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三要药
2020-03-27汪劲武
汪劲武
豆科为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下的一个科,属于乔木、灌木、亚灌木或草本,直立或攀援,常有能固氮的根瘤植物。本科植物约有650属、18000种,为种子植物的第三大科,广布于全世界。其中,中国有豆科植物172属,1485种,各省区均有分布。豆科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其用途之大,不亚于禾本科植物。它们是人类食品中淀粉、蛋白质、油和蔬菜的重要来源之一。
豆科植物中有两种王牌中药,一为甘草,一为黄耆(也称黄芪),还有一种特殊的药,叫补骨脂。
印象深刻的甘草
笔者记得,小时候得感冒,中医开方服药,药汤有甜味,听大人说,药中有甘草才甜。这甘草之名就牢记在心。但甘草到底长什么样子,始终不知,只知药渣中那黄色的片状物为甘草。
笔者第一次见到甘草这种药用植物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次到了八达岭,听同事说,八达岭北边的山沟中有甘草,于是决意去看看。到了山沟一看,发现这里的土质是沙质的,沟中稀稀落落有不少草本植物的苗,它们多数的高度在一两尺之间。拔出一棵,仔细查看,发现甘草下面的根(应为根状茎)发红,有一股味道,剥去皮,入口咀嚼,果然有甜味。其叶为羽状复叶,小叶片上布满了小腺点,两面密被白色短柔毛,也有一股味,就从那味也能猜出它是一种药材。
甘草有个怪名,叫“国老”。这是怎么回事呢?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关甘草的记载是这样的:“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称。”关于“国老”之名,梁代陶弘景解说为“众药之王”,即它能安和草石而解诸毒。
甘草有调和诸药的功能,确为一大特色。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传说故事。据说,从前的“药都”河南禹州有一家著名的中药店,店主人经营中药多年,习惯亲自动手制药,而且在炮制过程中必亲口品尝味道,以免出错。他的这家中药店深受人们信任,生意兴隆。不料,有一天,店主人忽然生病;其子虽为医生,开了许多方子,却未奏效,眼看父亲的病情日益加重而束手无策。药店对门一户人家有一年轻人,外出学医归来,见状主动为之诊治。年轻人开出的药方十分奇怪,仅有甘草一味中药。用水煎服后,第二天,店主人的病情便开始好转。于是,年轻人又加大药量,但药方中仍只有甘草这一味药材。到了第三天,年轻人又适当增加了甘草的用量。三天过后,店主人的病居然好了。
店主人对年轻人感激不尽,又佩服不已,虚心请教为何只用了三剂药便医好了他的病。年轻人解释说,店主人在炮制中药时,为确保质量,均亲口品尝,多年下来,不免身中百药之毒;而甘草有调和众药之效,能解百药之毒。
甘草之所以能进入药用植物的行列,也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以前有一个农村老中医,由于医术高明,常被外地人请去诊病。有一次,老中医离家多日未归,家中聚集了许多前来求医的病人,老伴见了不免着急。偶然看到厨房内的一堆干草,她灵机一动:老头子平日里诊病开方,不就是几种草吗,何不把这些草切成小段给来问诊的病人试试呢。没想到的是,几天之后,服用了这种“草”的病人居然都痊愈了,纷纷上门道谢。老中医回家后听说此事,大吃一惊,心想:即使这种“草”能治病,可也治不了许多种病呀。一一询问病情,有咳嗽多痰、咽喉疼痛、脾胃虚弱、无名肿毒,等等。老中医这才相信,此草确能医治多种病痛。从此,老中医便将此草入药,因其有甜味,故命名为甘草。后来,它又有甜草、蜜草等多种别名。
老妇人的做法虽不可取,但通过实践,古代医家对甘草的功效有了较深认识。有名医说:“甘草生用,补脾胃不足而泻心火;炙用,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入和剂,则补益;入肝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邪热;入峻剂,则缓正气;入润剂,则养血;能协和诸药,使之不争,生肌止痛,解百药毒。”这是对甘草功能恰如其分的总结。现代中医则认为,甘草味甘平,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种药,能主治咽喉痛、咳嗽、食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甘草所含甘草甜素等成分,有较强的解毒作用,如对白喉毒素、蛇毒等毒素有解毒作用。甘草生用和蜜炙的功能有异:蜜炙甘草性温和,多用于补益;而生甘草性偏凉,多用于解毒。
