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的研究
2020-03-25于洋
关键词 概念 理论渊源 原则 具体做法 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于洋,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292
一、调查研究的概念
调查研究是指分为调查和研究两个方面,通过考察了解客观的实际情况从而获取相关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把握事情发生与发展的本质与内涵,以此来设定解决具体的、实际的问题的方法策略,其主要优点是形式可以多样化、内容可以丰富化、适用范围广泛化。
而在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调查研究的阐述中,可以总结为两个特点:
首先,调查研究要深究其内在原因。调查研究要求我们多观察客观事实,而不要进行主观臆断。“不仅要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实际情况,更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的东西”。
其次,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是将个别特殊情况与整体情况相结合进行考察的方法。
二、关于调查研究的理论渊源
(一)调查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关注社会实践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并使科学和理性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客观事实和历史条件下,最终让马克思主义与世人见面。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深入工厂了解工人真实的生活情况并一一记录了下来,所以他近40年的调查,参考书和备案材料有一千五百多种。马恩两位革命导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的阐述了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创新理论,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二)毛泽东同志关于调查研究的论述
毛泽东思想的很多来源与创立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调查研究,他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脚踏实地的研究中国实际的国情,力所能及的带动群众从而扩大影响,不论是最开始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还是到后来的《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等中都明确说明了将调查与研究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将实际情况与书本上的理论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决策,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三) 邓小平同志的“只有调查研究,你才能心中有数”
邓小平同志十分看重调查研究的作用,认为无论制定任何决策都要进行实地的考察与调研,联系各地区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再作进一步的部署。1978年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征程,我们面对的是复杂的情况、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新的历史拐点,邓小平同志对我党提出了要求,在处理各项工作时,戒骄戒躁,不要纸上谈兵从而脱离了实际情况。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方法的原则
(一)要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者一贯的科学精神和作风”,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领导干部应更加注重实际成果,每年应抽出一定的时间去调查和了解人民的状况,应该“眼睛向下看”,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应该直面我们所观察到的问题,敢于说出真相,并进行讨论,直到问题解决。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正确的决定不是基于一个人或一群人的想象力,而是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真正了解人们的需求,并通过改革和实践来发展。
(二)要坚持贯彻群众路线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如果想要发挥人民群众的最大效能,就应该切实的解决他们提出的现实问题,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是正确认识和深化认识的有效途径。从人民群众中去做调查研究,就要真正弄清楚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不仅做到“身到”更要做到“心到”,从而制定的相关政策才能真正做到集民智、民情、民意于一体。领导干部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实际措施,使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收到实际效果,工作作风得到改進,这是党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的关键。
(三)要坚持正确的工作态度
调查研究的要求与目的就是去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的情况,从而制定出与真实情况相符合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果没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去真心实意想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是不可能了解实情,也不可能做研究的,从而也就无法作出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批评有些态度不端正的领导干部,指出所谓的去实地考察就是“四个轮子转,隔着玻璃看”,对于社情民意的考察就是浅尝辄止。因此,他提出了搞调查研究要有眼睛向下看的决心,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想他们所想,做他们所做,树立正确的态度;要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和态度。
四、习近平总书记调查研究的具体做法
(一) 深入群众,实地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在进行考察工作的时候,脚步遍及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见证了祖国东部沿海的碧海清波到西部戈壁的大漠滔天,从南方的山明水秀到北方的巍峨高耸,这些鲜活的例子摆在党和人民面前,也在激励着广大的领导干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深入到群众的队伍中去,进行实地的探究与考察。他每到一个地方就要与当地的群众进行深入的交谈,了解当地的各个组织的发展情况,这些事例充分展现了作为人民的公仆的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调查研究的重视。
(二)联系群众,召开座谈会
座谈会作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的一环。在建党初期,我党就有召开茶话会畅所欲言的活动,而发展到今天,与之前相比,形式大体相同,但内容应时而变,更加规范化和大众化。在各地召开座谈会时,派群众代表、领导干部等参加会议,反映实际问题,能够让人民群众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真正制定出人民群众需要、认同、喜爱的路线方针政策。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三农问题,经常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意见并与与会人员进行讨论。而且习近平总书记更喜欢跟群众们进行“拉家常”似的座谈会,甚至于在摇晃的快艇上的开过简易“座谈会”。
(三)了解群众,个别谈话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自治区松山区兴安街道考察调研进行考察。他与当地群众交谈,询问起社区的基础设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融合及社区的基层的党建等情况,察看少数民族的特色服饰、同孩子们和社区的居民们进行亲切交流。在赤峰进行调查研究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还来到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走进了农户张国利的家中。他家四世同堂,习近平总书记热情的与他们进行交谈,了解到家庭成员中有蒙古族、满族、汉族3个民族,问及他们的日常所需,有没有什么困难等。这样的例子有许多,习近平总书记总是用简单易懂的话语来解释党和国家的政策,努力去让人民群众从内到外的了解和理解,获得了人民的欢迎,也让调查研究取得了实际的成效,他告诫各级领导干部,制定各种路线方针政策时,尤其是涉及到人民群众自身利益的事,一定要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人民的自主意愿。
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论述的现实意义
(一)调查研究是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体现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调查研究是党和人民相互沟通的重要渠道,只有愿意去“眼睛向下看”去调查去研究,真心为人民,人民也会真心的为你。卸下官架子,真心地贴近群众的心,真正的遵守原则、履行宗旨。随着我国“五位一体”布局的全面发展,我国的各方面也在变化,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生活的欠缺等等,要想真正去解决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就需要扎根于群众,深入到群众的内心之中,真正的了解他们所需,才能成为人民群众的朋友,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二)调查研究是改进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有效手段
自我党成立以来,一路上经历过千难万险,但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我党应时而变,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期制定出不同的、与现实情况相符合的各项政策,并且在掌握历史规律的情况下,结合现实所发生的趋势现象,科学的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这其中调查研究的作用功不可没,通过调查研究,我党不断适应时代需要和人民的需求,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调查研究有益于让党能够全方位的、多层次的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在不断适应时代、社会、国际竞争方面的需要,只有充分知晓社会情况和问题,充分了解民众意愿的情况下,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对伟大祖国的建设中。
(三)调查研究是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的实践基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在充分的理论论证和不断地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发展起来的,不仅有理论的支撑,更有实践的检验,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年少时的知青经历,到走出梁家河到各个地方的锻炼与实践,再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和国家的领导人,一次又一次的调研与实践,都是一次又一次的经验的总和,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实践这个方法的重要表现。
六、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而他所践行的调查研究方法将会继续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深刻的意义,在2020年这个关键的转折点中,在党中央的带领下我们终将会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
注释: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重要论述摘录[J].中国纪检监察,2018(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