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提升路径研究
——基于道德认同和志愿服务经历的作用

2020-03-27赵琛徽翟欣婷

江西社会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宜人人格特质公务员

赵琛徽 翟欣婷

大学生是我国公务员队伍的主要来源,其公共服务动机是新时期中国政府实现向现代化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关键。尽责性和宜人性均能显著影响公共服务动机,道德认同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志愿服务经历能有效调节道德认同对公共服务动机的正向影响。为培养具有高水平公共服务动机的大学生,高校应重视在校学生的人格教育,引导他们形成道德认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公务员考试及现有加分政策应优化,以提高对公共服务动机大学生的甄选能力和吸引力。

一、问题的提出

建设具有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变革的重要目标。公共服务动机作为公务员的心理资源,不仅能显著提升公务员的工作投入度[1],激发变革型组织公民行为[2],增强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还可以让公务员具有职业幸福感[3],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工作作风。大学生正日益成为新进公务员队伍的主要来源①,持续十年的“公务员热”现象凸显了大学生的择业偏好②,同时也暴露出该群体报考动机偏功利、公共服务动机薄弱等问题。[4]公共服务动机的缺失将无法促进报考公务员的大学生就职后形成职业幸福感,从而产生工作倦怠,出现“懒政”“不作为”等现象,不利于实现新时期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升级。基于此,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并通过公务员考试选拔出高公共服务动机的大学生进入公务员队伍,是政府和学术界亟待探索的问题。

厘清影响公共服务动机的关键因素能够有效提升公共服务动机,近年来学术界也越来越关注公共服务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许多学者以公共部门员工为样本,从工作层面探寻影响其公共服务动机的各种因素,比如Camilleri和Heijde发现员工的组织承诺越高,越能提升其公共服务动机,但工作角色的模糊与冲突会对其公共服务动机造成明显负向影响。[5]国内学者孟凡蓉和张玲的研究发现,合理设置绩效评价目标能够促成公共组织员工心理需求满意感的形成,进而激发其公共服务动机。[6]还有一些学者基于个人层面的视角进行公共服务动机影响因素的研究,比如Hamidullah等发现公共部门员工的尽责性和宜人性均显著正向影响公共服务动机[7];Esteve等则发现大学生的尽责型与公共服务动机中的非情感动机正相关,与情感性动机负相关,而宜人性却与情感性动机正相关[8]。国内学者寸晓刚则发现中国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在年级、专业和社团经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9]纵观现有研究,学术界就工作层面变量对公共服务动机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但从个人层面变量对公共服务动机的影响研究方面,国外学者虽然就尽责性、宜人性与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但在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的关系研究上持有不同意见,而且这些研究没有进一步探讨二者关系中的影响机制,国内更是尚无基于心理视角剖析影响个体公共服务动机的路径。大学生在成为公务员之前,工作层面的变量对其公共服务动机的形成和激励作用微乎其微,为揭示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形成的原生动力,并突出内在激励的重要性,有必要从个体心理层面研究影响其公共服务动机的内生因素。人格特质描述了个体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表现出的稳定差异性[10],能从根源特质方面解释个体动机的形成及发展[11],因而是影响人行为动机的关键因素。中国现代化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公务员始终保持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动机来持续推进。以公务员为职业目标的大学生作为新一代建设力量,为在工作中保持高公共服务动机,根源上需要依靠内部能量持续激活。中国传统文化下尽责性和宜人性具有明显利他性和亲社会倾向,会对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有必要对尽责性、宜人性与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明晰其中的内在影响机制。

为探究中国服务型政府转型升级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有效路径,本研究从个体心理层面对尽责性、宜人性与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及其内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道德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特征是道德认同存在强弱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道德认同越强越能激发个体更为广泛的道德关怀边界,因而道德认同在尽责性、宜人性与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中可能存在中介效应。另外,道德认同理论的社会认知流派认为社会情境会对道德认同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服务所彰显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能够深刻影响其道德认同,并激发其公共服务动机,因而志愿服务经历成为道德认同影响公共服务动机的重要边界条件。基于此,本研究以道德认同作为中介变量,以志愿服务经历作为调节变量,对尽责性、宜人性影响公共服务动机的心理路径和边界条件进行详细探讨,以期能够验证影响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内在因素,找到提升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心理路径和边界条件,并为高校培养、政府选拔高公共服务动机的大学生进入公务员队伍提供更加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尽责性、宜人性与公共服务动机