现代医家研究认为,上述甘草甜素为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成分,这在实验和临床上均得到证实。因此,国外称甘草为“东方神草”。
是药三分毒,甘草也不例外。甘草不可多用,因为多用会使血钠排出减少,钾排出增多,会导致高血压,对身体不利。
甘草属于豆科甘草属,此属有30多种,我国有6种,其中以甘草最为著名。甘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为奇数羽状复叶,总状花序腋生,花蓝紫色,似豆花;荚果条形,弯曲状,外有刺毛状腺体,种子肾形。该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喜生沙质地和钙质草原,以根和根状茎入药。
黄耆救了胡适
胡适是我国著名学者,倡导白话文学,著有《白话文学史》等。20世纪20年代,胡適有一次生病,患上消渴症(气虚津亏造成),便去北京著名的协和医院治疗,接诊的西医认为无法医治。又请北京著名中医陆中安诊视,陆给胡适开了黄耆汤。胡适服用后,病居然很快就好了。并不相信中医的胡适不禁感叹,原来中医药也是有真实价值的呀。一味黄耆让胡适改变了观念。
那么,这神奇的黄耆到底是一味什么样的中药呢?黄耆以根入药,其药性简单而言为“补气固表、托疮生股”,即常说的补气药,可治疗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等症。治体虚自汗,可用黄耆五钱、白术三钱,加防风二钱,以水煎服;治失血体虚,可用黄耆一两、当归二钱,以水煎服。
现代药理证明,黄耆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及全身末稍血管的作用,能使血压下降,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增加皮肤营养;黄耆还有消除尿蛋白的作用,对治慢性肾炎有益。黄耆含有硒,硒对各种重金属如镉、汞等致癌物有抵抗作用,对细胞有保护作用……看来,黄耆的药性极不简单,它与甘草确为豆科植物中的两种王牌药。
黄耆的原生植物属于豆科黄耆属,此属有千余种,我国有130个左右,其中膜荚黄耆为药用。黄耆的原生植物为高大草本,高1.5米;奇数羽状复叶,小叶21~31个,卵状披针形,长达3厘米;总状花序腋生,花白色或淡黄色;荚果膜质膨胀,有较长的子房柄,故果实成下垂串状,卵状矩圆形,有黑色短柔毛。此种分布我国东北、华北和四川、甘肃、西藏等地,多生于山坡向阳处。
膜荚黄耆的近缘种内蒙古黄耆,形态极近上种,但内蒙古黄耆的花为淡黄色,小叶较小,为宽椭圆形,其荚果也为膜质膨胀,也有子房柄,果外无毛,也下垂,其分布地为华北、吉林,其根与上种同等作为黄耆入药。
郑相国好了
豆科植物中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药用植物,叫补骨脂。以补骨脂的种子(实为果实,因果实与种皮分离不开)入药。补骨脂的果实呈椭圆形或似肾形。补骨脂入药,有温肾壮阳的功效,在我国有悠久的利用历史,最早见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主要用于治疗肾阳虚造成的腰痛、膝冷、尿频等症。
传说唐代元和年间,有位75岁高龄的郑相国,在任海南节度使期间,因当地天气潮热,以致水土不服,久之,患上阳气衰绝之症,用了许多药都治不好,后来还是服用了补骨脂,历时半月才得以康复。
补骨脂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达2~5米,全株有白毛和黑色腺点;常为单叶,其叶为宽卵形,长达9厘米,花小,密集成头状,淡紫色或白色;果卵形,黑色,体小。补骨脂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安徽等省,最终直达西南地区。北京也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