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妇女乳腺癌认知及乳腺自检行为的效果评价*
2020-03-25王思婷覃若梅
周 薇 吴 彬 王思婷 覃若梅
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广西南宁市 530022
乳腺癌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据统计2014年中国女性癌症发病率为166.44/10万,死亡率为75.15/10万。其中,乳腺癌发病率为28.77/10万,死亡率为6.35/10万,分别位居女性癌症发病率第1位,死亡率第2位[1]。加强乳腺癌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妇女的防癌意识,应成为癌症预防控制的关键环节。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版)推荐,乳腺癌的筛查措施包括:乳腺X线检查;乳腺临床体检;乳腺自我检查(乳腺自检);乳腺超声检查;乳腺MRI检查[2]。其中,乳腺自检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易于推广的特点。但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妇女乳腺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19.7%~26.2%[3-4];乳腺自检率为9.62%~11.3%[5-6],均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有必要加强妇女乳腺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乳腺自检率。本研究应用“知—信—行”理论指导健康教育的实施,通过有计划、系统的健康教育,帮助广大妇女了解乳腺癌的危害,学会乳腺自我检查的技能,提高防癌意识。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5年1月—2016年1月,由200名经过培训的在校护理专业大学生组成健康教育团队。200名大学生分别来自广西12个地市,每位学生在放假回家期间随机抽取5名其周围比较熟悉,理解表达能力良好,愿意参加此活动的18岁以上的妇女作为健康教育对象,排除患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等系统疾病者。健康教育开始前共纳入1 000例妇女,实施培训过程中有21例中途退出,收集的问卷中有55份为无效问卷,最终纳入研究的人数为924例。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在健康教育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调查研究对象对乳腺癌相关知识和乳腺自检方法的掌握情况。
1.2.2 培训健康教育者:在对妇女进行健康教育之前,研究小组人员对200名健康教育者进行3次培训,2h/次。内容为乳腺癌相关知识、乳腺的自检方法。培训方式采用集中课堂授课、小组讨论、乳腺硅胶模型示范、观看视频等方式,向所有的健康教育者统一发放由研究人员编写的《关注乳腺健康——早期发现乳腺癌》健康教育手册和乳腺自检彩色图片作为资料。培训结束后,所有健康教育者均通过了考核,其知识和技能均达到要求。
1.2.3 研究工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进行调查,该调查问卷表是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6-7],咨询乳腺外科专家,经预调查论证制定,调查表的信度系数和效度系数均>0.7。该调查表由3部分组成:(1)一般的人口统计学资料;(2)乳腺癌的基本知识,包括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临床症状、乳腺自检知识和早期筛查的措施等内容,共12题,每题答对为1分,答错0分,满分12分。(3)乳腺自检态度和信念调查表,共10题,采用Likert四分法评分,计分0~4分。0分为“完全不感兴趣”,1分为“不感兴趣”,2分为“无所谓”,3分为“感兴趣”,4分为“非常感兴趣”。计分为累积法,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40分,分数越高说明乳腺自检的意愿越强。(4)乳腺自检情况调查表,包括2道选择题,询问妇女是否进行乳腺自检、多长时间做1次乳腺自检。
1.2.4 健康教育的实施:每名健康教育者负责培训5名妇女,根据教育对象的知识文化背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讲解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早期筛查的方法和重要性。播放乳腺自我检查的视频,并指导妇女学习如何进行乳腺自检,每人不少于3h,培训结束后给妇女发放一本健康教育手册和一张乳腺自检彩色图片作为学习资料。在妇女接受培训后的1、2、3、6、9、12个月,分别由健康教育者对所负责培训的妇女进行电话随访,跟踪评估妇女实施乳腺自检的情况,并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和指导。
1.2.5 资料收集方法:健康教育者采取面对面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指导调查对象在培训前填写调查问卷,首次发放问卷1 000份,其中无效问卷48份,有效问卷为952份。952例纳入研究,1年培训结束后再次发放问卷,在培训中途有21例退出,培训结束后发放问卷931份,其中有7份为无效问卷,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为924份。
2 结果