Perry曾指出人格特质因其稳定性和独特性的特征会对公共服务动机产生重要影响。[12]“大五”人格理论将人格特质划分为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和神经质性五种类型,其中尽责性又称责任心或严谨性,反映了个体对目标行为的坚持性,尽责性特质突出的人会表现出自律克制、责任心强、公正等特点;宜人性反映的是个体的人际取向,宜人性特质突出的人会表现出富有同情心、谦虚、体贴、利他等特点。[13]根据资源保存理论,个体特征能够为个体的心理资源提供支持供给[14],众多研究也表明尽责性和宜人性不仅能提升个体的生活满意度,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进而提升主观幸福感[15],还能增强人际信任[16],有利于个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见,尽责性和宜人性两种人格特质能促进个体形成有利于自我发展的积极心理资源。

公共服务动机被定义为“个人受主要或完全基于公共制度与组织的动机所驱使的倾向”[17],其不仅包含受制定公共政策的吸引、对公共利益的承诺、同情心、自我牺牲等内涵,在中国文化下更含有爱国主义精神。[18]作为大学生秉持公共服务精神并践行公共服务行为的内在驱动,公共服务动机是其宝贵的心理资源。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尽责性和宜人性两种人格特质会对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内在能量,驱使大学生主动表现出有利于自我和他人发展的认知和行为倾向。学术界对于尽责性、宜人性与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展开了广泛探讨。Jang发现尽责性能有效预测公共服务动机的公共利益承诺、同情心和自我牺牲维度,宜人性能有效预测公共服务动机中的同情心维度。[19]Esteve等发现尽责性与公共服务动机中的公共服务吸引和公共价值承诺显著正相关,与同情心和自我牺牲负相关,而宜人性与同情心和自我牺牲显著正相关。[8]可见,尽责性和宜人性两种人格特质能够有效预测个体的公共服务动机。

尽责性和宜人性特质突出的大学生会选择崇尚公正、关注他人利益的个人理念和行为标准,通过遵从自我意志践行利他行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树立责任意识和培养宽厚待人品德,乐于与人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寻求共同成长。这些认知倾向和行为表现能为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激活提供有效的内部刺激。同时工作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外部刺激,它作为工作资源能与大学生的人格特质有效互动从而对其公共服务动机产生重要影响。资源保存理论指出个体具有内在动力去保护当前资源并努力获得新资源。[20]大学生成为公务员后,担负着新时代中国现代化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建设使命,具有尽责性和宜人性的大学生会主动利用工作资源提升自我公共服务精神和公共服务能力,在获取新资源的基础上推动公共服务动机持续内化。

虽然目前尚未有针对中国情境下的尽责性、宜人性和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研究,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尽责性和宜人性特质带有明显的利他和亲社会倾向,能够为唤醒个体公共服务动机输送内在动力。当下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内也正面临经济转型阵痛凸显的各种挑战,这预示着中国政府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向现代化服务型政府转型的难度加大。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着高度关注和追求,因此对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有了更高的期望,客观要求公务员具备高度职业使命感,怀有工作激情和奉献精神,能在充满困难与挑战的客观环境下保持平和的工作心态和高度敬业精神。具有尽责性和宜人性的大学生成为公务员后,在面对严峻内外环境的条件下能够自觉恪守服务为民的工作准则,并有效利用工作资源拓展利他边界,谋求大众利益。他们追求社会公正,怀有人道主义精神,愿意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能持续有效地以内在能量的形式激发其公共服务动机。由此,笔者提出假设1和假设2:

