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维护

2020-03-25邱学文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2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职院校教师

摘 要:高职院校能够为我国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职业型、技能型的人才,对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教师作为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主体,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高职院校的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和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

前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问题。企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专业性的技能人才来维护和建设企业的基层工作。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逐渐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多或少都会给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造成阻碍。

1 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1.1个人因素

在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中,由于个人因素导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师不在少数。按照教龄的长短,可以将这些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教师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刚刚步入教师行业的毕业生。这些教师长年生活在校园中,接受的主要是理论性的知识学习。但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需要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这就使得这些教师在教学时产生困难。再加上初入社会,年轻教师的理想教师生活与实际的教学生活存在很大差距,就会使得年轻教师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之中,进而引发心理问题;第二类是中青年教师。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生涯中已经初步稳定下来,但他们除了要承担高职院校的教学任务外,还需要适应社会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中青年教师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自己的教学水平,如此繁重的任务给中青年教师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第三类是执教多年的老教师[1]。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尽管老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基础,却也深受现代化的教学知识更新的困扰,因此也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1.2学校内部因素

随着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我国的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这就使得教学课堂缺乏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进行高职院校的教学任务时,容易因难以管教课堂纪律和营造学习氛围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高职院校的教学任务大多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知识技能和教学水平[2]。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受到论文和科研工作的困扰以及岗位竞争所带来的压力。这些学校方面的因素都会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师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1.3社会因素

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还包括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对同时具有高技术水平和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也随之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然而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与高等院校的学生存在一些差别,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授课时需要耗费大量的心力[3]。再加上现如今的社会发展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趋于平等,高职院校的学生心智也基本成熟,就会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和教学管理时存在困难,进而给教师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2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途径分析

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在一开始并未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才让高职院校逐渐发展起来。而我国的教育行业一直以来都较为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甚少。高职院校的教师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而言,除了要面对来自教学任务和职称评级等方面的压力之外,还要承受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质疑和否定。因此,维护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随着社会对高职院校的重视需要被关注。维护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途径来解决。

2.1教师个人心理调适

教师职业的心理健康特点不同于其他工作岗位,而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又区别于普通的教师。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体现在五个具体的方面:良好的认知结构、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谐的人际关系、稳定的情绪和健全的人格。其中任一标准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要想解决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就要进行教师个人的心理调适。高职院校教师在选择这份职业时,就应该对今后的职业发展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心理预期。并以一种完备的姿态迎接今后的职业发展中的每一环节。

高职院校教师应该从感、知、行、思、想这五个方面来构建自己对于本职业的认知,树立自己本身对于高职院校教师这个岗位的正确认知,并且在工作的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信念。意志品质能够显示高职院校教师在对自己情绪的管控和调节、自我能力的提升、人际交往、对学生的影响、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能力。良好的向上的意志品质能够帮助高职院校教师更加合理的管控心理发展,也能推动教育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2.2学校内部的维护措施

维护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還可以从学校内部开展维护措施。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一直以来都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从工作环境的角度来说,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在逐渐改善。想要维护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高职院校就要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加大对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来改善教师的教学环境,还可以通过更多开展教学活动来为教师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高职院校还要时刻关注教师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教师存在的消极工作状态,根据不同教师的性格特征和心理需求采取不同的方式对教师进行激励。

从教学工作的角度来说,高职院校要主动为教师提供继续学习和培训深造的机会,让教师能够在进行教学任务的同时减轻对于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压力。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要为教师的职称评选和考研等工作提供机会,并且鼓励教师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任务的制定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这样不仅能够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让其减轻后顾之忧,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间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2.3社会环境

维护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还可以通过改善社会环境的措施来进行。高职院校的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一直未受到重视,而且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要低于高等院校的平均水平。长期受这种偏见和质疑的影响,不仅高职院校难以正常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师也会存在较大的压力。幸好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的发展问题。

要想维护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从社会方面可以通过改革高职教育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和晋升制度来进行。高等教育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和晋升制度主要是依据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制定的,因为高等学校的教师更注重的是理论方面的知识教学,而高职院校因其与“职业”挂钩,对教师的要求除了要具有理论知识外还要具有充分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的职业技能。高职院校的教师如果仍用与高等院校的教师相同的职称评定制度,就会让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难以正常完成,进而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师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要在政策上对高职院校给予支持,支持高职院校从企业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来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以便教师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态。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教师作为高职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受到个人、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影响,极易产生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如果长期存在就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通过教师个人的心理调适、学校方面的维护措施和社会环境的改善措施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戴佳倩,颜志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4(03):41-47.

[2]朱瑜.社会支持视角下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智库时代,2019(52):42-43.

[3]李景菊.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工作现状研究——基于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工作实践[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5):21-26.

作者简介:

邱学文(1977.11—),男,汉族,湖南益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高职院校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