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产保供战疫情 前赴后继奔“前线”
2020-03-25布轩
2月初,湖北武汉市某社区公交车转运重症患者的新闻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让负压救护车这一特种车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事实上,与口罩、防护服等“软”装备相比,被称为“特大号N95”的负压救护车是率先实现保供的“硬”装备。
2月5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成之时,20余辆负压救护车已运抵待命。2月15日,累计360辆负压救护车运抵湖北,为打赢“应收尽收”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累计交付湖北的负压救护车近700辆,确保了湖北省和武汉市各个时间节点的需求。
按需保供的实现得益于生产企业夜以继日的赶考,得益于全产业链无缝对接的应考,得益于全程无懈怠的合力监考。抗疫之初,面对负压救护车产业链长、订单式生产、短期组织难度大的“大考”,工信部第一时间按需“下达生产任务书”,建立供需对接机制,安排专人一对一为企业服务,打通产业链各环节阻滞,确保了迅速响应和稳妥应对。
立下军立状汽车企业全力以赴赶考
1月25日,上海、安徽、河南等地多家重点汽车生产企业同时接到了来自工信部的新年“大礼包”——首批200辆负压救护车生产任务函。2月6日,第二批345辆生产任务接踵而至。而此时,国内每年负压救护车的产销量仅为50辆左右,相关备件储备不足,又恰逢春节假期员工返乡,主要生产企业均处停产状态。
某车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两难,任务函“兜底采购”的解决方案给了企业一颗“定心丸”。
车企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竞相签下复工保产的“军令状”。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改装分公司技术骨干第一时间(大年初一)返厂上班,次日返工人员达95%以上。华晨雷诺金杯汽车有限公司的工人们冒着-15℃严寒调车、运车,以最快的速度将底盘运回车间恢复生产。
与时间赛跑就是与疫情赛跑,企业不计成本、全力投入。应对底盘短缺,上汽大通将工厂内已完工的成品车拆卸改装,北京北铃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千方百计从其他经销商中高价收购库存产品。面对零部件供给不足,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提前支付货款,派运输车在配套厂门口全天候值守。江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组织专门团队与几十家供应商点对点确认,协调各方资源,确保物料及时到货。
同时,为保障企业生产,工信部针对重点企业建立一对一专人联系机制,明确具体分工和责任人,及时协调解决企业恢复生产遇到的各种问题。各地工信主管部门也迅速行动,江苏作为汽车大省,承担了30%的保供任务。江苏工信厅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赶赴无锡,帮助上汽大通协调解决用电、用气、用工等资源保障,推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协同复工复产。
疏通关键瓶颈负压救护车日产能超百辆
负压救护车与普通救护车相比,最大不同是加装了负压装备,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实现“负压隔离”,在保证新鲜空气输入的同时,将车内医疗舱的空气过滤消毒后排出车外,最大限度减少舱内医患之间交叉感染的概率,保证外界环境不受污染,是疫情防控的利器。作为负压救护车的“标配”,负压系统和负压隔离舱是必要关键装备。
由于行业小众,国内生产企业相对较少,供应能力有限成为负压救护车产能提升的卡点。工信部积极协调北京核信锐视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等负压系统生产企业与主机厂密切协同,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将负压系统日产能从不足20套提升到120套以上。天津市海正泰克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等负压隔离舱生产企业克服人员紧缺、备件不足等多重困难,加班加点保证供应。江苏日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等负压隔离舱供应企业加速获批了医疗设备注册许可证。截至目前,负压系统和负压隔离舱已累计分别供应超过1000套。
关键瓶颈问题攻破后,工信部又推动将10家重点整车生产企业和2家负压设备生产企业列入国务院督办保供的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名单,并协调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进一步扩大产能。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成功将负压救护车的生产周期由30天压缩至15天,产能迅速扩大,交车速度日益加快。2月5日,累计生产244辆;2月10日,累计生产719辆;截至目前,国内负压救护车日均产能已超过100辆,主要生产企业已向全国交付负压救护车近2000辆。
全面对接供需开辟救护车精准交付绿色通道 “哪家企业最快能下线新车?”“哪个医院病人最急需用车?”,这是疫情之初医院和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为此,工信部、国家卫健委建立专门工作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做好供需对接和需求预测,精准供应车辆用于防疫一线。通过建立企业订单统筹管理机制,梳理已签订单,对生产的每一台车进行全流程管理,全面掌握车辆从生产下线到销售采购再到最终医院使用等信息,做到科学排产、精准交付,为湖北前方指挥部合理配置车辆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通过从供需端掌握的全面信息,及时协调社会捐赠资金与生产企业对接,第一时间采购最快下线的负压救护车送往湖北前线,累计协调捐赠超过500台,既解了燃眉之急,也缓解了生产企业的流动资金难题。
时间就是生命,运输线就是生命线,用最短时间将生产出的负压救护车运抵前线也是大家的共同心声。但由于主要负压救护车生产企业分布在沈阳、山东、无锡、南昌等地,在疫情形势严峻、天气恶劣等情况下,第一时间将车辆运抵湖北面临着重重困难。
2月12-16日,我国北方普降大雪,华晨汽车40辆负压救护车从沈阳运往武汉遇到极大困难。工信部紧急协调湖北疫情防控指挥部,以及辽宁、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交通部门,五省交警一路接力,在2000公里风雪中将40辆车辆一路护送至武汉。2月12日、2月19日,根据企业提出的铁路运输需求,中铁集团紧急开通救援专列,装载江铃汽车67辆、上汽大通40辆负压救护车,一路“绿色”通行,快速运送至武汉火车站,开辟了集中运输车辆的新渠道。此外,各地工信部门还与相关省市交通局及时对接,快速解决重点企业零部件和整车运输的通行问题60余次,协调各类运输志愿者司机50余人,为700余辆负压救护车运抵湖北贡献力量。
监管有序车辆服务保障同步“上岗”
在车辆源源不断及时交付的同时,保障车辆质量安全和售后服务也成为当务之急。工信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负压救护车产品质量安全、售后服务保障等有关工作的通知》,从强化安全生产、质量保障、在用车辆售后服务、防疫工作和接车培训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
各重点企业迅速落实通知要求,选派精干技术人员,携带维修配件、保养用品和维修工具等赶赴湖北等重点地区,开展售后服务。北汽福田组建“福田武汉突击队”,对驾驶员现场培训,全面排查武汉在用车辆,做到24小时及时响应。上汽大通成立湖北区域保障工作小组,建立车辆运行状况日报制度,对湖北客户进行全覆盖回访。北京核信锐视在武汉成立了负压系统服务中心,上线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设立备品備件库,并派遣技术人员到武汉一线解决售后服务保障工作。
负压救护车专项督查检查工作同步展开。工信部会同国家卫健委、药监局等部门赴北京北铃等企业开展现场督导检查,河南、江苏、山东、天津等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分别对辖区内生产负压救护车、负压设备等关键零部件的企业开展督导检查,了解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产品质量并按时交付。
在抗击疫情的路上,有太多勇敢的“逆行者”。而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负压救护车队和护卫他们的“勇士们”,必定是那道最特别的风景。
(布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