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建造孝心房,陪伴就是最大的孝顺
2020-03-27凤儿
凤儿
56人四代同堂,他们之中有老师,有医生,有个体户……不管在外面他们份担做什么样的角色,但回到家中,他们的身份只有一个,就是“谭家人”;他们需要遵循共同的家训“孝为先、和为贵、勤为本、学为恒”。从2016年开始,成家立业的儿女們共同集资百万建造孝心房,他们要在这里陪着父亲慢慢老去,让父亲体会“有家”的感觉。
以身作则 子女成才
“谭家人”的老父亲谭件生于1922年,因为家境贫寒,他只读了三年书便辍学回家。但靠自学,谭件生学会写毛笔字和打算盘。谭件生成家后,接连生下八个孩子,为了维持生计,他要么佝偻着背在田地里,要么挑着沉甸甸的担子走向远方,想方设法挣钱贴补家用。农闲时,谭件生去地里拾枯萎的稻苗,他将这摞稻苗带回家,埋在果树下沤肥,来年果树就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虽然贫困,但是谭件生铆足了劲儿支持儿女们求学,而且对儿女一视同仁的,从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而且,谭件生对父亲十分孝顺。他的儿女都记得只有在爷爷面前,一向不怒自威的父亲才会变得柔软顺服。不论家里的日子多么潦倒,父亲总会给爷爷备下一点白糖。
父亲的以身作则,让他的子女们学到了勤劳和节俭。他们对父亲立下的家训“孝为先、和为贵、勤为本、学为恒”十分信服。靠着这12个字,谭运保兄妹们各个上进努力,先前穷苦的家境也逐渐好转。于是,当他们各自成家立业后,这12字家训被他们传承下来。
长子谭运保完全沿袭了父亲的作风。为了让三个孩子读书,作为乡村老师的他,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在课外也忙得和陀螺般一刻不停。当女儿谭晶上中学的时候,有人当着谭晶的面劝父亲不要再供女儿读书。谭晶听到后,心中又焦虑又困惑。谭运保事后认真地对女儿说:“晶晶,你不用管别人说什么,只要你能读,爸爸一定会砸锅卖铁供你上学。想你爷爷那么困难都让我们八兄妹读书,我自然也能。”谭晶惴惴不安的内心终于安定下来。那一刻,谭晶感激父亲,也感激爷爷。
家训正风气 包容改缺点
以家训为行为准则的晚辈很多,不过难免也有子侄个性叛逆。有次家庭聚会,表哥就抱怨侄子太懒惰,暑假在家什么都不做,而表嫂因为心疼孩子,也从不让侄子干家务。表哥的一番话立刻引起家族热议。谭家人一向勤劳上进,而侄子身上的懒惰和家训自然是格格不入。大家决定帮助侄子改掉毛病。
接下来的时间,大家以电话、短信、组饭局等形式对侄子进行游说,建议他去做暑假工。侄子一开始还抵抗,后来经不住大家轮番劝说,答应去做暑假工。于是,在家从不干家务的侄子,成为一家餐馆的洗碗工。两个月挥汗如雨的劳作,令侄子理解生活不易,变得主动勤快。
偶尔,长辈们也有被教育的时候,例如抽烟打牌。有一回大家聚餐,小叔不知是不是一时忘情,顺手从口袋里抽出一支烟吸起来。大家寻味一看,很快找到了源头。“抽烟对身体不好,要戒掉。”“对,乱花钱还伤身体,不能再抽了。”“你一个人抽烟,那么多晚辈看着,不要起坏作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力劝小叔戒烟。小叔抽烟的手僵在半空,顿了一会,赶忙掐灭香烟,连连自我检讨“不好意思啊大家,我不抽了,现在就戒。”说完,还将口袋里的香烟拿到桌上以示决心。
谭家人觉得这个大家庭像一个秩序严谨的小社会,每个人都是执法者,不管谁犯了错,大家都会把他拉回来。而对错的标准,自然是通过家训衡量。谭晶喜欢这样的家庭氛围,感觉每个人都积极向上,每一天都充满正能量。
合力盖房 全家团聚
2014年初,谭件生的老伴去世,为了更好的照顾老人,谭家人决定为老人盖一栋新房,既可以让老人舒适养老,也方便晚辈贴身照顾的房子。
首先提出盖房的是儿子谭三保。谭三保退休后,把照顾父亲当成生活的重点。谭三保提议由各家各户一起出资,量力而行。同时,为了节约成本保证质量,各家都应出工出力,一起动手建造。
决定盖房以后,大家都有了分工。谭晶是出纳,谭三保是会计,其他叔叔负责采购、包工材料等。每天他们会在家族群里公布一天的花销,每个礼拜举行一次家庭会议,总结前段工作的进展,计划下一阶段的任务。因为盖房,大家比之前更亲密了。
谭件生的一个儿子还没有退休,工作很忙,建房时大多缺席。谭件生说:“不能因为他工作忙,就可以少干家里的活,家里的事儿他也得一起做。”这个儿子一听,连忙自我反省,和大家商量把盖房的事留在周末。大家都认为不是大事。唯有谭件生不这么认为,他说:“在外面,你是干部,关上门,你就是家里的一分子,不能例外,该干啥还得跟我们一样干。”大家都觉得谭老爷子说得有理,于是,谁都不再着急房子的进度,不管什么事都等人到齐后一起做。
2016年底,房子终于建好,连同地下室一共五层。有叔叔一直定居在房子里陪伴爷爷,其他人节假日必定要回家团聚。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至今,大家相处得很是融洽。
尤其是聚会的时候,谭家像是过年,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往家赶,叔叔婶婶,哥哥弟弟,孙子孙女满满当当五六十人,大家一起做饭、一起收拾家务、一起聊天,小孩们楼上楼下到处嬉戏。谭件生端坐在椅子上舒心的看着周围,年近百岁的他一生仿佛一根烛火,为孩子为家庭倾其所有,而现在孩子们正在反哺回馈,他们因为父亲紧密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