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辅导策略探索
2020-03-25黄楚然
黄楚然
【摘要】随着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逐渐成为学校教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学校的心理咨询模块的工作也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本文总结出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要点:1.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打开学生的“心门”;2.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共情和及时的内容反应;3.尊重、接纳和理解学生,给学生提供宣泄情绪的“出口”;4.学生来访“脱落”需耐心,无条件积极关注善发现;5.关注行为背后的出发点,好好爱此“生”;6.借助心理工具,将“咨询”活动化、趣味化、多样化;7.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适时与家长沟通。拟为日后更好地发展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效信息。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咨询
教育部于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随着心理学的发展,社会上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要,广泛地在全国各地高校及中小学教学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专门的学校心理咨询场所,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人格发展,帮助学生处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推进心理辅导工作的应用策略,谈谈笔者的经验。
一、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打开学生的“心门”
1.咨访关系的定义
咨访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一种“职业的、平等的、亲密的、具有治疗功能的”心理帮助关系。帕特森(Patterson)曾说过:“咨询或心理治疗是一种人际关系。请注意,我不是说咨询或治疗涉及人际关系,我是说它就是一种人际关系”。
2.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
在心理咨询中,众多学派普遍认为咨访关系是心理咨询的基础,因此,非常重视咨访关系的建立和运作。良好的咨访关系就是刚刚好的咨访关系。在建立关系的初期,如何进行自我介绍,如何让来访者消除顾虑获得安全感,如何打开来访者的话题都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之处。首先,要明确边界,咨访关系是有空间限制的。咨访关系仅存在于咨询室内,在咨询室里有咨询室的规则,你们所谈及的内容除了涉及来访者个人和他人人身安全和违法犯罪的都是保密的;出了咨询室,你与来访者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其次,咨访关系是始终有距离的。在少年儿童的心理咨询中,基于来访原因大多数都由教师或家长建议前往的,大多数来访者的来访动机都不高,在首次会谈时咨询师的亲和力很重要,来访者会从咨询师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中捕捉到你的态度和情感,双方的非言语信息占据非常大的影响力,所以切忌不能以学业为开篇话题。要给来访者营造安全、舒适氛围的同时,不能以教师教育的口吻去交流,让孩子感觉你跟老师一样来到咨询室是接受审判的。咨詢师需要调整姿态与孩子平等的高度,去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这是一种让咨访双方都觉得舒服的距离,不会太近似密友,也不会太远如仇敌,它是一种刚刚好的距离。
二、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共情和及时的内容反应
1.来访者中心论
来访者中心论以使人的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和逐步摆脱外部力量的控制的方向迈进为基本原理。倡导者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强调人的主观性的特性,认为人的发展总是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行进,为来访者保存他们的主观世界的余地。这就要求我们在与学生辅导过程中,进行非指导性辅导和非强制式教育。“非指导”含义是较少的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以学生感到舒适的、愉悦的方式进行对话,以学生感兴趣的、喜欢的内容为切入点,与学生处于同一频率,鼓励他们在情感方面的自由表现,接受学生积极的和消极的情感,但不加入道德评价。不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指示,不对学生的问题直接给予建议与指示,但可与其展开积极的讨论,或问题解决方向的选择,强化他们的自我表露和自我判断力,促进情感表达。
2.共情与内容反应
在这种非指导式的对话下,对来访者开放度的提高有极大帮助。与此同时,学校心理辅导者需要对来访者所表达的内容进行理解和接受并加以反映、澄清,达到形成一种学生愿意表达他们的内心的氛围。咨询师设身处地地体会到来访者的情绪、情感反应,将自身投入到来访者的心理活动中去的过程叫做共情,也称为共感或同理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感受与分享学生的情绪情感。共情是一种理解或认同他人状况或感受的能力,如果把这种认同或理解准确地传达给学生,学生会感到自己的情绪被接纳。曾经有一位学习后进生到心理咨询室接受辅导,每次课任老师对他的行为提醒或是批评他都无动于衷,毫无反应。当笔者与他交谈时,他总会表达很多他未曾与他人表露的想法。
“老师总是批评我,上课没有认真听”
“那我想你听到老师的批评以后心里肯定很难受。”
“是的,因为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又走神了……我看不清楚黑板的内容……”
也曾经有一位因为情绪管理的问题来求助的学生,在接受心理辅导之前他的母亲非常担心他的情绪状况,并告知他在辅导中心经常发脾气,也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甚至有自虐倾向。
“我不想要去辅导中心,但是妈妈说只要我做得好就可以让我回家,我跟她说了,但是我还是要去辅导中心。”
“你可以说说你不想去辅导中心的原因吗?”
