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致盲不可逆
2020-03-27杨娟娟王倩
杨娟娟 王倩
除了丧失生命,没有比丧失视力更可怕的事情!
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青光眼是全世界第一大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的人群。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资料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将达到约2200万。青光眼的病因复杂且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是一组具有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眼病,通过损害视神经及其视觉通路,最终导致视觉功能损害甚至失明。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大多数青光眼起病比较隐匿,进展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当发现眼胀、眼痛、视力下降或视野明显缺损后去医院就诊时,多已发展至中晚期,丧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期。目前的青光眼治疗手段不能使晚期青光眼的视功能得到恢复,即青光眼的视野损害是永久性的,无法逆转,如不及时治疗,最终会导致失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尽早发现青光眼,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呢?
青光眼有哪些类型
包括先天性、继发性和原发性三种类型。其中原发性青光眼是主要的类型,原发性青光眼可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根据发病特点可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两种类型。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症状明显,来势凶猛,如突发视力下降,看灯时出现虹视、眼胀、剧烈眼痛、头痛,甚至还伴有恶心、呕吐。它就像“一个明目张胆的强盗,突然破门而入,将你抢劫一空”。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大多发病隐匿,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就像“一个沉默的小偷,悄无声息地进入你家,在你不知不觉中,每次仅悄悄地偷走一点东西,待你发现时,为时已晚”。
哪些人群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以上者,患病率为4%。
2.有青光眼家族史者,患病率为21.5%。
3.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者,患病率高达5%。
4.心血管疾病者,患病率比正常人高2.8倍。
5.高血压患者,患病风险是正常人的2.05倍~3.58倍。
6.糖尿病患者,发生率为12.6%,比非糖尿病人群高3倍。
7.吸烟者,患病风险增加10.78倍。
8.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约40%发生青光眼。
9.高眼压症者,有9.5%会最终发生青光眼视神经损害。
为了避免青光眼“偷”走视力,贻误治疗时机,高危人群要至少每年一次主动进行青光眼疾病筛查。
筛查青光眼要做哪些检查
1.眼压检查
正常眼压范围10mmHg~21mmHg,双眼眼压差≤5mmHg,24小时眼压波动≤8mmHg。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可升高也可正常,因此眼压正常也不能排除青光眼。但病理性眼压升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一个主要因素。降眼压治疗是目前阻止青光眼病情进展、保留有用视功能的主要有效方法。
2.前房角检查
使用房角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周边前房结构和深度,是鉴别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检查。
3.眼底检查
通过直接眼底镜、裂隙灯前置镜和眼底照相检查观察视神经形态,包括视盘颜色及形状、杯盘比大小、视盘盘沿宽度、眼底有无出血等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视神经损害及损害的程度。眼底照相检查的彩色图像清晰直观,可以客观记录,利于随诊时的前后比较,是公认的青光眼筛查的最佳手段之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主要对视盘结构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进行定量测量,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是否变薄。
4.视野检查
觀察有无视野缺损,缺损的位置和程度,判断是否为特征性的青光眼视野缺损。青光眼视野损害通常从鼻上方开始,然后是鼻下方,最后是颞侧,最终可演变成管状视野。
5.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检测仪(IcVEP)
视觉信号的传导依靠视网膜上一种特殊的细胞,称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根据分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可分为胞体较大的M细胞和胞体较小的P细胞。早期青光眼特征性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是较大的M型细胞丢失。这项检查通过对M细胞的分析,发现外周视野未出现异常的早期青光眼患者,更适合体检人群的筛查。
青光眼可以治愈吗
1.通过药物、激光以及显微手术等进行治疗。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眼压、眼底和视野等,根据进展情况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良好控制眼压,可降低视神经损害的风险,并减缓病情进展。
2.平时生活中也应避免疲劳、熬夜,长时间看手机、电脑,避免烦躁、焦虑等情绪波动。
青光眼就像是一辆没有“倒车档”,只有“刹车档”的车!依靠目前的医学水平,青光眼可防、可控但不可治。也就是说无法从根本上治愈青光眼,只能控制其进展,保持有用的视功能。
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定期随访青光眼至关重要!别让青光眼偷走世界的光明,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爱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