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中文你out啦
2020-03-25马小铃
马小铃
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
不久前,我父母从国内来荷兰看我。一个周末,我开车带着爸妈去荷兰南部海钓,回程路上眩晕症犯了,恶心呕吐说不出话,只得把车交给我爸来开。幸好爸爸临行前在国内办理了驾照翻译件的公证,在荷兰短期驾驶是完全合法的。但由于我爸不熟悉荷兰的交通规则,每次按照导航拐弯前总要犹豫下,这样反常的行为很快被警察叔叔发现,我们的车被拦下了。
两个人高马大的交警示意驾驶座上的老爸把车窗打开,我坐在后座上着急解释却说不出话,又怕不懂英文荷语的老爸做出什么让警方误会的事情。两个交警一探头,发现司机我爸是个中国人模样,突然兴奋了起来,小心翼翼问了一句:“Chinese?(中国人吗?)”这一句话我爸必须听得懂,于是立马点头。一个交警立即换上一副又期待又紧张的表情,挺正了胸膛,还正了正嗓子,小心翼翼地说:“Wo(我)——she(是)——jin(警)——qia(察),King(请)——Fu(呼)——qier(气儿)”说罢,把换上新吸管的酒精测试仪递到了我爸的嘴边。
交警突然冒出来的这两句发音极不标准的土味中文震慑了全场,结尾还带上一点北京味儿灵性的儿化音。我们一家三口呆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就连身体不舒服的我,也忍不住跟着爸妈大笑起来。我爸更是接上了话茬:“你可别让我呼气了,我连饭都没吃呢,哪门子酒醉驾驶啊!”
随即,我爸出示了随身携带的驾照和大使馆翻译件公证件,警察看我们吃惊的模样,自豪地用中文讲了一句:“我有上课啦!”他一边查看证件,一边同我们半中文半英文地聊了起来:那位警官叫罗宾,近几年荷兰迎来了很多华人自驾游游客,早年移民的华人们,也在去年融入政策缩紧后迎来了考驾照的大潮。执勤过程中,特别是一些华人聚居的老社区附近,他们经常会遇到语言不通的中国司机,甚至还闹出过葛优《不见不散》里“趴下!老实点!少废话!”的笑话,好几次差点闹上了法庭。政府部门为了融入这个国际大潮,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和中国投资商,更好地与中国人沟通,要求部分交警们必须修习中文。
罗宾说:“学中文的不止是我們交警,现在连医院、社区都开设了中文课,让我们荷兰医生护工们学习基本的中文。上周我去看牙,我的牙医就是个华裔,她说她都忙死了,好多华人居民会专门预约她,就因为交流更方便。我每周上三次中文课,学的都是交通执勤需要的常用语句。可是中文好难哟,我们老师说话总是带儿儿儿的,结果我都学了一年了,才知道我讲的是北京话,不是普通话!”唠完家常后,罗宾绅士地敬了个礼,用非常标准的北京话来了一句:“谢谢您内!再见!”宛如北京胡同里扇着蒲扇的大爷。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其实,老外警察学中文的先河,并不是从荷兰开启的。据美媒ABC新闻报道,澳洲的昆士兰州聚集了大量华人居民,这里的交警为了方便和华人们沟通,最早掀起了“学中文潮”。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警察们纷纷表示,学过中文再执法,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执法效果差异,这使得他们对待华人居民或其他外国人驾驶者时,会有更多的同理心,也会对非英语背景的居民们多了一分耐心。甚至于,一名当地警察在学过中文后,心里有了一种对以往自身行为的负罪感:“我以前总是觉得有些人假装听不懂我的指令,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他们,惩罚他们,可是现在我才知道,他们是真的不懂,着急跟我解释却表达不清。毕竟中英文的语系差得太多了,想要去理解另一种语境真的很难。”即使现在的警察们中文讲得非常一般,大部分时候都要中英结合加上肢体语言,但只要他开口说出华人们最熟悉的“你好”,就能看到对方因被警察拦下而紧张的面部表情瞬间放松下来,给双方一个平等、安心的交流机会。一位女警察表示,之前在警察局有一位华人女士被偷窃前来报案,巨大的财物损失让她哭泣不已,女警察用自己全部的中文积累尝试着去安慰她、鼓励她,华人女士因此平复了不少,牢牢攥住女警官的手,感觉特别亲切。女警官说:“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中文学习太成功了!”