假设1:尽责性与公共服务动机显著正相关。

假设2:宜人性与公共服务动机显著正相关。

(二)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

道德认同理论指出道德认同是个体围绕一系列道德特质而对自我进行界定的自我概念,并分为道德认同内化和道德认同象征两种形式。[21]道德认同内化体现了道德认同在自我概念的中心程度。[22]道德认同象征能明确表达出个体道德特质和道德行为的欲望。[23]道德认同的强度与个体特征有着紧密联系,道德认同形成模型更是指出人格特质是道德认同的重要前因变量,对道德认同有着明显的预测效力。人格特质是对个体认识、心理和行为等多层面的凝结显现,展现了人的个性特征,人格特质的形成标志着个体在心理认知以及自我概念方面迈向成熟,道德认同是人在道德向度上的自我概念,因而人格特质对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引导人的日常习惯性认知思维和行为倾向与道德概念一致,促进个体的道德认同内化,从而有利于人的道德认同保持稳定性和长期性。学术界就人格特质与道德认同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广泛研究,Hart等人的研究发现人格特质中的同情心、诚实、公平、责任心等积极因素有利于个体形成道德认知,以道德引导自我发展。他们将青少年群体分为道德榜样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并发现前者的责任意识更为明显。[24]Aquino和Reed则在道德认同的自我重要性的研究中发现具有道德特质的人能在无意识状态下激活道德认同,并对道德特质进行调查研究,提炼出九种得到广泛认可的道德特质,即关心、富有同情心、公平、友好、慷慨、乐于助人、勤奋、诚实、善良。这些特质表现出个体的道德特征,被认为能够增强道德概念对自我认同的映射作用,进而有利于形成道德认同。[21]还有研究发现宜人性和尽责性是道德榜样具有的明显人格特质。[25]可见,道德特质明显的人格特质能够映射出个体的道德情感和认知。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下,尽责性、宜人性突出的大学生具有诚信、友善、公正等道德心理和情感,他们认可道德价值观,想要成为更有道德感的人,因此,他们会提升道德建构在自我概念中的中心程度,促使形成道德认同内化。

公共服务动机理论提出了人受自我概念所激励的重要假设[26],从心理层面揭示了人的自我认知对公共服务动机的重要影响。道德认同作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人以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并以成为有道德的人为目标而付出努力。高道德认同内化的个体认为成为有道德的人对于自我发展极其重要,为促使自我道德形象达到理想状态,会做到道德知行合一,因而道德认同有利于个体做出具有道德特征的行为。学术界就道德认同对人的行为影响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发现道德认同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利于组织和社会的行为产生,还能减少非伦理行为。Aquino和Reed在道德认同自我重要性的研究中证实了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21]他们还在对道德认同影响结果的研究中发现高道德认同内化的人有着对外群体成员的高度关注,更愿意帮助外群体成员。[27]Reynolds等也通过实证检验发现道德认同对道德行为意向具有预测作用。[28]林英晖和程垦的研究表明员工的道德认同可以明显降低其对组织的非伦理行为。[29]这意味着高道德认同的大学生自觉以道德标准规范自我时,不仅会对身边的人做出关怀行为、主动与人建立良好关系,更会扩展道德关怀边界,高度关注和帮助需要关怀的人。道德认同能够开拓大学生实行道德关怀的视野,以服务社会和国家的高度去关注大众利益,从而唤醒自我公共服务动机。当大学生成为公务员后,一方面道德认同有助于其深刻理解公务员职业的职责和义务,深化其对公务员职业所需要的道德认同,进而为其公共服务动机的强化和持续提供内在动力。另一方面,道德认同还能驱动大学生遵循伦理精神,对他们的利他和亲社会倾向进行道德约束和管理,培养他们形成基于道德伦理规范的公共服务动机。

根据道德认同理论,道德特征明显的人格特质能够促进个体形成道德认同。具有道德认同的个体认可遵守道德对于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敦促个体做出与道德规范一致的利他行为,并激发亲社会倾向。现有研究基于社会认知视角论证了员工的道德认同在领导风格[30]、组织管理[31]与员工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但从个人特征视角研究有关道德认同在人格特质与个体行为动机关系中的影响机制研究相对匮乏。尽责性和宜人性这两种人格特质具有明显的道德属性,能为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形成及其内化发展提供天然养分,并能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提升自我道德认同水平。大学生通过形成道德认同内化更容易感受道德情绪,进而对社会和国家有着更为强烈的关怀和奉献精神,提升其公共服务动机。即尽责性、宜人性是通过道德认同来影响公共服务动机的。由此,笔者提出假设3和假设4:

假设3:道德认同在尽责性和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假设4:道德认同在宜人性和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三)志愿服务经历的调节作用

道德认同理论基于社会认知视角指出个体道德认同的强弱不仅受到个体对道德观念重视程度的影响,还会受到具体情境因素的制约。[32]中国的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其独特的自愿性、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特征③具有明显的道德特征,因此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典型的道德情境。学术界目前虽无志愿服务与道德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但有关志愿服务对个体心理认知和行为的影响研究成果颇丰,并发现参加志愿服务的确有利于个体形成积极心理、认知倾向和行为。研究表明具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大学生会有更多的爱心行为和道德行为[33],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34]。国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志愿服务经历能够提升个体的公共服务动机。[35]相较于未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有志愿服务经历的人更容易表现出更广泛的接触意愿以及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这有利于人的利他倾向的形成。

