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总会伤害最亲密的人
2020-03-27初心
●初心
很多人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扰,在同样情况下,面对不熟的人,我可以把事情很周到的解决,使用恰当的语言、得体的方式,和对方融洽相处;可一旦换成熟悉的人,却总是忍不住做出伤害对方的事。这是什么原因,又该如何改变?
人际关系是一个从内向外辐射的系统,亲密关系是最内层的核心关系,如与家人和恋人的关系等,其他依次向外辐射,如亲戚朋友关系等中系统,社交关系、工作关系等外系统。
在亲密关系内,我们的情感安全度更高,人更放松,防御系统自然降低戒备,更重要的是我们对被关注的渴望和对被照顾被理解的愿望会自然被释放出来,我们的负面情绪也会不由自主地发泄。我们会更轻易地发脾气和攻击他人,因为知道对方是安全的,不会像外人一样对我们产生过度的报复,也就是说伤害亲近的人代价最小。同样,我们的人际边界意识会降低,即不把对方当独立个体看,而是看成我们情感和愿望的对象。
亲密关系内最容易不分你我,而许多的冲突均来自这个“不分你我”,它意味着我们容易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投射到对方身上,按照我们的意愿去揣测对方,更多地忽略对方的真实想法。我们更愿意相信对方知道我们内心所思所想,不需多说,对方即知道我们的内心想法。关系越近,这种期待就越多。不像在外部关系内,我们的人际边界是相对清晰的,不把对方太当自己人,投射的程度会有所收敛。
如果说外部人际关系需要我们“穿衣服”作防御的话,亲密关系则更像是脱衣服。在外面要穿好衣服,甚至要穿西服打领带,穿上正装,人说话的方式和仪态自然会不一样。而亲密关系则更像是脱下西装换上家居服,甚至赤裸相对。脱了防御之后,我们的本能和原形均会自然膨胀出来。
其实,再亲密的关系,也依然你是你,我是我。我们也许很像,很要好,甚至很相爱,但我们终究不是一个人。我们的想法很可能不同,想要的东西不同,性格不同,偏好不同等等,这是多么正常的,我们不是对方的影子,对方也不是我们的镜子。
生活中,要多表达你的愿望,而不是要求。愿望与要求不同,愿望不带有强制性,没有压迫感。愿望并非要求对方一定接受,而当对方感到没有压迫感的时候,也就不会有敌意。当我们表达自己的愿望时,隐含的意思是:这是我个人的愿望,但我尊重你的选择。
听听对方的想法,试着理解对方的沟通方式。很多时候,我们说的话跟内心的想法是脱节的,甚至背道而驰。比如,明明是担心他太晚回家不安全,嘴里却说的是责备他晚归!如果能明白责备的动机是关心和不安,也许就不会对这种责备太在意。很多人并不习惯亲热地表达关切,也许会用故意生气的语气来表达关心,听出“画外音”,忽略细节,你就不会太苛责。
能称得上亲密关系的人,都是我们的至爱亲朋,这样的人并不那么多。当我们经过人生的低谷,经过磨难挫折之后,会明白这种情感有多么珍贵,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既罕有又美好,值得我们用心去保护。当你在生活的沼泽中奋力前行时,有至爱亲朋在你的身后,做你的护盾,做你的社会支持网,在你跌倒的时候不唾弃你,并且接纳你。这是我们最好的礼物。当你明白了这些,我想我不需要再解释为什么沟通没有输赢,因为我们所有与亲人好友的沟通,都是为了能更好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