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炎琥宁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急性病毒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

2020-03-28梁东燕钟巨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2期
关键词:淋巴结炎莫德肠系膜

梁东燕 钟巨斌

(1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湛江西南医院儿科 吴川524500;2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湛江524000)

急性病毒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为7 岁以下儿童的高发病,也可见于其他年龄段儿童。该病为病毒侵入机体后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症反应,出现的包括咽痛、发热、咳嗽、脐周疼痛及腹泻等一系列症状,其中腹痛症状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该病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升高趋势[1]。急性病毒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常规用炎琥宁抗病毒治疗,但患儿的腹痛再发率较高,总体疗效欠满意。因此寻找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匹多莫德是人工合成的新型的免疫调节剂。我院采用匹多莫德联合炎琥宁治疗急性病毒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湛江西南医院和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3 岁以上急性病毒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6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3~14岁,既往无重大疾病史,发育良好,发病就诊时伴腹痛并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史;(2)有发热、腹痛、呕吐、腹泻或便秘;(3)腹痛发作间歇期感觉良好,经解痉、驱虫、保护胃黏膜治疗无效;(4)腹痛以右下腹及脐周多见,部位不固定;(5)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6)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同一区域肠系膜上探及2 个以上淋巴结回声,并且长轴直径>10 mm 或短轴直径>5 mm,或淋巴结成集簇状排列,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淋巴结内血流信号丰富者即视为淋巴结肿大[2]。排除标准:(1)结核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或者阑尾炎等其他疾病引起的腹痛;(2)对本研究用药不耐受或依从性低;(3)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重症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将60 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 例。两组性别,平均年龄、体质量,发热、呕吐例数,就诊前白细胞计数平均值,肠系膜最大淋巴结平均纵径、横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n年龄(岁) 男/女(例) 体重(kg) 发热(例) 呕吐(例) 最大淋巴结纵径(mm) 最大淋巴结横径(mm) 白细胞计数(×109/L)实验组对照组t/χ2 P 30 30 8.76±2.31 8.60±2.64 0.25>0.05 19/11 18/12 0.07>0.05 27.62±7.16 26.43±7.18 0.64>0.05 15 9 2.50>0.05 10 8 0.31>0.05 12.63±1.73 13.03±2.09 0.87>0.05 5.93±1.14 5.53±0.86 1.53>0.05 9.52±3.62 8.82±2.05 0.91>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一般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炎琥宁(国药准字H20065916)静脉滴注,每次5~10 mg/kg,每天1 次。在对照组基础上实验组予匹多莫德(国药准字 H20090359)口服,0.4 g/ 次,2 次/d。两组均治疗1 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7 d 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情况及解痉药使用情况,统计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且症状无反复出现;有效,发热、呕吐等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恢复正常,腹痛缓解,仍未完全消失;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 体征缓解及解痉药使用情况比较实验组治疗后平均腹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使用解痉药例数少于对照组,解痉药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平均退热天数、呕吐消失平均天数、大便恢复时间平均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体征缓解及解痉药使用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症状、体征缓解及解痉药使用情况比较(±s)

组别 n 退热时间(d) 腹痛缓解时间(d) 使用解痉药(例) 使用解痉药(d) 呕吐消失时间(d) 大便恢复时间(d)实验组对照组t/χ2 P 30 30 2.06±0.79 2.88±0.78 2.46<0.05 2.17±0.90 4.13±1.12 6.82<0.01 15 28 13.87<0.01 3.46±1.45 5.17±1.24 4.04<0.01 1.8±0.63 2.75±1.03 2.4<0.05 3.25±0.46 4.11±0.78 2.71<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小儿急性病毒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常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小儿肠系膜淋巴结在回盲部分布特别丰富,加之肠内容物在回盲部停留时间偏长,当机体受到病毒侵犯后,回盲部淋巴结对肠道病毒产物发生炎症反应,临床表现有发热、腹痛、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超声检查提示腹部肠系膜多个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内血流丰富[3]。该病起病急,腹痛症状可反复出现,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患儿食欲下降,进一步导致营养不良。目前针对该病临床常规应用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但往往疗效不显著,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匹多莫德是近年来人工合成的新型的免疫调节剂,无血液制品等免疫调节剂的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它可促进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和杀伤作用,提高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激活自然杀伤细胞,阻断环磷酰胺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还可以增强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刺激肥大细胞释放大量促炎症因子,诱导T 细胞向Th1 型细胞分化,显著促进CD4+T 细胞的增殖。通过增强脂多糖诱导的B 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激活B 细胞参与免疫反应,增强B 细胞分泌抗体的能力,使B 细胞产生更多抗体来抵御外来物质,还可以活化补体,增强C3 的调理作用,还可以刺激表型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从而降低CD14 的表达以及上调CD83,CD86等的表达[4]。匹多莫德具有刺激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的作用,可辅助机体抵抗外来病毒或者细菌的侵入。本研究应用匹多莫德联合炎琥宁抗病毒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结果实验组腹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使用解痉药例数少于对照组,使用解痉药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止吐时间、大便恢复平均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匹多莫德可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与常规抗病毒治疗方案对比,起效更快,可有效地减轻急性病毒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症状,减轻患儿的痛苦,促进恢复,预防复发,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匹多莫德在炎琥宁抗病毒治疗急性病毒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起到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炎琥宁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急性病毒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猜你喜欢

淋巴结炎莫德肠系膜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一张白纸, 一个故事
首诊误诊为淋巴结炎的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分析
“肠系膜淋巴结炎”要治吗
食药总局公告:匹多莫德,3岁以下儿童禁用!
绿山墙的安妮(四)
绿山墙的安妮(三)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