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缓解期双相障碍临床评价*

2020-03-27赵俊霞刘光伟邓巧恩张亚莉

中国药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碳酸锂奥氮发作

赵俊霞,刘光伟,邓巧恩,赵 栋,张亚莉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双相障碍(BPD)是临床精神科常见精神疾病,表现为抑郁与躁狂或轻躁狂反复循环或间歇交替发作,病程演变类型呈多样化,即循环往复性、发作性、混合迁延性。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显示,2.4%的双相障碍患者为终身患病,如不规范治疗,病情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1]。急性发作期BPD 患者伴有精神疾病症状及严重精神运动性兴奋,疾病的发作与多巴胺功能亢进和5-羟色胺功能降低具有一定相关性,心境稳定剂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是临床治疗该阶段的常用方案[2]。碳酸锂是欧美国家推荐使用的一线心境稳定剂,可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和中枢神经突触的释放,缓解BPD 患者临床症状。奥氮平为非典型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可减轻躁狂症状,但单药治疗BPD 的临床疗效不佳[3-4]。本研究中以奥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缓解期BPD,探讨该方案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第4 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5]中BPD 诊断标准;病情符合稳定期定义[Bech-Rafaelsen 躁狂量表(BRMS)<6 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7 分];为右利手;临床资料完整;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知情并同意。

排除标准:其他精神疾病;其他可能影响认知功能检测的疾病;滥用酒精、药物;器质性病变。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医院门诊2016 年7 月至2018 年7 月收治的缓解期BPD 患者15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78)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碳酸锂片(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759,规格为每片0.25 g)口服,每次0.25 g,每日1 ~3 次。观察组患者加服奥氮平片(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688,规格为每片5 mg)口服,每次5 ~10 mg,每日1 ~2 次。两组均持续治疗8 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认知功能[6]: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执行能力,包括持续错误数、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和完成分类数;采用持续操作测验(CPT)评估持续注意水平;采用言语记忆测验(HVLT-R)评估言语记忆学习能力。上述指标(除持续错误数、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外)分值越高表明执行能力、持续注意力和言语记忆学习能力越强。

生存质量[7]: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评价,该量表包含100 个条目,涵盖生活、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和精神信仰6 个领域,24 个方面,采用5 级评分法,满分500 分,分值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高。

疗效判定:根据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BRMS 总分-治疗后BRMS 总分)/治疗前BRMS 总分×100%]评定,分为临床痊愈(疗效指数≥75%)、显著进步(50%≤疗效指数<75%)、进步(25%≤疗效指数<50%)和无效(疗效指数<25%)。以前三者合计为总有效。

安全性:观察治疗期间胃肠道反应、四肢乏力、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结果见表2 至表4。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头痛各1 例,四肢乏力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 (4/78);观察组患者发生四肢乏力、头痛各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 (2/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n =78]

表3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 s,分,n =78)

表3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 s,分,n =78)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表4 同。

WCTS 评分 CPT 评分 HVLT-R 评分组别 时间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持续错误数14.62 ±2.47 10.73 ±3.10*14.35 ±2.51 6.44 ±1.57*#错误应答数58.91 ±4.52 44.25 ±3.58*59.06 ±4.19 42.15 ±3.60*#持续应答数43.04 ±4.11 37.03 ±2.54*42.77 ±5.25 30.64 ±3.02*#完成分类数2.13±0.84 3.06±1.02*2.12±0.85 4.30±0.84*#2.05 ±0.75 2.58 ±0.47*2.08 ±0.71 2.97 ±0.51*#24.28 ±4.54 25.63 ±3.65*24.60 ±4.31 27.41 ±4.50*#

表4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 s,分,n =78)

表4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 s,分,n =78)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生活领域31.36±4.02 33.53±4.16*30.95±4.52 37.70±4.22*#心理领域55.74±8.41 60.54±8.63*55.60±8.62 67.95±9.05*#独立性领域44.32±6.11 48.03±4.97*43.94±6.45 50.84±6.94*#社会关系领域28.45±6.13 31.41±6.23*29.03±5.25 37.04±5.88*#环境领域82.25±13.05 84.58±13.14*81.57±13.25 85.47±12.35*#精神信仰领域9.84±3.25 11.48±2.94*9.81±3.31 13.84±2.53*#总分251.96±40.97 269.57±40.07*250.90±41.40 292.84±40.97*#

3 讨论

BPD 为常见病因不明的心境障碍,具有低诊断率、低治疗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BPD 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人群多见于青少年,故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8]。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急性发作期BPD 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力等相关功能领域遭受损害,且部分损害持续至缓解期。目前,临床对BPD 的药物治疗研究已取得显著进步,但长期单一药物治疗后的患者仍受精神残疾、生存质量下降、功能损害等问题困扰。其中,特别是认知功能受损,已成为缓解期BPD 患者社会功能恢复过程中的主要障碍。5-羟色胺功能异常及多巴胺功能亢进等因素与BPD 症状关系密切,且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一用药,更能有效控制病情[9]。

碳酸锂是临床精神科常用情绪、精神稳定药,可通过调节单个细胞水平的生物电活动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但镇静效果不理想,起效慢,治疗窗狭窄[10]。长期服用碳酸锂的患者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病情观察不准确或剂量调整不及时,会引发锂中毒。朱颀峰等[11]研究显示,碳酸锂单药治疗后的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便秘等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差。奥氮平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12],可与拮抗5 -羟色胺能、多巴胺能、α1肾上腺素能及组胺能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神经末梢递质的释放,减少突触传递,有效缓解症状。徐浩等[13]采用奥氮平与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或混合状态,发现联合用药效果理想。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认知功能是个体在应对日常生活事件时情感、认知及行动上的反应,并从认知角度调节和管理个人情绪[14]。缓解期BPD 患者亦受发作期的影响,认知、语言、智力和执行功能也会出现障碍,且认知功能障碍又会进一步加重精神症状,形成恶性循环。本研究中所用量表,WCST 评估执行能力,CPT 评估持续注意水平,HVLT-R 评估言语记忆学习能力,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持续错误数、错误应答数和持续应答数均降低,完成分类数、CPT 评分和HVLT -R 评分均升高,且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改善认知功能有显著优势。

WHO 将个人对其生活状态的感受与评价定义为生存质量。WHO QOL 量表是用于测量个体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的国际性量表。MICHALAK 等[15]研究显示,BPD 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受损,情绪出现障碍,影响病情。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生活、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和精神信仰领域的评分及总分均明显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与潘云霞等[16]的报道一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提示加用奥氮平治疗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奥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缓解期BPD,可提升认知功能,改善生存质量。但本研究受样本量及随访时间的限制,单药和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是否确无显著性差异,还需更多研究进一步证明。

猜你喜欢

碳酸锂奥氮发作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碳酸锂的提纯装置
7月我国碳酸锂进口量同比涨108%,均价同比大涨878%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礞石滚痰汤联合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Albemarle锂业拟大幅提升产能
奥氮平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性价比最高
碳酸锂对欧盟电动汽车行业的影响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