学习中文不仅是太空站工作的需要,也是全世界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任何国家的未来探索都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和交流。
若论起哪里学中文的热度最高,自然少不了世界各地的学校。以荷兰为例,荷兰学生自中学开始必修两门外语课,学生可依照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在英法意德西等语言中自选两门。2017年底,荷兰教育部正式宣布,中文被纳入荷兰必修的外语选项之一,许多荷兰学生迫不及待地报名,就像中国大学生们抢占热门选修课时的场景一样,中文老师一度供不应求。因为从学生到家长,如今都明白,学习中文将给孩子的未来带来更多的优势。很多国外的本地企业都有专门的中国市场部门,抢着要能说当地语言又能讲中文的全能小天使,这个时候,华裔小孩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身份认同里,他们的将来都多了一个选择。
因此,现在在国外学习中文,是件又酷又实用的事,世界著名的皇室家族成员们:英国的乔治王子、西班牙公主王储莱昂诺尔、比利时公主王储伊丽莎白、荷兰公主艾美利亚等等都在学。欧洲人对普通话的热情十分高涨,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在任时也积极向英国学生推广中文。他甚至表示,希望英国人能和全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保持联系,应该把注意力从传统的法语、德语转移到中文上,学好中文才能在未来生意场上畅通无阻。
除了王室热衷于让孩子学习普通话外,多国政要也在争相学习中文。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曾在北京语言大学留学,2013年访华时还分享了自己学习中文的诀窍:勇于互动,多提问题。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也是中文“科班出身”。2008年他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曾用标准的中文调侃道:中国有个说法,叫“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外说中国话”。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是一位能说能写中文的国际政要高手。2015年8月4日潘基文从纽约赴华盛顿,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有过一次长时间的会见,正逢奥巴马生日,他遂将自己书写的“上善若水”书法作品作为联合国礼品赠送给他。此件作品为汉字颜体书法,右上题有“奥巴马总统雅正”字样。在中亚地区政要中,曾在武汉大学留学的哈萨克斯坦前总理卡里姆·马西莫夫也是精通汉语的。据公开资料,马西莫夫曾在亚洲博鳌论坛上用中俄双文演讲,而且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他也全部用中文作答,还经常在公共场合对中华文化推崇备至。
2017年底,荷兰教育部正式宣布,中文被纳入荷兰必修的外语选项之一,许多荷兰学生迫不及待地报名,就像中国大学生们抢占热门选修课时的场景一样,中文老师一度供不应求。
不过如今,讲中文已经不仅仅普及了全世界。就连想进入外太空,学习中文也是一道门槛了呢!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目前的国际空间站按计划将在2024年退役,届时中国将成为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并且中国的开放程度很大,也就是说,无论哪个联合国成员国有宇航员想执行飞天任务,都可以和中国联系,借助中国的空间站。入乡随俗,如果想上中国空间站工作,当然要会说中文啦!因此,《欧洲时报》报道,现如今,第一批已经去到中国烟台训练中心的欧洲宇航员们,不仅要学习物理、数学、天文、工程、维修、游泳、急救等知识,还必须自觉地挤出时间学习中文。据BBC报道,2016年就来到中国训练的德国宇航员马蒂斯·毛瑞尔(Matthias Maurer),如今不仅和中国宇航员们打成了一片,还能在每天训练结束的时候用汉语来发表一段感言。谈及未来的发展,毛瑞尔用中文表示:“学习中文不仅是太空站工作的需要,也是全世界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任何国家的未来探索都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和交流。”
责任编辑:陈思
学习中文不仅是太空站工作的需要,也是全世界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任何国家的未来探索都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和交流。
2017年底,荷兰教育部正式宣布,中文被纳入荷兰必修的外语选项之一,许多荷兰学生迫不及待地报名,就像中国大学生们抢占热门选修课时的场景一样,中文老师一度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