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支持下的大学生生理健康教育新型态立体化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
2020-03-28余小柱郭艳芳李瑞玲郑新华张祎王福安王晓伟
余小柱 郭艳芳 李瑞玲 郑新华 张祎 王福安 王晓伟
[摘 要] 目的:探索“互联网+”支持下的大学生生理健康教育新型态立体化教材建设路径。方法:通过分析立体化教材的概念、特征,提出建设大学生生理健康教育立体化教材的必要性,从组建团队、编写教学大纲、纸质教材编写、建设网络课程、教材试运行、网络平台维护、教材更新和教学改革8个方面提出了立体化教材的开发研究和实践过程。结果:实现了师生互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提高了大学生对生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使本课程的学生出勤率由92%提高至98%。结论:“互联网+”支持下的大学生生理健康教育新型态立体化教材为大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环境,增进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互联网+”;生理健康教育;立体化教材;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7-0078-02
随着“互联网+”国家战略的进一步升级,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这给传统教育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自主探究式学习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需求。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网络教育新模式,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网络学习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教材是学生建立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载体,也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纽带。立体化教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指出要“加快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对“互联网+”背景下教材的开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目前高校有关大学生生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尚少,且以纸质教材为主,缺乏“互联网+”资源和技术支撑,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满足大学生电子阅读和多媒体学习环境需求的立体化教材。
一、新型态立体化教材的概念
“立体化教材”也称作“一体化教材”或“多元化教材”,是指依托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纸质教材为基础,把多媒介、多层次、多用途和多形态的教学资源以及多种教学服务融为一体的结构性配套教学出版物的集合。新型态立体化教材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多元化、立体化教材,是“互联网+”时代教材形式创新和功能创新的体现[2]。新型态立体化教材由纸质教材、富媒体资源和网络技术三部分组成,其中纸质教材仍然是立体化教材的核心,富媒体资源则包括课件、题库、视频、动画、微课、慕课等课程资源,网络技术则是通过网站、二维码、掌上课堂、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方式将传统纸质教材与“互联网+”资源融合在一起。
二、立体化教材的特征
立体化教材以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为基础,从而为学校提供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3]。“互联网+”支持下的教材具有鲜明的“立体化”优势,它打破了传统纸质教材以纸介质为知识传播载体的局限,以数字化为主要教学手段,推动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方法改革。立体化教材的特征有:(1)实用性强,贴近教育实际;(2)集内容先进性、体系科学性、形式灵活性、方案完整性于一体;(3)教学资源丰富,内容呈现方式上集静态信息(文字、图片等)和动态信息(视频、动画等)于一体,产品表现形式上集纸质媒介和数字媒介(如微课、论坛)于一体;(4)设计思路创新,宏观层面(如多维度课程目标、多层次教学对象等)与微观层面(如教学思想、内容、策略等)有机融合。
三、立体化教材的现状
当前立体化教材在开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1)对立体化教材认识不深入,立体化教材最终是要呈现给学习者的,当前的立体化教材过分强调其作为工具的网络信息技术,却忽略了网络信息技术、教材与人的关系;(2)教材设计缺乏整体性,各章节结构设计缺乏统一性,导致内容不同步、风格不协调等问题出现;(3)对立体化教材投入使用之后的跟踪服务少,反馈了解少,缺少教材的运行、管理机构;(4)只注重网络技术,使教材的编排和呈现方式多样化,却忽略了学生的可体验性;(5)立体化教材开发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引导性的评价标准。
四、大学生生理健康教育新型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为积极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树立先进的健康教育模式,我校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开设了大学生生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其作为一门通识必修课。本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增强卫生保健能力,促使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门课程理论和实训共30个学时,在授课学时有限、授课学生人数众多、学历层次不同和专业不同的情况下,如何使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构建大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并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推动大学生生理健康教育新型态立体化教材建设势在必行。
五、大学生生理健康教育新型态立体化教材的开发过程
