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与现实
——由传统命题想到当下生态
2020-03-28严海燕
严海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文学创作上的突飞猛进,当时的理论界乃至美学界掀起了一场大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学?结果一夜之间,很多人由反映论走到了表现论,由别林斯基批判现实主义倒向了克罗齐表现主义,并认为这才是回归文学,特别是回归中国文学自身。因为在他们眼里,《诗经》是表现性情的,《荷马史诗》则是反映社会的。由于新思潮风靡一时,连当时乃至前代的学术成果也遭到『清算』。新中国第二个文学博士王富仁的学位论文《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被同行非议,历史上曾被刘勰、韩愈等人抵制的辞赋、骈文也不再被看作是形式主义文体。直到二十一世纪初,针对作家柳青曾经扎根陕西皇甫村十四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体验方式,某教授依然追问不已:请问,读书算不算深入生活?
笔者以为,任何文学都离不开对他人技法的学习,以及对自我内心和周围信息的捕捉。用『长安画派』的说法,即『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就当代诗词而言,其中最关键的,是记取历史教训,勿使诗人流失淳朴的本性与独立的思考。北岛能够在新诗《回答》里展现他的冷峻与悲愤——『我不相信』,陈忠实有勇气在小说《白鹿原》里推出真实地主——白嘉轩,而当代诗词界又在干什么呢?叙写生活也好,抒情自我也罢,我们都应该保持一副清醒的头脑,尽量不被世俗世界和庸常人群所裹挟。还是元好问说得好:『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论诗三十首》其六)写实就真的写实,全面一些,客观一些;高贵就真的高贵,不虚伪,不做作。不要只满足于文本的自足,而遮蔽了一个时代的真相和身处其中者的真性情。金庸写《神雕侠侣》,画面、人物是虚构的,承装的情感却是作者真实经历的。贾平凹写《废都》,不顾名誉风险而模仿了《金瓶梅》,但最终还是留了一手,没有让自居着的主角、失魂落魄的庄之蝶走向肉体死亡,显示了他既勇于突破自我,又自私怯懦和神秘迷信的一面。
一、采风,『采』的什么『风』?
采风,本指对民情风俗的采集,后多指对民歌民谣等民间文学的收集。《汉书·艺文志》有云:『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国语》里只说『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并未涉及汉代才有的乐府采诗制度,但『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毛诗序》)的目的应该是一贯的,即以诗歌反映民情,借民声改良政治。
采诗制度的说法,让我们想到了一九四二年之后大陆实行的作家蹲点(挂职)制度。从客观效果上讲,它们都是决策者与作家之间的一种互动,可能使得作家接通地气,使作品能够反映现实。此外,个人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也与此相类,也属于对特定素材的实地调查。
这里,观念与事实的纠缠是经常发生的。有时是事实纠偏观念,有时是观念修饰事实。
譬如,笔者此前没有到过华山,参照对『五岳』的一般介绍,原以为华山就是五个山头紧紧连在一起的一座大山,周围都是平地。后来亲临实地才发现并非如此,华山与其他山一样,完全是一组山脉。真可谓『原非石一块,笑煞武陵人』。再譬如『长安八水』,这是当代诗词作者坐在空调房里抒发『盛世豪情』的常见背景,但贾宝玉的『弱水三千』都早失踪迹,汉唐时期的水文盛况岂能历历如昨?笔者在实地调查(即『采风』)之后,写下打油诗一首:『驱车寻胜意阑珊,汉浊唐枯满目前。骚客不知窗外事,犹教八水绕长安。』(《暑期返校展读诗刊于案上》)
