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独奏曲《豫北叙事曲》演奏特点分析
2020-03-28潘超
潘超
摘要:二胡发展近百年来至今,经过时代的洗礼岁月的变迁,成为我国民族音乐中最具有表现力和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豫北叙事曲》就是二胡发展过程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一首独奏曲。本文主要运用分析法对这首作品的乐曲结构、技巧与情感处理,以及乐曲演奏风格的把握进行阐述。
关键词:《豫北叙事曲》 演奏技巧 情感处理 乐曲风格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3-0006-02
《豫北叙事曲》是刘文金先生于1959年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二胡作品以及民族管弦乐作品,如《豫北叙事曲》《雪山魂塑》《三门峡畅想曲》等。其中《豫北叙事曲》主要描写的是豫北人民在新中国解放前后精神面貌所发生的本质变化。这首二胡作品问世之后,便以其独特的地方民族风格及广博深刻的音乐内涵备受世人瞩目,对我国二胡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豫北叙事曲》还被誉为“自刘天华以来二胡作品的又一里程碑”[1]。本文将就其演奏技法、演奏风格的把握等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一、乐曲结构
《豫北叙事曲》由引子与四个乐段构成,是一首带有华彩乐段的复三部结构的乐曲。从结构来说,四个乐段分别是:A呈示部、B展开部、C连接部、A1再现部。其中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又分为两部分。(如图1-1)
引子部分为自由节奏,本段主要意在引出听众的乐曲乐思,为二胡营造出凄凉悲苦的氛围,并把人们带入对过去苦难生活的回忆中。
第一乐段为呈示部(15-58小节)这一部分速度为中板、稍慢,情绪较低沉、压抑。第一乐段二胡和钢琴伴奏同时进行,并采用了加花变奏的手法,内在情感由叙述到深情再到激情向往,逐渐递进加强。第一乐段的叙述性旋律,表现的是豫北地区人民悲苦凄凉的生活。
第二乐段为展开部(74-197小节)展现出一片欢快明朗的景象,表现出在新中国解放后豫北人民欢欣鼓舞、积极迎接新生活的欣喜之情。
第三乐段连接部为华彩乐段,也是散板乐段。调式为C宫系统调,节奏非常自由。同时,这一乐段用具有戏剧性的旋律将第二和第四乐段自然的衔接起来,也给了演奏者非常大的发挥空间。
第四乐段是再现部(250-288小节)是呈示部的变化再现,分为a2、a3,第四部分整体速度稍快。这一部分再次引用乐曲的主题旋律,并变化展开,旋律感觉从明朗到更加宽广自由,展现出豫北人民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的期盼之情。
二、乐曲演奏技巧处理
(一)技巧与段落的处理
乐曲的层次对于演奏和表现乐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豫北叙事曲》的呈示部乐段就需要清晰的划分层次演奏。乐段结构是单三段曲式,三个部分层层递进,意在表现出新中国解放前人民艰难困苦的生活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乐段的第一层次是1-27小节,由三个乐句构成,节奏平缓,情绪平静。在演奏这一部分时,左手触弦要轻,揉弦速度较慢,这一部分要求演奏者演奏状态放松,因此运弓要平稳,不可上下晃动。运弓时注意不能用手腕或手指的力量带动弓子,要用手臂带动弓子运动[2],这样演奏出来的音色才能把听者带入凄凉悲苦的音乐情绪中。在本段中(图2-1)同指滑音要慢滑,减小换把痕迹,尽量使两个音音量统一、音色柔和,从而将生活中的艰辛叙述出来。
第一乐段的第二层次(28-43小节)为第一层次的变化反复,在演奏时(图2-2)情绪更加深情,节奏变化,旋律语气加重,揉弦与运弓均加大力度。要突显出连线的十六分音型,音乐表现更为生动,更为连贯,进一步表现出人们对旧社会的不满及发泄之情。
第一乐段的第三层次(44小节至第一乐段结束),是对第一层次音乐主题的加花变奏(图2-3)。这一层次节奏变得更加紧密,切分节奏、十六分音符以及装饰音较多,使旋律更加丰富。演奏情绪为激情向往的,需注意强弱的对比,运弓需要更快、更饱满。这一部分把整个呈示部情绪由平稳、徐缓趋向深情、激动,最后推向高潮,表现出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憧憬。