“辅导中心的老师经常批评我,甚至打我……”
“那我想你心里一定感到很委屈,老师在还没了解状况就直接地批评你甚至伤害你,你觉得很难受、很生气。”
“嗯,所以我不想去,在家里才能更好地做作业。”
以学生为中心,用同步的方式陪伴学生,了解他们内在的感受,并加以响应。用学生的角度关心、信任学生,他们会感到被了解和被接纳和对辅导者的信任也会得到提高。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促进彼此关系融洽,促成进一步自我表达。
三、尊重、接纳和理解学生,给学生提供宣泄情绪的“出口”
1.尊重与接纳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而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建立一种平等、尊重、依赖的关系,热诚相待更是尤为重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除了给学生创设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以外,还需要接纳学生的现状,接纳他的优点也接纳他的缺点,接受他的不同观点、行为习惯。简单地说,这就要求学校心理辅导者要抛开所有的是非评判标准和行为准则,接受学生的所有好的和不好的。在咨询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对方隐私,不强迫对方讲述、不评价、不同情、不追究、不猎奇。
2.用阳光般温暖静待花开
曾经接到一位来访者A,忽然不愿意到学校上学。作为心理辅导者,在与其首次会谈时,并没有过多地提到与此事相关的话题,相反,接纳他的观点。一开始他对家庭成员尤其是談论到父亲的时候颇有抵触,辅导者并没有在这个方向继续深入追问,而是顺着他的思路去走和他探讨不到学校上学的时间计划去做些什么事情。谈论过程中,漫天遍地无所不谈,到最后来访学生在痛苦中坦露不愿意上学的原因,原来是家庭教育的模式出现问题,与家长产生矛盾。
四、学生来访“脱落”需耐心,无条件积极关注善发现
1.无条件积极关注
面对咨访关系中的“脱落”现象,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来访者对于咨询关系的不信任、咨询方式的不认同、对咨询环境感觉不舒服、对咨询方案不清晰。在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中,出现“脱落”的现象也是正常的,但是同样需要我们去关注、思考和总结经验。
大多数学校心理辅导的来访者,都是被家长、老师带领前来辅导的,因此会对心理辅导产生抵触。这种非自愿式的咨询往往需要咨询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无条件地积极关注,让来访者接受咨询并达成一致的咨询目标,咨询才能顺利进行并有所成效。这种积极的关注,在精神层面上看,辅导者想要帮助来访者,使之有所改变,就要相信他是能够改变的,而且他现在自身已经具备一些积极因素。否则,你认为对方是顽石,无论你做什么对方都无法改变,那么来访者也会接收到这种信息,慢慢地辅导过程中彼此的负能量就开始蔓延了。有一位来访者B,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室找到了我。谈话过程中,她主动提出自己的诉求,直奔主题地说出自己内心的苦恼。但奇怪的是,当她说出她所面对的困惑过程中,我观察到她开始有“口吃”的表现,结合着目前所了解到的她最近所发生的事,这个表现背后隐藏的是什么呢?我选择了给予耐心与尊重,无条件积极关注,最后她坦然了事件的全部真相,“口吃”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2.温暖青少年戒备的心,用光亮照耀他们的成长
曾经接到一个来访者C,来访者因为对班中的女同学产生爱慕经常对女同学滋事而被班主任要求前来接受心理辅导。在班主任带着方向性的前提下,在一开始接受心理辅导的来访者B并没有对辅导者放下戒备之心,常常提及一些似有又无的话题,面对其心里爱慕的女同学只字不提。久而久之,来访者的来访动力不足,每一次都是应付式的参加会谈,最终在没有提前沟通的情况下提前脱离心理辅导。作为咨询师,并没有因此放弃来访者,通过与班主任沟通和主动地与来访者了解脱离原因,并鼓励来访者在调整过后可以继续接受辅导,果然在原以为咨询脱落的一个月后,来访者重访咨询室,咨询师也尝试着改变以往的咨询方式,咨访关系逐渐建立,咨询效果也渐入佳境。
五、关注行为背后的出发点,好好地爱此“生”