相反地,网上对美籍华人严歌苓编剧的、风行一时的《芳华》并非一致赞叹,部分当年的老兵认为电影描写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大陆军队生活并不真实,『负能量』较大。虽然严歌苓自言该剧百分之九十虚构,百分之十真实,但这还不是其作品被人指摘的真正原因。小时候亲眼目睹严凤英含冤惨死,给她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在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私立艺术学校里接受创意写作训练,使此时的严歌苓不再具有从前那种是非明晰的伦理观。以上两点,或许才是问题的根源。
因为有业绩上的要求和经费的保障,如今的文联组织经常张罗集体采风。作为非编制单位的诗词学会,也往往想方设法,起而效之。笔者参加过文联、诗词学会两次采风活动,但不管是租旅行社的车前往,还是坐主办方的车出行,都与想象中的情形不大一样。诗词与『美』固然相关,但这里的『美』是一个广义的、深刻的所指,并非仅指美丽的风景和美好的感受而言。反观采风之后交上的作品,几乎都在写光鲜的一面,深入调查的少,思想上追问的更少。反倒是并非专门采风的几次旅行,使得笔者收获了一些更厚重的感受。某年七月份,笔者前往国家级『贫困县』陕西麟游探亲,路遇官员与农民『打游击』。原来,城里人出钱买核桃,农民们明知核桃尚未熟好,也急忙开始摘卖,惹得政府频频出手阻拦。此事如果发生在从前,任凭你出多少钱,农民也不会摘卖的,因为那是暴殄天物,对谁都没有好处。但现在呢?『嫩仁油未全,城里喊尝鲜。冠带欲长策,柴家急换钱。』为了生存,农民也懂得了『与时俱进』,也放弃了淳朴思想。说起来此乃小事一桩,甚至有些好笑,而笔者却一时难以释怀,总觉着我们的时代出了罅隙,社会长出了斑点。类似的生活细节,似乎被我们的诗人忽略了不少。
二、『聂绀弩奖』,与聂绀弩有关吗?
聂绀弩是一个以思想洞见、文人风骨而著称的老作家,一个『大自由主义者』(周恩来语)。年轻时,他在现代文学史上崭露头角,是因为独树一帜的杂文创作。晚年『第二次出名』,则是缘于他的旧体诗词。在当代文坛上,写过旧体诗词的老作家固然已经不多,但也绝不止于他一个。如果对于聂绀弩的独特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而是将之与其他作家『一视同仁』,即仅仅借助他的『著名』、依据他的籍贯(湖北荆门)而贸然设奖、评奖,那么,说轻一点是有失草率,说重一点,则是对这位已故老人的大不敬。
这里,即便是『由海内外诗词界专家学者组成评委库』,其实也无济于事。因为,它并不能保证将该奖与其他全国性诗词奖项真正区分开来。看看两届『聂绀弩诗词奖』的评委名单以及领奖者名单,就知道笔者此言不虚。
当年,蹲过监狱但仍不放弃自由精神的聂绀弩只有一个,其满含身世心酸和思想卓见的诗作,也只有二三知己欣赏。如今,挂着他的名头设置的奖项颁发给了他人,与《散宜生诗》诗风接近的熊鉴、江婴、李汝伦、杨宪益、宋谋玚、邓世广、老憨、陈应麟等作者,反而难入评委之法眼。这种逻辑上的悖论让人深感困惑。为什么要将一个标出性鲜明的评奖,变作普罗大众的狂欢呢?既消减了『聂绀弩』三个字的特殊内涵,又降低了基金会和评委会的权威性,这种零和游戏式的活动,其意义何在?聂绀弩、杨宪益等老人当年写诗填词,仅仅是为了一吐块垒,而如今这些『获奖专业户』也是这样的初心吗?两水分流,各行其床,和而不同,方是正道。都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人,都是所谓的泰山北斗,都是已经望见夕阳的人了,何必要在一个世俗奖项面前乱了方寸,犯一个『贪』字,而被他人指指戳戳呢?
『痞儿走运悲王朔,浪子回头笑范曾。我自闭门家里坐,老来留个好名声。』(杨宪益《无题》)『不尤不怨不忧穷,壶有冰心便不同。好酒知凭天价取,新油解与地沟通。基因转后丰神在,瘦肉精前俗虑空。若要人夸好颜色,苏丹红染夕阳红。』(邓世广《修养》)笔者想知道,在那些『聂绀弩奖』获奖者名单里,有哪位具备如此自由的人格,且写过如此洒脱的诗作?如果他具备了、写过了,他才有资格面对聂绀弩不死的英灵,才可以问心无愧地捧回高高的奖杯和血红的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