具有道德认同的大学生为达到理想道德状态,会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地表达道德情感并践行道德行为,在道德认同内化的驱动下主动扩大道德关怀边界,高度关注并愿意为社会大众的集体利益付出努力,实现自我公共服务动机的觉醒。根据社会认同理论,群体或社会道德氛围会影响个体的道德认同,浓厚的道德氛围不仅能够产生道德认同象征,更能巩固个体的道德认同内化。[36]中国志愿服务的开展以社会道德规范为价值导向,以社会弱势群体等为关怀对象,充分彰显了社会道德指向,其浓厚的道德氛围有利于参与个体的道德认同由象征向内化转变,通过将道德关怀边界延伸至外群体成员乃至整个社会,从而对其公共服务动机产生积极刺激作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志愿服务经历丰富的大学生通过多次参与社会实践,其道德认知对于自我身份认同和发展重要性的意义在真实生活和具体情境中得到体现,促进了道德知行合一。在获得被帮助群体的感激和赞扬后,大学生进一步认同帮扶行为的意义,也明晰了自我价值实现的路径,从而唤醒公共服务动机。另一方面,志愿服务经历丰富的大学生成为公务员后,能够在道德认同的强烈驱使下主动关注公众利益并强化公共服务意愿,通过工作与群众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并进行良性互动以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动机。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经历的丰富程度会对道德认同与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由此,笔者提出假设5:

假设5:志愿服务经历在道德认同与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模型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考虑到数据可得性以及本研究对报考公务员大学生的关注,选取报考湖北省公务员的大四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本次调查从2017年10月开始进行问卷设计和发放工作,2018年上半年结束,共回收到595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110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485份,问卷总有效回收率为81.5%。其中,性别方面,男性占比35.3%,女性占比64.7%;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独生占比48%,非独生占比52%;年龄方面,21—22岁86.2%,22岁以上13.8%;学校方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占比25.8%,武汉科技大学18.8%,中南民族大学13.6%,武汉大学12.7%,武汉纺织大学12.2%,华中农业大学7.6%,武汉理工大学6.6%,华中科技大学2.7%;专业方面,文科占比52.6%,理工科47.4%。

(二)研究工具

尽责性和宜人性的测量工具采用王孟成、戴晓阳等人编制的大五人格简易量表[37],选取其中的尽责性和宜人性两个维度,每个维度有8个题项,共16个题项。关于尽责性的项目包括“我是个倾尽全力做事的人”“我常常是仔细考虑之后才做出决定”等题项,宜人性包含三个反向计分项目,如“我不太关心别人是否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道德认同采用由Aquino和Reed编制、国内学者王兴超、杨继平翻译的量表,共10道题项。[38]包含“成为拥有这些特征的人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强烈渴望拥有这些品质”等题项。志愿服务经历采用郑爽等使用的“参加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累计时间(小时)”题项来测量,提供5个累计时间选项供研究对象填选。[39]时间选项分别为“0”“0—24(含24)小时”“24—72(含72)小时”“72—240(含240)小时”以及“240小时”以上,5个选项对应赋值为“1”到“5”,分数越高则志愿服务经历越丰富。公共服务动机的测量工具采用包元杰、李超平翻译和简化后的量表,共8个题项,包含“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对我很重要”“我愿意为了社会公益而牺牲自身的利益”等。[40]除志愿服务经历外,所有量表均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

(三)统计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20.0和AMOS17.0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具体的统计分析包括:首先,运用SPSS20.0和AMOS17.0对本文的主要变量进行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并对研究构建的模型进行效度检验;其次,采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再次,运用Bootstrap分析方法检验道德认同在尽责性、宜人性与公共服务动机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最后,采用Bootstrap分析方法检验志愿服务经历在道德认同与公共服务动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四、研究结果

(一)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研究运用SPSS软件对量表的信度进行了检验,并得到各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α),具体为:尽责性量表0.80,宜人性量表0.76;道德认同量表0.82;公共服务动机量表0.88。同时,本文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检验了各量表的效度,发现各量表的绝对拟合指数(χ2/df)均小于5,χ2的显著性高达99%,相对拟合指数中的RMSEA小于0.08,CFI和TLI均大于0.9,因此各量表的效度通过了检验。