来访者D在日前站在课室的窗台前扬言要自杀,D在老师眼中的多动症学生,母亲眼中调皮难教的儿子。在学校中,因为活泼好动常遭到同班同学的投诉,在家中母亲常常用打骂的方式教育。而坐在心理咨询室里和我进行会谈的D,除了不停地走动来掩饰他的害怕紧张以外还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他的弟弟”的故事,故事主要围绕弟弟是一个回到家就不完成作业的孩子,弟弟希望妈妈少一点对他生气,老师可以少一点批评,希望得到宽恕,渴望得到关爱和耐心的教导。听完他的故事与阐述,结合与他的母亲和班主任的沟通,才发现老师眼中的好动是D想要与同学、朋友互动的方式,而批评式的家庭教育也让D逐渐变得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变得敏感和小心翼翼。那天D在班级里表现出来的轻生行为,也是对于批评、犯错的应激性反应。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颗幼小的心,它就像我们的潜意识,隐藏在冰山一角,不被发现,但是我们总以常人的思维去思考孩子的行为,往往会造成对孩子的曲解。以多元性的工作策略和活跃的思维方式迎接学生的多样性,才能更好地发掘和体会学生的内心。
六、借助心理工具,将“咨询”活动化、趣味化、多样化
心理辅导与教学有一个共通点,适合学生的才是学生需要的。基于年龄的限制,思维发展的不完全,对于孩子的心理辅导有时候会比成人更难。60分钟的咨询时间如果只用于对话,对于学生来说无疑像是在40分钟的课堂一样难以忍耐。心理辅导的形式也可以因应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不同情况需要适当的调整。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专注力较低的,可以通过一些活动环节,来增加咨询的趣味性,如使用彩虹卡或者OH卡做一个小游戏;心理咨询室中也课摆放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心理教具,如记忆类的棋牌、操作类的注意力训练仪等帮助学生适应环境;对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或一些防御性强的高年级学生也可以尝试进行沙盘游戏或艺术治疗。
七、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适时与家长沟通
作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要成为学生与成年人世界之间的桥梁。学生可以通过你更明白成人世界,成人也可以因为你更懂得学生的梦。在学生接受心理辅导的同时,要与家庭密切联系,一方面可以通过家庭成员搜集更多学生的信息,有助于你对学生的共情、理解和接纳之外,更有助于准确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行为表现,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长心理辅导水平的提高,形成学校和家庭的心理辅导合力。了解家庭互动的模式,让家长关注到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方面,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以及沟通的技巧。家庭是学生心理成长的摇篮,学生的心理成长,有了家长科学有效地帮助孩子,学生的健康成长就有了充足的动力和营养。
爱的方式有千百万种,只要对学生倾注持续、温暖的爱,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就有了无限的能量源泉。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心理健康辅导的方式和方法,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是小学教育工作者永不停歇的步伐。
参考文献:
[1]Patterson,C.H. ,Th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Monterey,California,[M],Brooks/Cole Publishiing Company,1985
[2]于秋艳.成长,总在不经意间[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