这三部分的演奏技术及情绪在层次递进下不断变化,旋律逐渐充实扩宽,将乐段情绪逐渐推向高潮,从而引出下面欢快明朗的下一乐段。
(二)感情上的处理
《豫北叙事曲》由四个乐段组成,采用了大量的对比,如速度对比(高昂的快板与平缓的中板)、旋律对比(激越澎湃的上行与忧伤低沉的下行)、语气对比(愉悦的歌唱与凄苦的叙述)等,形成了樂曲悲痛与喜悦、黑暗与光明、苦难与幸福交织的情感对比 ,使作品“忆苦思甜”的情感主线充分表达。
乐曲音乐主题第一次呈示时,表达的是安静回忆过去的悲伤情绪,因此演奏时音量较弱,运弓力度较轻,情绪较为内在。例如图2-4中:在演奏前应提前吸气,开始演奏则顺势呼气,弓随气行。随着句尾音结束,气息也要立即放松,运弓自然停止。这样才能够更加清晰的表现旋律语气与情绪。
华彩乐段的情感起伏较大,快板乐段后钢琴伴奏将乐曲情绪推向高潮,从而引出华彩乐段。华彩乐段的钢琴伴奏与二胡的旋律紧密契合,填补了二胡演奏主题中转换调式的暂时停顿,使得两乐段之间的衔接更加自然、流畅,情绪的表达也更加顺畅[3]。华彩乐段也是散板乐段,每一乐句演奏时都要慢起、弱起,然后加快加强,旋律起伏明显。运弓时要特别注意保持手指松弛,食指控制弓杆以便带动运弓的速度,这样使音色更加结实而饱满。演奏最后一句时(图2-5)要把握好旋律的节奏,速度由慢渐转行板,运弓幅度要从短弓到长弓,发音要厚实。演奏至最后的“5”时,要注意长音运弓和气息的结合,力度渐弱直到消失,以完整表达出人民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之情,从而加深“忆苦”主题。
三、乐曲风格的把握
河南是刘文金先生的故乡,《豫北叙事曲》一曲就是刘文金先生运用了河南的地方民间音乐元素创作成的,具有浓郁的河南地方音乐特色。乐曲主要运用的是河南坠剧的“河南坠子”与豫剧中的“乐腔”。河南地方剧种繁多,目前在河南各地区流行的剧种有45种之多。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坠剧、豫南花鼓戏、怀调、落腔、道情戏等。这些剧种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细细品味,却又各不相同。河南地方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将叙述与抒情等表现手法有机结合,叙事言情、委婉曲折、入情入理、感染力极强。《豫北叙事曲》这首乐曲主要以河南戏曲中坠剧的“河南坠子”与豫剧中“乐腔”的音乐元素为写作素材,使全曲具有显著的河南音乐风格。此外,还将这一地方音乐风格与新颖的写作手法结合:在大量吸收河南民间音乐写作手法的同时借鉴了西方模进、扩充等创作手法,通过乐曲旋律的展开层层推进,表现豫北人民对迎接新生活的期盼之情。
《豫北叙事曲》作为一首二胡独奏曲,就像其标题一样,描写的是河南的人、事、物,同时借鉴的是河南民间地方乐器演奏技巧,此外运用的是河南地方音乐的音乐特色。刘文金先生正是因为在创作中融入了这些河南地方音乐元素,才能突出这首乐曲的音乐风格,才更能使听众在聆听时真实的感受到乐曲所描绘的豫北人民在解放后欢欣雀跃的心情。
四、结语
《豫北叙事曲》是具有河南音乐风格的一首不可多得的优秀二胡作品,在1993年被选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4],并在中国艺术领域被誉为“自刘天华以来二胡作品的又一里程碑”。本文分析了《豫北叙事曲》的演奏技法以及乐曲风格的处理等幾方面,通过其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层次的处理,进而对乐曲的演奏及情感的处理明确阐述。另外,根据乐曲所运用的地方音乐素材,分析了滑音、运弓等演奏技法处理对河南地方音乐风格的表现,并结合本人演奏体会进行了归纳。《豫北叙事曲》是本人所喜爱的二胡作品之一,希望通过本文可以提高自身对乐曲的理解与认识。
参考文献:
[1]吴红非.刘文金二胡作品的题材、技法和体裁[J].中国音乐,2003,(04):17-22.
[2]董婧旭.论刘文金二胡作品的创作风格与演奏技法的特征[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4年.
[3]杨畅.二胡作品《豫北叙事曲》的演奏及伴奏[J].当代音乐,2015,(12):92-94.
[4]丁明顺.《豫北叙事曲》及常见的唱片版本[J].音响技术,2012,(06):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