2.1 被调查妇女的基本资料 共调查924例妇女,年龄在18~66岁之间,平均年龄(46.1±7.5)岁,其中18~29岁组161例(17.4%),30~39 岁组208例(22.5%),40~49岁组340例(36.8%),50~59岁组190例(20.6%),≥60岁组25例(2.7%)。职业:学生125例(13.5%),职业女性521例(56.4%),家庭妇女165例(17.9%),退休人员113例(12.2%)。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77例(8.3%),初中354例(38.3%),高中或中专329例(35.7%),大专101例(10.9%),本科及以上63例(6.8%)。婚姻状况:未婚188例(20.3%),已婚652例(70.6%),离异84例(9.1%)。生育情况:未生育285例(30.8%),已生育639例(69.2%)。
2.2 培训前、后乳腺癌认知情况比较 培训后妇女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得分、乳腺自检态度和信念的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乳腺癌相关知识得分比较分)
2.3 培训前、后乳腺自我检查行为情况比较 培训后妇女进行乳房检查的比例高于培训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培训前、后乳腺自我检查行为情况比较[ n(%)]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妇女对乳腺癌的认知水平 本文提示,参与培训的妇女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其乳腺癌相关知识和乳腺自检的态度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为预防乳腺癌的发生以及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持续上升,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乳腺癌的病因未明,目前认为[8]与激素的变化、肥胖、高脂饮食、不良生活方式、曾患乳腺良性疾病、家族遗传性等有关。广大妇女对乳腺癌发病的相关因素、早期筛查方法、乳腺癌早期的表现等相关知识了解越多,就越可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规避不良因素的刺激。对于乳腺癌如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极大地提高治愈率。统计显示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为89%[9],本研究通过1年的健康教育,使参与者在乳腺癌相关知识和乳腺自检的掌握上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这与陈瑜等[10]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3.2 应用“知—信—行”理论指导健康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妇女的健康行为 “知—信—行”理论模式是应用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中最常用的模式[11]。它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和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其中,“知”是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信”是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行”是行动。该理论提出了知识、信念和行为之间的递进关系,知识是改变行为的基础,信念和态度是改变行为的动力。只有当人们获取了相关知识,并对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逐步形成信念,继而改变行为。根据“知—信—行”理论的指导,妇女对乳腺癌知识及乳腺自检知识的掌握并不一定预示会采纳乳腺自检的行为,是否采纳这一健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妇女对乳腺自检的信念和态度。本次培训后妇女进行乳腺自检的信念与态度高于培训前,培训后妇女每月实施乳腺自检的比例从11.3%提高到38.6%,说明态度和信念对个人行为所起的主导作用。因此,健康教育工作应该避免单纯知识的灌输,而应运用现代健康教育理论分析影响人们采纳健康行为的因素,帮助教育对象树立信念、克服困难,自觉采纳健康行为。
3.3 健康行为的形成是长期的过程 本次培训后,妇女规律进行乳腺自检率为38.6%,比培训前提高27.3%,显示健康教育促进行为的改变明显,但与上海地区妇女乳腺自检率(52.8%)[12]相比仍较低。分析原因可能为:(1)本研究地区为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当地妇女的文化水平较东部地区低,影响了妇女对培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示我们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认真分析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采取适宜的教育方式。此外,还应定期给予强化指导,采用面对面指导、电话或微信等多种途径给予强化,以增进妇女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掌握。(2)影响妇女实施乳腺自检的因素众多,如有些妇女认为乳腺自检浪费时间、不相信自己能发现乳房异常、不好意思和朋友或医生谈论乳房的问题等。妇女感觉到实施自检的障碍因素越多,越不可能实施乳腺自检这一健康行为,提示我们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耐心帮助妇女分析障碍因素,排除障碍,增强妇女对实施乳腺自检益处的理解、促进乳腺自检这一健康行为的形成。
综上所述,运用“知—信—行”理论指导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妇女认识乳腺癌的危害,提高乳腺癌疾病知识的普及率,增强妇女参与乳腺自检的积极性,提高防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