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头枣果实生长过程中保护酶活性变化规律
2020-03-26白永宏赵赞延王亚洁李金忆陈国梁
白永宏,赵赞延,王亚洁,李金忆,赵 锋,陈国梁,3
(1.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延安716000;2.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3.陕西省红枣重点实验室,陕西延安716000)
红枣(Zizyphus jujube Mill)属于鼠李科枣属植物,为我国独有树种,至今已有超过3 000 a 的栽培历史[1]。红枣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是百果之王,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然而,枣成熟期短而且集中,又极不耐贮运,产区常常出现成批鲜枣腐烂的情况。在自然状态下,鲜枣采收后不易保鲜、不耐贮藏,果肉很快软化变褐,常温下容易代谢失常、腐烂和失水,常常会出现表面皱缩、果肉组织坏死、积累大量的乙醇等有害物质,枣果实的Vc 几乎全被破坏,大大降低了枣果的营养价值,缩短了鲜枣市场的货架期[2],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红枣产业的发展。
本试验研究了狗头枣果实在枣果实生长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3 种保护酶活性,探讨这3 种酶在枣果实成熟软化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期找到影响枣果实成熟软化的关键酶类,掌握相关酶对枣果实生长发育、成熟软化等机制的作用及规律,进一步阐明枣果实成熟软化与衰老的酶学调控机制,更好地控制枣果实成熟软化进程,提高耐贮性,为改善果实品质和完善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研究所用狗头枣果实采自延安市宝塔区石家畔村。2018 年8 月5 日至9 月19 日每15 d 采样一次,9 月20 日至10 月10 日每7 d 采样一次。采样方法:随机采摘成熟度一致、大小均匀、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狗头枣果实,用清水冲洗,当天用冰盒带回实验室,放入-80 ℃超低温冰箱中保存。
1.2 试验方法
对狗头枣果实样品进行预处理:随机从超低温冰箱中取出每个时期的狗头枣果实各10 颗,分时期处理,分别去皮去核切成小块,混匀备用。
1.2.1 粗酶液的制备
1.2.1.1 SOD、CAT 粗酶液的制备 参考田昕等[3]的方法进行。称取预处理过的不同时期的枣果实各4.0 g,置于预冷研钵中,加入10 mL 预冷的50 mmol/L pH 值7.8 的PBS 提取液,冰浴研磨至匀浆。装入50 mL 离心管中,用20 mL 的PBS 冲洗研钵2 次,冲洗液亦转入离心管中,于4 ℃以10 000 r/min离心20 min,所得上清液即为粗酶液,冰浴保存,用于测定SOD、CAT 活性,测定时取适量酶液稀释5 倍。
1.2.1.2 APX 粗酶液的制备 参考张亚宏等[4]的方法进行。称取预处理过的不同时期的枣果实各2.0 g,加入10 mL 预冷的50 mmol/L pH 值7.0 的PBS 提取液,冰浴研磨至匀浆,转入50 mL 的离心管中,再加入10 mL 的PBS 冲洗研钵,冲洗液亦转入离心管中,于4 ℃条件下15 000 g 离心15 min,收集所得上清液即为粗酶液,冰浴保存。
1.2.2 酶活性的测定
1.2.2.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采用NBT 光化还原法[5]进行。试管中分别加入50 mmol/L的PBS 4.05 mL、220 mmol/L 的Met 溶液0.3 mL、1.25 mmol/L 的NBT 溶液0.3 mL、33 μmol/L 的核黄素溶液0.3 mL 和SOD 粗酶液0.05 mL(对照以缓冲液代替)。将上述试剂混匀后,置于4 000 lx 的光照培养箱中反应20 min。反应结束后,用黑布罩上试管,终止反应。最后在560 nm 波长下测定OD 值,以不照光的对照管作参比,分别测定其他各管的OD 值。以每克样品抑制NBT 光化还原50%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
1.2.2.2 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测定 参考张以顺等[6]的方法进行。取CAT 粗酶液0.2 mL、pH 值7.8 的PBS 1.5 mL、蒸馏水1 mL,在25 ℃水浴锅中预热10 min 后,加入0.1 mol/L 的H2O20.3 mL,每加完一管立即计时,并迅速倒入石英比色杯中,在240 nm 波长下测定OD 值,每隔1 min 读数1 次,共测4 min。以单位时间内(1 min)每克样品使OD240减少0.1 为1 个酶活力单位(U)。
1.2.2.3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测定在张亚宏等[4]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在试管中加入磷酸缓冲液1.8 mL、AsA 溶液0.6 mL、APX 粗酶液0.1 mL、蒸馏水0.9 mL。在25 ℃水浴锅中预热10 min,再加入H2O20.6 mL,启动反应,立即计时,并迅速倒入石英比色皿中,在290 nm 波长下测定OD 值,每隔1 min 读数一次,共测4 min,以单位时间(1 min)内每克样品使OD290变化0.1 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
1.3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 和Microsoft Power-Point 2007 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
表1 枣果实生长过程中3 种保护酶的活性
从表1 和图1 可以看出,枣果实幼果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高(411 U/g),到了青果期其活性急剧下降,低至186 U/g,从青果期到全红期其酶活性又上升了1 倍多,最高达到398 U/g,全红期后其酶活性快速下降到最小值129 U/g,在狗头枣果实生长过程中SOD 活性整体呈先大幅度下降、后缓慢上升再下降至最低点的变化趋势。其中,幼果期到青果期SOD 活性大幅度下降;泛红期到半红期,SOD 活性由257 U/g 增长到292 U/g,3 个生长阶段活性只增加了35 U/g;全红期到成熟期又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生物体内清除自由基的关键保护酶之一,SOD 可清除细胞内过量的活性氧[7]。从试验结果可知,SOD 在狗头枣果实生长过程中酶活性是多变的,没有规律。这可能与果实的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比如紫外线的影响,紫外线越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也就越强。