最后,本研究对研究模型进行效度检验,通过Amos软件构建五个因子模型,并观测χ2/df、RMSEA、NFI、IFI、TLI、CFI六个模型拟合指数来判断每个模型的拟合程度。在统计学意义上,χ2/df小于5说明模型尚可,小于3说明模型较好,NFI、IFI、TFI和CFI的值应大于0.8,越接近1越好,RMSEA值在0-1之间,越接近0越好。由表1可知,五因子模型效度最好。

表1 五因子模型拟合指标结果

(二)同源误差检验

为了确保本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来检验本次调查过程中的同源误差情况。本文首先放入35个题项,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成分大于1的因子,未经旋转共提取7个因子,并且解释变异量均不超过40%。然后设定因子数为1,采取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到一个公因子解释变异量为30.85%,小于50%。由此可以判断本文采取的量表不存在严重的同源误差问题。

(三)变量描述性统计

所有变量间的均值、标准差以及相关系数见表2。由表2可知,尽责性与道德认同(r=0.57,p<0.01)、公共服务动机(r=0.5,p<0.01)之间显著正相关,宜人性与道德认同(r=0.59,p<0.01)、公共服务动机(r=0.65,p<0.01)之间显著正相关。道德认同与志愿服务经历(r=0.29,p<0.01)、公共服务动机(r=0.73,p<0.01)之间显著正相关。志愿服务经历(r=0.31,p<0.01)与公共服务动机之间显著正相关。

表2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结果(N=485)

(四)假设检验

1.尽责性和宜人性对公共服务动机的主效应。尽责性、宜人性对公共服务动机的主效应回归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尽责性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公共服务动机(β=0.505,p<0.001),宜人性同样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公共服务动机(β=0.658,p<0.001),本文研究假设1和假设2得到验证。

表3 主效应回归结果

2.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为检验道德认同在尽责性、宜人性与公共服务动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本文首先用层级回归方法对上述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检验。如表4所示,在控制样本人口统计变量后,尽责性对道德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567,p<0.001),宜人性对道德认同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6,p<0.001),道德认同对公共服务动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737,p<0.001),这表明所得结果能为道德认同在尽责性、宜人性与公共服务动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提供初步支持。

笔者基于Bootstrap分析方法检验道德认同中介作用。如表5所示,在控制样本人口统计变量后,尽责性与公共服务动机之间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386,且检验区间不包含0(LLCI=0.31,ULCI=0.473),宜人性与公共服务动机之间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358,且检验区间也不包含0(LLCI=0.284,ULCI=0.446),这表明道德认同在尽责性、宜人性与公共服务动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得到验证,假设3和假设4得到验证。与此同时,尽责性对公共服务动机的直接效应大小为0.131,且显著存在(检验区间[LLCI=0.056,ULCI=0.207]不包含0),宜人性对公共服务动机的直接效应大小为0.374且显著存在(检验区间[LLCI=0.296,ULCI=0.453]不包含0),这表明道德认同在尽责性、宜人性与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表4 各变量层级回归结果

表5 道德认同的中介效应Bootstrap结果

3.志愿服务经历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Bootstrap分析方法来检验志愿服务经历对道德认同与公共服务动机关系的调节作用。如表6所示,志愿服务经历在道德认同与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中有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R2-chng=0.004,f=4.342),调节效应大小为0.066(检验区间[LLCI=0.004,ULCI=0.129]不包含0),因此假设5得到验证。

表6 志愿服务经历的调节作用Bootstrap结果

五、结论与展望

笔者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道德认同理论,对尽责性、宜人性与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及其影响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

一是尽责性和宜人性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公共服务动机,作为具有明显利他和亲社会倾向的人格特质,尽责性和宜人性能够驱动大学生主动关怀他人,负有责任意识,并渴望通过自身努力造福大众,进而激发公共服务动机。当他们成为公务员后,身份角色的转变更加需要他们友善待人,坚持自律并怀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尽责性和宜人性这两种人格特质能够促使大学生成为公务员后致力于追求公共利益的公正实现并有利于自我牺牲精神的觉醒,进一步有效提升其公共服务动机。

二是道德认同在尽责性、宜人性与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中发挥关键的中介作用,尽责性和宜人性所展现出来的公正、诚实、友善、富有同情心等特质是典型的道德特质,具备上述两种人格特质的大学生肯定道德品质对于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在道德认知的驱使下会主动做出道德行为,努力达到道德知行合一,从而激发公共服务动机。同时道德认同能够成为大学生理解并认同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基石,进一步提升其公共服务动机。

