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张纸对折30次之后有多厚?”等管理故事三则

2020-03-28

领导文萃 2020年3期
关键词:洗车对折哲理

一张纸对折30次之后有多厚?

【哲理的故事】

爱因斯坦小时候尽管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非常爱动脑筋,经常想到一些别人不容易想到的问题。

一次,老师教学生们叠纸鹤。正当大家都忙着的时候,老师却发现爱因斯坦趴在桌子上。老师开始以为他在偷懒,于是上前询问。爱因斯坦抬起头问道:“老师,您知道一张纸的厚度吗?”老师说:“这个很好测量啊,你先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除以100不就得到每张纸的厚度了吗?”爱因斯坦准确地测量了一下,然后计算出一张纸的厚度是0.08毫米。

老师这时想出一个问题,便问大家:“同学们,现在一张纸的厚度是0.08毫米,如果我把这张纸对折30次后,应该是多厚?”听到老师的问题,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大概有10米多高吧?”有的同学回答道。老师说:“太少了。”“那应该有10层楼高吧?”老师还是在摇头。只见爱因斯坦站起来说:“应该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他刚说完,就招来同学们的一阵哄堂大笑,怎么可能呢?薄薄的一张纸对折了30次就会比一座高山还要高,同学们都以为他在吹牛。

这时,只有老师没有笑,因为他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爱因斯坦了。“他的回答是正确的!”老师的一句话把在座的同学都震惊了,同学们都在怀疑这个答案。爱因斯坦不慌不忙地站了起来,走到前面,拿了一支粉笔开始计算。只见他在黑板上写下一个算式。结果,一张0.08毫米厚的纸对折30次后,竟高达85899米,确实要比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山都要高!(佚名)

【故事的哲理】

一个细小的变革,在通过不断迭代后,可能创造出一个完全不可想象的世界!只是人们常常忽视了“小”的價值。

一本可以喝的书

【哲理的故事】

一个漂亮姑娘花8年时间,发明了拯救6.63亿人生命的一张纸,做成了可以喝的书Drinkable  Book。它只有26页,外形看起来与普通书没任何不同。

然而这本书被《时代》杂志评为2015年最棒的25个设计之一。发明这本书的姑娘Theresa Dankovich(Teri)历经8年的研究,改变了几亿人的命运。

她发现了一种叫纳米银的离子,简直就是细菌的克星!她想起了几年前的一次非洲之旅,那里的自然风光让她震撼的同时,看到的那一幕幕场景却让她痛心……孩子们喝不到纯净的饮用水,即便有压井,压出来的水竟是灰色的。

而在全球,每年有6.63亿人,因为缺乏最基础的净水设备,而喝不到纯净的饮用水,由此导致的疾病、死亡更是难以计数。

Teri突发奇想,能不能将纳米银离子嵌入纸中,做一张史上最强的过滤纸呢?在实验室埋首苦研几个月,历经上千次的实验后,她做到了!

她成功将纳米银离子嵌入纸张,做出了抗菌性极强、质地优良的黄色纸张,经验证,这种纸张能去除水中99%的细菌,饮用标准超过美国的直饮水,这让她喜出望外。

她立马带着纸张跑到南非、肯尼亚、海地、印度等国家,测试了25种受到严重污染的水源,但她惊讶地发觉:最可怕的不是水源受到污染,而是当地居民缺乏最基本的饮用干净水的意识。

知识的传播远比这张滤纸重要!于是Teri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用食用级的墨水,将安全卫生饮水的知识印在纸上,做成一本书。这样普通的纸张摇身一变,不仅可以滤水,还能传播知识。

每一页纸都写着温馨的提示语:“你所在村庄的水源,可能含有致命的病菌,但是这本书里的每张纸都是滤水器,可以确保你的饮水安全。” 书的设计也相当巧妙、便捷。用的时候只需打开包装盒,将包装盒叠在一起,撕下一页放在包装盒底部,剩下的就只是倒水,脏水进净水出。

这样一本看似小巧的书,平均每页可以过滤100升的饮用水,一本26页的书,可以满足一个人4年的饮水量!

