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国对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影响
2020-03-28齐思琪
齐思琪
摘要:随着我国对科学教育事业的重视,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刻不容缓,科技馆作为校外科学教育、非正规教育的重要平台和科学普及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文化、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重要使命。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工作者对我国科技馆未来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我国科学技术普及事业蒸蒸日上,通过回顾我国科技馆的历史渊源,立足当下发展现状,展望未来发展形势,将让我们更直观的剖新我国科技馆的现状,从而思考其更广阔的发展未来,发挥其更大的教育普及作用。
关键词:科技馆;发展历史;重庆科技馆;对策
一、我国科技馆的发展历程
我国科技馆的建设事业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从改革开放那年开始,我国科技馆才刚刚开始起步,在邓小平同志作出批示后,我国建立了中国科技馆,这是我国第一座科技馆。但是那时候科技馆对于人们来说还比较陌生,科技馆本身发展规划不明确,运行机制也不完善,全国各地的科技馆大多以办公、会堂为主,对科普展教和科普教育活动不重视。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全国各地科技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开始重视对科技馆进行改造和整顿,如1996年下发的《中国科协九五科普工作规划》、1997年下发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九五”期间工作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各项文件都非常清晰的为国内科技馆指明了发展方向。
21世纪初,我国政府更是加大对科技馆的投入,发布了一系列文件来促进科技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如2003年初颁布的《关于加强科技馆等科普社会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截止2010年底,各省省会,直辖市至少建立一座大型科技馆;2007年颁布的《科学技术观建设标准》。近几年来,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为了贯彻落实这些指令,我国科技馆以稳健的步伐在加速前进。
二、我国科技馆发展现状
我国科技馆近年来虽然发展迅速,全国各地科技馆数量较多,但是势头不猛,质量距中国科技馆这样的国家科技馆来说差距还比较大,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社会的科技意识也还不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科技馆内部管理机制松懈,资金运行不当,科技馆职员创新理念、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
2.科技馆客流量不大,观众几乎都是青少年,普及对象的范围较狭窄
3.科技馆华而不实,趋向于传统的博物馆展览,展品较为单调,没有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开展的科普活动较少,且宣传力度不够,趣味性较小
4.科技馆与当下社会发展脱节,没有及时关注当下科技发展,没有及时更新馆内设施和开展创新建设
三、实施对策、展望未来
为了应对我国当下科技馆的发展诟病,我们应该实现以下改进措施:
1.完善科技馆内部运行机制,使得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增强职员的工作动力,寻找最优化发展策略:科技馆虽说是非营利机构,但是光靠政府的资金来源会极大地限制科技馆自身的发展,美国的科技馆之所以发展的那么好,不仅仅靠着政府出资扶持,还有科技馆自身的社会性盈利,我国科技馆也可以借鉴美国的运行机制,可以将免费开放和适当收费结合起来,如可以设置年龄限制,12岁以下儿童或者60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参观体验,而其余的人需要适当收取一些费用,或者在科技馆内部设置的一些体验项目时适当收取一定费用,这种适当的收取费用会促进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增强科技馆内职工的工作激情。科技馆内部的工作职责应该分配明确,可以仿照“理事会管理机制”进行内部管理,加强管理的合理有效。
2.科技馆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引进优秀的科技人才,加强科技工作者人员的技术培训,科技工作应与当下社会热点联系起来,坚持“与时俱进”,扩大科普工作范围,拓展科普对象:当下社会是一个依靠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因此科技馆应该积极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手段开展科普工作,如积极开展科技馆的网站建设,入驻微信公众号和其他软件平台进行宣传。应多开展科普活动项目的实施,充分调动大众的积极性,多利用流动科技馆和科普敞篷车向落后地区普及科学。
3.科技馆应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开放纵深发展策略:科技馆可以多与国外科技馆进行交流,向他们借鉴一些好的想法,或与其他科技馆开展合作交流,也可以将自身的优势推广出去,具有大局意识,学会把自己做强做大。
总的说来,虽然我国科技馆发展途中存在的诟病还比较多,但是我国科技馆的发展态势总体是良好的,我国政府是对科技馆是非常重视的,我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素养的增强,我国科技馆的发展劲头会更加迅猛,我国的科技事业将会更进一步,逐步跟上发达国家的步伐,甚至超越它们!
参考文献:
[1]王玉凤.我国专题科技馆的历史源流及发展现状[J].黑龙江史志,2014,No.335,120-121.
[2]吴甲子.现代科技馆信息化建設典型案例评析[J].学会,2019,No.364,55-58.
[3]李安安;辛威.中国科技馆现馆21年完美谢幕,铸就永恒科普华章[J].科普研究,2009,v.4;No.v.4,51.
[4]"科技馆发展研究"课题组;郑浩峻;齐欣;赵洋;刘玉花;蔡文东;龙金晶.科技馆发展研究报告[D].科学普及出版社(Popular Science Press),2017.
[5]郑浩峻.美国科技博物馆的启示与思考[D].科学普及出版社(Popular Science Press),2016.
[6]刘亚玲.浅述科技馆事业的市场化运行[J].科技风,2012,No.189,53+56.
[7]曹立军.科技馆可持续发展之思考[D].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
[8]吴利丽.基于科技馆发展历程探究其未来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9,v.16;No.474,231-232.
[9]侯东辉.论我国科技馆未来发展趋势[J].科技风,2011,No.185,33.
[10]徐善衍.关于科技馆发展趋势和特点的思考[J].科普研究,2007,No.009,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