本立体化教材的开发研究和实践过程主要包括8个阶段,即组建开发团队、编制教学大纲、编写纸质教材、建设网络课程、教材试运行、网络平台维护、教材更新和教学改革。具体开发实践过程如下:
(一)组建开发团队
由我校医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团队成员、教学名师等组成,主要涵盖人体解剖学、生理学、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营养学、传染病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资深教师,同时邀请医院行业专家对整个立体化教材研发过程给予指导。另外,我校也邀请了出版社编辑共同参与教材的策划、出版和修订工作。
(二)编制教学大纲
由于国内有关大学生生理健康教育的参考教材尚少,为提高教材建设质量,团队成员广泛调研、查阅国内外相关教材以及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反复讨论并形成合理的纸质教材和网络资源建设方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成熟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紧密结合学校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最终编制出立体化教材的教学大纲。大纲由人体生理与健康(4学时)、急救常识(10学时,含实训4学时)、营养与健康(5学时)、传染病防治(6学时)、性生理卫生(5学时)共5个模块组成,以提升大学生的生理健康水平为目标,合理选择每个模块的编写内容和难易程度,重点突出对大学生急救能力、传染病预防能力的培养。把教学思想体现在立体化教材建设中,力争做到表现形式多样化、内容编排与呈现立体化、设计整体化、教与学个性化等。
(三)编写纸质教材
广泛搜集编写素材,统一编写板式,团队成员按照任务分工完成纸质教材的编写。整个编写过程中对教材的整体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提高教材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突出教材对教学的适用性。对纸质教材中的案例导入、学习目标、同步练习题、案例分析等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以二维码的形式嵌入微动画、微视频、知识拓展和同步练习题答案,便于学生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来实现自主式学习。通过反复审稿、修改形成最终定稿,交由出版社编辑出版。
(四)建设网络课程
以我校超星网络学习通平台为基础,邀请网络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建设与纸质教材相配套的网络课程,包括PPT课件、试题库、视频库、图片库、主题讨论等。录制重难点知识点的微课和重要学习章节的慕课,开发外伤急救操作的三维动画视频,录制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技术操作的情景模拟微视频,开发心肺复苏操作的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化抽象为直观,以增加学生的体验性,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五)教材试运行
在立体化教材投入使用和網络平台试运行阶段,团队成员保持同学生、医院行业专家、出版社编辑、网络技术人员等的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六)网课平台维护
坚持边建边用边维护更新的原则,对新增知识在纸质教材更新之前,通过制作微视频、微动画等提前添加至网络学习平台。授课教师利用超星学习通App,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程相关话题讨论和互动答疑。
(七)教材更新
根据知识、技术的更新,结合师生的使用情况,对教师、学生等多维度调研,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了解使用者对大学生生理健康教育立体化教材的评价、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研讨会,讨论更新教材内容,将新出现并常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补充进教材,将已被更新替换的理论知识和被淘汰的技术从教材中移除。例如,可以将每5年一更新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知识融入再版纸质教材,对教材进行持续修订和再版,并对配套的网络资源进行持续的维护和完善,保持内容的前沿性,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
(八)教学改革
以立体化教材为基础推动教学改革,探索使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并以此加快教学信息化、教育数字化的步伐。
六、大学生生理健康教育立体化教材的应用成效
“互联网+”支持下的大学生健康教育新型态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使用,体现了教材开发的科学性、工匠性、多样性和连续性,实现了师生互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教师持续进行资源的优化设计,提升了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并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教材的使用使本课程的学生出勤率由92%提高至98%,为大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学生提高了对生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兴趣,并思考如何利用立体化教材形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本立体化教材推动我校形成先进的健康教育模式,增强了大学生的健康意识,最终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科生,蒋志辉.“互联网+”支持下的“立体化教材”开发探讨[J].出版科学,2018,1(26):43-46.
[2]王铁成,张冉,赵永磊.基于“互联网+”的高职新型态一体化教材开发与实践:以《电动汽车电机及控制器》为例[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8,16(2):32-35.
[3]陈顺立.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立体化建设研究与实践[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5(3):91-94.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