2.2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趋势
由表1 和图2 可知,在狗头枣果实生长过程中CAT 活性呈缓慢上升再缓慢下降的趋势,从幼果期(94 U/(g·min))到青果期(129 U/(g·min))、泛红期(141 U/(g·min))、半红期(169 U/(g·min))、全红期(207 U/(g·min))4 个生长阶段一直呈缓慢上升趋势;从全红期开始,到成熟期(195 U/(g·min))、完熟期(146 U/(g·min))活性又下降。进一步分析可看出,相比其他相关酶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整体变化幅度小,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13 U/(g·min)。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过氧化氢酶在狗头枣生长过程中变化不大,对其生长生理影响不大。CAT 参与植物生长发育、逆境胁迫防御应答、氧化衰老等生理过程[8],CAT 对狗头枣果实的保护在全红期最强,其他时期也具有一定的抗胁迫作用[9]。
2.3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变化趋势
由表1 和图3 可知,枣果实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在幼果期较低(57 U/(g·min)),从幼果期到泛红期含量几乎没有变化,从泛红期到成熟期活性快速增高到峰值192 U/(g·min),之后又稍有下降,至完熟期降为173 U/(g·min),在狗头枣果实生长过程中APX 活性整体呈上升趋势。如果将泛红期和完熟期视为偶然因素影响,那么整体来看,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在狗头枣果实生长过程中呈缓慢上升趋势,即随着生长时期的推进酶活性越来越高。因为APX 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多种逆境胁迫的响应过程,所以可以认为,APX 随着狗头枣的生长,保护作用越来越强。
3 结论与讨论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含有金属的抗氧化酶。它第一个在活性氧清除系统中发挥催化作用[10],催化超氧阴离子(·O2-)进行歧化反应生成·O2-和H2O2,其作用是避免O2-自由基对细胞膜产生过氧化作用[11]。本研究中,枣果实的幼果期SOD 活性最高达到411 U/g,活性很高,这可能与细胞新陈代谢旺盛、细胞增殖分化快、细胞产生的活性氧多有关。青果期SOD 活性数值低至186 U/g,下降幅度较大,可能是SOD 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发生歧化反应,导致了·O2-浓度的下降,产生了大量的H2O2,造成SOD 的活性受到了较强抑制;青果期后期,由于APX 和CAT 的活性逐渐上升,清除了部分H2O2,导致抑制作用减弱,SOD 的活性又逐渐升高,到全红期升至398 U/g;全红期后,SOD 的活性下降较为显著。这与赤小豆子叶[12]、苹果果实[13]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枣果实在成熟期后,由于逐渐成熟软化,果实细胞衰老,细胞功能开始衰退,代谢产生的O2-积累得越来越多,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严重伤害细胞,使细胞SOD 基因表达减少,因此,SOD 的活性也就降低。
过氧化氢酶(CAT)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清除H2O2的重要酶类之一,SOD 的产物是CAT 催化的底物[14]。CAT 催化H2O2的分解,生成H2O 和O2,阻断O2在铁螯合物作用下与H2O2反应,生成对植物有害的·OH[15]。因此,在活性氧清除系统中,CAT 是第2 类保护酶之一。在婆枣、龙山贡枣[3]、杜梨[16]等的研究中发现,枣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CAT 的活性变化有2 种类型,一种是升—降,另一种是降—升—降。在本研究中,枣果实的活性变化呈升—降类型,属于单峰趋势。在全红期,过氧化氢酶(CAT)出现活性达到峰值207 U/(g·min),之后其活性呈现较显著下降趋势,与婆枣、龙山贡枣的研究结果相似,都在枣果实成熟期前后出现活性峰值。这种变化趋势适应了枣果实成熟过程的生理变化,CAT活性的增高,活性氧的水平降低,保证了枣果实的生长发育正常进行,在枣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是叶绿体中专一性地清除H2O2的酶,参与活性氧清除系统的第2 步反应,催化AsA 与H2O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单脱氢抗坏血酸(MDAsA)[17]。高等植物中有胞质型和叶绿体型2 种类型的APX[18]。烟草[19]、大麦[20]等植物的叶片中含有的APX 活性较高,而本研究中,枣果实APX活性水平总体较低,幼果期较低(57 U/(g·min)),成熟期达到峰值(192 U/(g·min)),这可能与其叶绿体的含量相关。在植物细胞内,AsA 的氧化分解主要由APX 和抗坏血酸氧化酶(AAO)催化[21]。随着枣果实的发育成熟,AsA 的含量也逐渐升高,储藏过程中细胞衰老,APX 的底物AsA 减少,完熟期后APX活性随之下降,可能与专一性的底物AsA 变化有关。
综合来看,枣果实生长过程中3 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成熟衰老密切相关。SOD 是成熟衰老过程中的关键酶,其参与清除活性氧的第1 步反应。CAT 和APX 参与活性氧清除的第2 步反应,CAT 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清除H2O2关键酶之一,APX 是清除叶绿体中H2O2的关键酶。SOD、CAT 和APX 这3 种保护酶协同清除氧自由基,促进枣果实的生长成熟。由此可推出,适当提高枣成熟期枣果实的3 种保护酶活性,可以延长枣果实的贮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