这一发明一经爆出,立刻引发好评无数,不仅是Teri的朋友圈被赞爆,而且占据了世界各大主流媒体的头条,BBC、NBC、CTV等知名媒体纷纷报道。(佚名)

【故事的哲理】

人们通常只记得发明电灯的爱迪生,却很少有人记得发现电的那位科学家。因此,创新最要紧的不仅仅是要善于前无古人的发现,更重要的是如何置入和借助全新现实场景来二次生辉。

用64小时洗一辆车

【哲理的故事】

平日里洗一辆车要花费多长时间?一般用30分钟,最多1小时。然而,英国人保罗·达尔顿却要花费64个小时。

2003年,保罗在家乡英国萨里郡创立了Miracle  Detail洗车公司。保罗摒弃市场上传统的低端洗车线路,开发出了一种“高大上”的洗车模式。当时在保罗的洗车店里,最引人注目的是特制的7000瓦照明阵列,它让车身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点瑕疵都毕现无疑。单是洗车前做准备工作的工夫,就够普通洗车店洗上十几辆车。

洗车前,为防止渗水,保罗会用不伤漆的防水密封胶贴住车身缝隙;为能更好地去污,他亲自研发出含柑橘秘方的高级洗剂,1升近500元人民币。同时,他根据不同车型,配置不同压力的水枪,以及2000瓦的吸尘设备、充满科技感的擦车布……

接下来,保罗会将汽车的轮胎拆下一一清洗,细致到发动机、油箱都不放过。全部清洗过后,保罗会用一块磁铁,轻轻地沿着整个车身绕一圈,吸附肉眼看不到的铁屑。紧接着是涂上六层腊,最后一次是手工涂抹。整套工序下来,让汽车表层比混凝土更坚固,甚至能抵挡碎石片。

保罗洗一次车最长两个星期,而整个流程下来,平均每辆车的工时会超过64小时,整整61套工序。绝大多数时间,他会跪着工作。清洁完毕,保罗会用电子显微镜,一点一点照看车身,以确保没有任何瑕疵。要达到水落到车身上,水珠轻盈滑跃,他才觉得整个洗车过程完成。

由于服务考究、工作细致,被保罗洗过的车,无异于涅槃重生。许多国际明星、豪门巨富纷纷来到他这里洗车,有时甚至要等到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排到。如今,保罗的洗车店已经开了20多家连锁店,接受全球预约,并提供上门服务。

保罗从一名“洗车工”一步步成为“英国著名洗车大师”和企业家,源于他从13岁做洗车学徒工起,一直没有放弃学习。他始终坚信,再小的行业只要做到极致,也会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业。(姚秦川)

【故事的哲理】

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危害,就是让人们以为基数流量就等于一切。殊不知,越是流量至上的时代,其实越需要用个性求生存。如何服务那些小众,是比服务大众更靠得住的方法。因为“大众”就如沙丁鱼群,他们的偏好是最不稳定的。风口忽然来了,旋即又走了,而你还留在那里目瞪口呆。

(摘自《中外管理》)

准  点

◇ 刘 墉

记得我在学生时代,有一阵子很久没动笔,再拾起笔的时候,却觉得自己的作品进步了。我就这件事请教老师,老师说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于在这段不动笔的时间中,你有了新的领悟;二是因为长久的荒废,你的眼光降低了。”

每当感觉自己有进步的时候,都应该以这两点去反省,因为有些进步不是真正的进步,反而是自己的准点降低了。

(摘自《萤窗小语》)

猜你喜欢

洗车对折哲理
对折十次
德国最成功的洗车门店——Mr.Wash
洗车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买一送一”不等于“打对折”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APP看世界之让手机帮你洗车吧!
实验帮我发现规律
漫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