一定可以学好日语,掌握日语,熟练地运用日语。

三、中日文化差异下的日语教學思路与策略

(一)增强日本文化的讲解和学习

学习一种语言就应该了解它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因为语言是文化的延伸,文化是语言的土壤。学习和了解日本文化可以对学生记忆、理解、运用日语起到重要作用。日语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日本文化的介绍和日语思维方式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日语文学素养。通过实际的教学工作,教导学生运用日语文学素养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日本文化中有一种避免麻烦他人的人际交往习惯。日语中“すみません”表示对不起和感谢两种看似很矛盾的含义,如果只是简单地讲解和记忆就会有很大的难度。如果了解到日本避免麻烦他人的文化,就很好理解了,它既有打扰对方很对不起,又有占用对方时间不好意思,很感激对方的含义。这样透过文化了解语言就简洁明了了。

(二)营造积极的日语学习氛围

语言的学习需要环境的塑造。在实际日语教学过程中不可能让每位学生都去日本学习日语,就算是真的去到日本,没有熟练的语言和对日语准确的理解也很难学习到日语的精髓和美感。那么,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利用现有的条件帮助学生更快速、更有效地学习日语。(1)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利用日语进行讨论和交流的活动。(2)可以同校园中的日本留学生、交换生、外教进行交流,邀请他们参加教学活动,了解日本文化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内涵。(3)可以利用一些中日交流活动志愿者的机会,比如中日友好艺术展,主动学习日语,利用日语同日本人进行交流。在实际运用中学习日语、了解日语,运用日语思维进行日常的沟通和交流。

(三)加强日语词汇的注释与语法的讲解

词汇和语法是学习日语的基础。日语教学工作者应当注重加强和培养学生对词汇、语法的积累与学习。没有词汇的积累再深刻的思想、再优美的语言也无法体现出来。没有语法的学习,就无法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进而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但也应该看到,日语的学习不应该只局限在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应该通过词汇、语法升华到教授日本文化内核、日本文化的脉络上来,让学生了解日本文化对日本语言特点和变化的影响。比如“间”文化在日本的理解和对社会交际的影响。日语中“间”有间隔、空闲等的含义,是日本对“调和”的一种感悟。日本社会很注重等级秩序和安全距离。比如邻里之间并不会轻易地互相拜访,当问对方家住哪里时对方也不会正面回答,只会笼统地说明居住的区域“住在京都附近”这样的话。了解到日本文化这样的内涵和形式对理解日语中一些日常用语或者语法的使用也就很有帮助了。

(四)教学模式的创新和热点事件的讨论

日语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学相长。关于热点事件的讨论,比如日本东京奥运会的筹备与宣传。日本为参加东京奥运会的国家制作具有日本特色的漫画形象。东京奥组委向社会征集废旧电子产品回收金、银、铜材料,用以制作运动员的奖牌。这可以用来作为开展讨论和学习日本文化的载体。这些生活琐事可以很好地反映不同文化下人民的生活习惯,进而对学习语言和交际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

(五)班级日语角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阅读和写作是学习语言的重要形式。阅读日语原版书籍和著作对于日语的学习至关重要。通过阅读原版书籍和名著,了解日语的思维方式和运用习惯,学习日语词汇运用、语法特点和事物的观察角度等。班级日语角的设立就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学生可以更多地接触日语文学。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来进行题材的展示与讲解。比如观看热门的日语电影和电视剧,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社会百态,加深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和喜爱。当需要用日语描写春天或者景色时,应当寻找日本的环境和建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日本文化的运用。比如日本富士山的樱花同武汉大学的樱花应该会给观看者以不同的感受。

四、结语

中日文化既有相似和关联,又有差异和各自的特点。日语作为一门外语,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理念。教学工作者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日语文化素养,在学习日语词汇和语法的基础上,总结日语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点,把握日语的语言内涵。作为学习者,应当树立正确的日语学习观,根据自身特点找到学习的方式和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成日语学习习惯和思维。树立日语文化素养,从而在今后的日语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日语,提高日语沟通能力,达到学好日语、用好日语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犹静.跨文化传播理念导入公选外语课教学研究:以日语敬语教学为例[J].传媒论坛,2019,2(23):79,81.

[2]郭有志.超文本化日语阅读教学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4):165.

[3]杨丹.文化语言学视域下的日语教学法研究[J].学理论,2013(9):209-210.

[4]图雅.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谈日语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1):311.

[5]朱欣雨.当代我国日语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模式创新探索:评《日语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8(3):104.

编辑 常超波

猜你喜欢

日语语法日本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探寻日本
赢在耐心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跟踪导练(二)4
参考答案
日本神社
看漫画,学日语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