三是志愿服务经历在道德认同和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能够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到服务社会大众的价值意义,被帮助群体对他们努力付出的认同和赞扬强化了其道德认同对公共服务动机的积极影响,而大学生志愿服务经历较少时,其道德认同可能还停留在意识层面,面临真正需要按照道德原则行事的环境中可能出现道德知行不一致的情况,故而无法对公共服务动机起到明显的强化作用。

笔者首次基于心理学视角探讨了尽责性和宜人性这两种人格特质对公共服务动机形成的积极作用,弥补了国内在人格特质与公共服务动机关系研究上的不足,所得结论也与Hamidullah等的研究一致。同时,笔者详细探讨了尽责性和宜人性对公共服务动机的作用机制,通过引入道德认同作为中介变量,明确了尽责性和宜人性影响公共服务动机的心理路径,证实了道德认同是具有尽责性和宜人性特质的大学生形成公共服务动机所需要的重要心理建构,并引入志愿服务经历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明确了影响道德认同与公共服务动机关系的边界条件,证实了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经历会明显增强其道德认同对公共服务动机的正向影响。

在实践层面上,笔者的研究可以为提升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以及优化公务员考试提供一些对策与建议。为培养具有高水平公共服务动机的大学生,首先,高校应重视在校大学生的人格教育问题,引导他们认识到责任意识、关怀宽容和奉献精神对于自我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性。高校可以通过创造和谐友爱的校园文化倡导大学生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或是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引导大学生塑造积极人格特质,以达到培育大学生尽责性和宜人性等积极人格特质的目的。其次,高校需要引导大学生形成道德认同。通过道德榜样学生宣传栏、时代道德模范宣传片以及学生模范心得分享等方式,向大学生输送正确的价值导向。年级辅导员应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道德认同水平并为其答疑解惑,以达到激发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目的。最后,高校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积极组织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不仅可完成知识与实践的融合,可提高专业技能,还可体验到践行道德行为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为培养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奠定基础。志愿服务结束后,高校应进行志愿服务工作总结,鼓励志愿服务活动参与者进行经验交流,并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参与者,以强化其道德认同进而提升公共服务动机。

同时,为选拔出具有高公共服务动机的大学生,公务员考试及现有加分政策需要进行优化,以提高对高公共服务动机大学生的甄选能力和吸引力。首先,考虑到尽责性和宜人性能够有效预测公共服务动机,公务员考试可以在报名环节增加人格测试,对报考公务员的大学生进行初筛。为减少社会称许性偏见效应造成的假象,可以在面试环节增加情景模拟、行为描述等面试方法以进一步考察大学生的尽责性和宜人性,从而预测其公共服务动机水平的真实状况。其次,道德认同能够对公共服务动机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公务员考试应对报考者的道德认同水平有较强的考察效力。为获悉报考者的真实道德认同水平,可以在公务员考试面试环节设置道德缺失情境考题,要求答题者给出具体解决方案,并答明关键行为,以考察报考者是否达到道德知行合一,进而预估出公共服务动机水平的真实情况。最后,志愿服务经历能够有效激发公共服务动机,因此公务员考试应该采取措施吸纳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大学生加入公务员队伍。目前湖北省公务员考试已经实施有关志愿服务经历的加分政策,但该政策只适用于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参与者,对非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参与者的吸引力十分有限。为改变这一现状,可以考虑适当扩大志愿服务加分政策的适用对象,让获得大学、社会或政府颁发的“志愿服务标兵”荣誉称号或通过志愿服务引起社会广泛影响的大学生都有资格享受加分政策;也可优化现有志愿服务加分政策,通过公布具体的激励性加分数值,以放大加分政策对高公共服务动机报考者的吸引作用,这样能够从源头把好报考者的“素质”关,为优化新一代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奠定基础。

注释:

①数据参考各985高校每年发布的应届毕业生签约党政机关人数统计表。2017年中国35所985高校共有10122名应届毕业生签约党政机关,占党政机关总录取人数近36%。

②数据来源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网。2017年报名国考并审核通过的大学生约为134万,2018年约为165万,2019年约为127万。

③2017年国务院颁布的《志愿服务条例》第1章第2条。

猜你喜欢

宜人人格特质公务员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近视患者人格特质与近视矫正手术意向的关系研究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社区睦邻点的“宜人温度”
篮球公务员
秋食养生 炖补宜人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此处宜人(精卒)
此处宜人(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