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剧目整体教学法”在综合院校音乐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2020-03-27程岩
伴随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综合院校音乐教育的教学需要进一步提升水平和创新方法。本成果针对中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课程体系陈旧,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学生基础差,实践能力不足等等,进行系统化的探索和改革,以其提升音乐人才的培养质量,适应音乐行业发展的时代需要。
一、“实践剧目整体教学法”的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自2013年充分借鉴OBE等先进的教学理念,系统地开展了教学改革与创新。逐步形成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全方位能力教育为引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音乐一流人才为目标”的教育理念。以大型实践剧目创新为抓手,紧紧围绕着从知识、能力、素质、思想品德四个方面对音乐人才进行培养,即“以实践剧目为引领、夯实音乐表演人才基础、扩宽音乐教育人才视野为两点、思想品德教育贯彻为中心、技能课程与基础课程为重点”的“五位一体”实践剧目整体化教学新思路,将实践创新能力训练贯穿于人才培养全程;以学生成长成才的社会需求培养实用性人才为驱动,实现“剧目与课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联合培养相结合、实践剧目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创新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激发职业潜能。
本教学成果取得显著成效。清唱剧《雷锋》先后获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专业组最高奖项——优秀剧目奖,获批全国高雅艺术进校园专场演出剧目,入选辽宁省 “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获得辽宁省“政府奖文华奖”展演奖;清唱剧《梨树花开》、声乐套曲《新时代的精神脊梁——辽宁好人颂》获批辽宁省文艺、出版精品创作生产扶持资金项目;清唱剧《梨树花开》参加辽宁省第十届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获评辽宁省第六届大学生戏剧节“最佳剧目”。交响乐《节日序曲》《雪舞关东》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二等奖;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一等奖3项;辽宁省教改2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2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5项: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包括:
1.音乐表演人才基础差,实践能力不足,创新能力弱,难以适应行业发展需要问题。
2.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滞后,课程体系陈旧,知识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问题。
3.新时代下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不足问题。
4.青年教师实践能力薄弱,技能教学培养缺失的问题。
二、“实践剧目整体教学法”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一)剧目与课程结合法
学院紧紧围绕者“五位一体”实践剧目整体化教学新思路,打破了传统技能课程零散式的教学方法和基础课程教学的陈旧教学模式,采取以剧目内容为核心,紧紧围绕着剧目内容教学,通过大型剧目实践演出的感召力,从教学激励、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学业评价全要素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第一,在音乐表演专业教学中将“一对一”的传统技能课程以角色训练为主要课程内容和“一对四”集体训练小组课为辅的专业能力训练教学方法;运用舞台实践演出效果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最终在实践剧目的广泛演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舞台经验、提高音乐表演能力,夯实音乐表演人才的基础。
第二,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中主要是对小组课、合唱课、合奏课等大型课程以剧目内容为核心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利用课程参与的人员比较多、受益面大、表演内容不复杂的的特点,让大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踊跃参与,扩展音乐教育学生的知识面。由其是在舞台美术设计、灯光设计、音响控制和多媒体的运用上,大量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参与其中,丰富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舞台经验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为以后的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两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大量融入剧目内容,器乐、合奏、视唱练耳、和声学、声乐、曲式与作品分析等专业课程均使用剧目改编教材,从时代背景讲解直至充分结合剧目内容展开技能与理论教学。
第四,对各个专业学生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创新。首先是在内容上,将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整体剧目教学内容相结合各占50%。其次是平时成绩与实践剧目演出效果相结合各占50%。尤其是对表演专业的学生期末评价,采取直接由舞台实践的演出效果决定期末总成绩,从而客观的评价每一位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
第五,以创新清唱剧表演形式来呈现剧目内容,使几个剧目的表演形式完全统一。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完整的贯穿、充分的延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校內与校外协同培养合法
第一,学院以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根基,创新校企合作路径,强化产学协同,科教融合,以问题为导向。请教学实践基地的老艺术家们对青年教师进行舞台表演指导和同台演出相结合多方位培养青年教师。
第二,根据原创剧目的总谱,分专业、分声种、分课程创编了各个专业的教材,在的教材建设中形成理论—实践—理论的“A-B-A”良性循环,在青年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上形成了一个“A-B-A”教研创新模式。
第三,在人才培养上双方共同制定校外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培养方案,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和实践基地的构建,实现课程设置整合与实践剧目有效对接,结合社会需求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相关制度等。七年里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的各种演出场地,各种大、小型演出近80余场,锻炼了青年教师和学生,丰富了舞台经验。
(三)实践剧目与德育结合法
“五位一体”实践剧目整体化教学其突出的优势是以剧目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与课堂思政教育相结合为主线贯穿教学内容,以大型清唱剧《雷锋》、《梨树花开》、《新时代的精神脊梁——辽宁英模颂》主题内容和耳目一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作品的二度创作、排演及后期制作等各个环节让学生都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存在,让课堂思政成为我院实践教学的主题。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创作构思、内容、人物、情感等因素进行分析,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英模精神,用新时代的英雄人物感染学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实践剧目整体教学法”的创新点以及体系构建
(1)“五位一体”与“三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创。
首先,通过整体设计,以剧目内容为中心,自上而下贯穿整个教学之中。高度重視剧目的设计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与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相结合;与各种课程教学适应度相结合;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教学体系。
其次,发挥剧目整体教学体系的功能优势,将剧目中的独唱、合唱、小合唱、独奏、合奏和钢琴伴奏、管弦乐合奏课和理论基础课程融入课堂教学。形成自上而下整体构架下所有课程为实践剧目实地演出服务的新模式。即:剧目设计—课程融入—剧目演出的A-B-A的创新教学模式,在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上形成了第二个A-B-A教学创新模式。
再次,三个实践剧目的表现形式始终是以创新的清唱剧形式来呈现的,打破了传统清唱剧的呆板的表现形式。在声、光、效上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丰富了舞台效果,提高了感染力和演出效果,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效果。在表演能力创新上,主要是强化了主要角色和合唱团的表现力和舞台表演能力的创新。增加了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二人转”和“表演唱”的艺术表现手段,增强了剧目的感染力。
(2)有力弥补了新形势下的两个不足---青年教师进入高校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和学生基础薄弱的不足。
通过剧目的大量学习与实践演出,青年教师的亲身经历,弥补了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的短板。学生页短时间内提高了水平,扩展了知识受益面。
(3)有效创建了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
大型清唱剧《雷锋》《梨树花开》《新时代的精神脊梁——辽宁英模颂》等以思政教育为中心点,紧扣时代主题教育。在教学方法提升的前提下,没有忽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当中,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向广大青年学生传递正能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音乐教育效果。
结 语
通过三部清唱剧的实践演出与教学积累,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加深了对舞台艺术的深层次理解。通过对“实践剧目整体教学法”的探索性研究,构建了该教学体系的学理性与创新性理论方法,对今后的教学有指导性意义。同时也拓宽了综合院校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模式,为培养音乐人才提供了探索性的思路与方法。
程岩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