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区马铃薯玉米间作模式对比试验
2020-03-26聂秀竹王开金
聂秀竹,黄 平,王开金
(昭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昭阳 657000)
2017年在昭阳区靖安镇洪家营三社以750.5㎡区域开展马铃薯间作玉米模式试验。目的为了在传统马铃薯玉米2套2的模式上,摸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其他种植模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马铃薯品种为会-2,玉米品种为云瑞88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昭阳区靖安镇洪家营三社,海拔1868 m,土地无坡度,土壤类型为黄壤土类。
1.3 试验方法
1.3.1 田间设计
试验设置3个处理(行数比)为马铃薯||玉米= 4||2(4∶2);马铃薯||玉米= 4||4(4∶4);对照为当地主要栽培模式,马铃薯||玉米= 2||2(2∶2)。试验地(含埂)总长39.5 m,总宽19 m,总面积750.5㎡。
1.3.2 田间布置
马铃薯||玉米= 2||2小区长10 m(处理2 m一复带,5个条带)宽18 m,面积180㎡。2 m一个复合条带,马铃薯株距35 cm,小行距40 cm,每亩1904塘;玉米株距23㎝,小行距40㎝,每亩2898株。每亩马铃薯加玉米总塘、株数为4802。马铃薯||玉米= 4||4小区长16 m(处理4 m一复带,4个条带)宽18 m,面积288㎡。4 m一个复合条带,每个复合带种2个双行马铃薯,2个双行玉米。马铃薯株距35 cm,小行距40 cm,每亩1904塘;玉米小行距40 cm,株距23㎝,每个双行间距60 cm,单株定向密植,每亩2898株。每亩马铃薯加玉米总塘、株数为4802。马铃薯||玉米= 4||2小区长12 m (处理3 m一复带,4个条带)宽18 m,面积216㎡。3 m一个复合条带,每个复合带种2个双行马铃薯,一个双行玉米。马铃薯株距35 cm,每亩2539塘;玉米小行距40 cm,每个双行间距60 cm,株距23 cm,单株定向密植,每亩1932株。每亩马铃薯加玉米总塘、株数为4471。
1.4 试验过程
马铃薯2017年3月8日播种,使用双垄全程地膜覆盖技术,亩施用农家肥1000 kg(整地时拌入土壤)、尿素20 kg、有机无机复混肥30 kg(N∶P∶K= 7 ∶5∶9,有机质大于24%)、锌肥和硼肥各1kg混合后作底肥1次施用;因干旱6月4日喷灌1次;全程使用代森锰锌及丙森锌防治晚疫病2次。
玉米2017年4月10日单株定向直播,同时地膜覆盖。
1.5 生长期气候特点
2017年,全区大春生产期间气侯异常,4-6月初遭受严重干旱造成玉米、马铃薯出苗至初花期生长受严重抑制,马铃薯出苗延迟,生长缓慢,前期所施底肥和苗肥因土壤干旱养分未能按时释放;6-7月初马铃薯结薯和块茎膨大期,玉米拔节期到抽雄授粉期又受连续低温阴雨寡照影响,造成马铃薯徒长和晚疫病爆发,玉米幼穗分化及开花授粉不良。玉米表现为每穗粒数减少突尖度增加;马铃薯表现为大中薯比例下降,小薯大量增加。导致马铃薯、玉米产量和质量均受一定影响。
2 结果分析
2.1 间作不同模式农艺性状比较(表1)
表1 马铃薯间作玉米各处理模式农艺性状比较
由表1知,间作2∶2模式马铃薯出苗率最高,达97.22 %,单株平均结薯数最少,达3.75个;玉米百粒重最轻,达35.82 g。4∶2和4∶4模式马铃薯出苗率一样,达94.45 %,单株平均结薯数为4.1个、5.75个,4∶4模式最多;玉米百粒重分别为38.88 g、37.78 g,4∶2模式最重。
2.2 间作不同模式经济性状比较(表2)
表2 马铃薯间作玉米各处理模式经济性状比较
由表2知, 2∶2马铃薯间作玉米模式复合亩产量最高,达851.2 kg,位居第一位,其次为4∶4模式。从产值上分析:以4∶2马铃薯间作玉米模式复合亩产值最高为2464.4元,马铃薯鲜薯亩产值为1306.2元,大中薯率66.67%(按1.5元/kg计),小薯率38.71%(按0.6元 /kg计),居第一;2∶2模式产值:玉米为1385.7元(按2.0元/kg计),马铃薯鲜薯为973.3元,其中大中薯率61.29%(按1.5元/kg计),小薯率32.5%(按0.6元/kg计),复合产值为2359元,居第二;4∶2马铃薯间作玉米模式比2∶2间作模式亩增收105.4元,增加4.46%。
3 结 论
试验结果说明,以2∶2种植模式复合单产量最高,复合产值则以4∶2间作模式最好。根据当前马铃薯市场价格比玉米上升较好的态势,应大力总结推广4∶2间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