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高产丰产优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20-03-27何明怀
摘 要:就小麦高产丰产优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展开探究,旨在促进小麦种植高产丰产目标的实现,使国家粮食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麦;高产丰产;优质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2;S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20.01.075
作者简介:何明怀(1970-),女,本科,农艺师,主要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wgz506@163.com。
0 引言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国家粮食压力逐步增大,为满足社会群体的生产与生活需求,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应选取科学的种植技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而切实提升小麦产量与质量,确保小麦生产的顺利实施。因此,对小麦高产丰产优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小麦高产丰产优质种植技术
1.1 选地整地
农作物生长受到环境的直接影响,在小麦种植阶段,要结合成长条件要求来科学选地,满足小麦的生长需求。在选地整地过程中,要对土地进行合理处理,确保土壤肥力优良,耕层厚度需充足,以促进小麦生长。整地阶段需妥善处理前茬,坚持上虚下实的原则深耕土地,保证根系牢固,促进小麦种子快速发芽,从而对大风等恶劣气候进行有效抵抗。
1.2 优选种子
小麦种植过程中要结合地区种植习惯进行综合分析,对小麦种子进行合理选择,以高产丰产、稳定、可执行、抗倒伏等作为基本方向,科学选择种子。于晴朗天气晒种7天,对发霉和蛀虫进行科学预防,确保小麦种子发芽率,为后续生长奠定基础。
1.3 播种管理
在全面分析地形地势的基础上,结合种植区域实际情况,对小麦种植的方向与方式等农艺加以确定,与此同时要结合小麦具体品种来控制播种量,深度一般在3~4 cm之间,以保证发芽后苗壮苗齐,促进小麦高产丰产的顺利实现。
1.4 田间管理
在小麦田间管理过程中,为促进高产丰产优质目标的实现,应分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在出苗至分蘖阶段,要合理间苗,保证均匀度良好,促进小麦正常发育,及时灌溉以稳固小麦根系水分。在小麦拔节期,要结合生长条件来控制肥力,同步进行灌溉,促进肥料更好的吸收。在小麦生长灌浆期阶段,控制好喷洒作业量,结合种植密度合理施肥,适当添加磷酸二氢钾,满足小麦生长需求。在管理后期,要全面清理田间杂草,促进小麦快速成熟。
1.5 收获期管理
在小麦收获期,要观察小麦状态,干旱条件下需合理灌溉买黄水,将干热风害的不利影响降低,促进小麦快速生长。在小麦收获期,观察小麦的状态,若颜色变黄,茎秆具有良好弹性,籽粒有着较高含水量,需要科学去杂,保证小麦种植的纯度,保证小麦种植的品质,促进小麦高产丰产目标的顺利实现,保障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轮作倒茬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要选择优质种植技术,立足农业需求以及区域现状,通过轮作倒茬的方式,科学化土地使用方式,确保小麦全蚀病以及纹枯病得到有效控制,使小麦病虫害问题得到顺利解决。与此同时要对小麦品种进行优化,在大田播种阶段,要选择抗病耐病的小麦品种,以促进小麦高产丰产的顺利实现。
2.2 病虫害监控
为提升小麦种植的产量和品质,要采取有效的虫害监控措施,全面监控小麦种植情况,要落实田间管理,完善病虫害防治综合管控机制,先种植无病田,后种植有病田,降低根腐病的发生幾率,有效保证小麦产量与质量。
2.3 合理利用肥料
为确保小麦种植的优质化,要对肥料加以科学合理利用,对于有机肥和磷钾肥来说,要适当增加其施加频率,一般情况下保持每公顷施加4000~5000 kg杂肥,以满足小麦生长需求。
2.4 化学措施
为有效防治小麦病虫害,要科学应用化学措施,对土壤进行优化,结合土壤实际情况来选用药剂,在应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时,比例为50%,喷施量为每公顷施加1 kg,确保土地抗虫害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与此同时要将小麦种子进行优化,在包衣和药剂拌种的方式下,通过优化措施来促进小麦苗齐全。对于没有包衣的种子,在拌种过程中要采取集中拌种的方式,比例为0.10%~0.15%,也可将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以20%的比例添加于拌种物料中,以促进小麦苗齐全。若种植区域存在较多地下虫害,在拌种过程中可选用甲基硫酸磷,并以35%乳油进行配合,以科学防治病虫害,促进小麦健康成活。
3 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小麦种植的品质与产量关系着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关系着社会群体的生活质量。为全面提升小麦种植效果,要科学应用优质种植技术,对小麦各个阶段栽培进行严格管理与控制,与此同时要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创造优良的条件来满足小麦生长需求,促进小麦高产丰产栽培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王会霞. 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2017(6).
[2]赵会英,单秀华. 浅谈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