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围术期不同血液管理的疗效对比
2020-03-25叶小东魏俊杰李孛朱祖巍
叶小东 魏俊杰 李孛 朱祖巍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骨二科,福建 宁德 352100通信作者:魏俊杰
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技术已十分成熟,在临床上的应用相当广泛[1]。但膝关节置换术也是骨科临床上创伤较大、出血量较多的手术方法,患者往往需要在围手术期进行一定血液管理以补充血容量[2]。临床上常用的输血方法为异体血输注,但目前全国多地血源紧张,且异体输血存在较高的风险,如过敏反应以及传染性疾病传播等。因此,分析探寻一种相对更为安全有效的血液管理方法意义重大。本次研究通过对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9例行择期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不同血液管理方法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效果。现具体内容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9例行择期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骨性关节炎,且均符合临床膝关节置换术的指征,本次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已告知治疗方案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合并恶性肿瘤患者,排除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排除近6个月内冠心病发病史的患者,排除膝关节二次翻修手术患者,排除合并严重膝关节感染患者;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或者血小板减少患者;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4),观察组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期间用铁剂加促红素,对照组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期间进行常规血液管理。观察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8/17;患者年龄为50~79岁,平均为(58.63±8.31)岁。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7/17;患者年龄为49~78岁,平均为(58.02±7.96)岁。两组患者上述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术中患者行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术中止血采用电动气囊止血带止血,设置止血带压力为45 kPa,在进行关节囊缝合之前将止血带松开,止血时间约为90~120 min。手术结束后,对膝关节囊进行连续缝合,并放置引流管,连接引流袋,术后24 h将引流管拔除。手术后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观察组患者在术前以及术后5 d内,肌内注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山东科兴,国药准字S200300831,4 000 IU) 1万单位,隔日注射,3次/周;同时联合给予蔗糖铁注射液[南京恒生,国药准字H20046043,5 mL:100 mg(铁)]200 mg,隔日1次,3次/周。对照组患者不使用铁剂加促红素,仅进行常规异体输血。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6 h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等情况,同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异体血输注量。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1.0软件对临床资料及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患者术中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以及异体血输注量等指标均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6h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变化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6h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变化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6 h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变化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及红细胞比容等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和术后6 h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均显著改变,且两组患者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异体血输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采用铁剂加促红素进行血液管理后的异体血输注量为(384.26±98.25)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8.25±107.65)m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19,P=0.000<0.05)。
3 讨论
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方法,其临床疗效显著[3]。由于膝关节置换术的创口较大,且剥离范围较广,部分患者甚至需要截骨治疗[4],术中患者常常出现大量失血,术后患者常常需要进行输血治疗。进行膝关节置换治疗前,多数患者存在血红蛋白较低的情况,这也是导致患者术后贫血并需要输血治疗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常用的输血方法为异体血输注,该方法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及风险。因此,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治疗期间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减少并发症,减少失血量,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5]。
促红素是人体内肾脏分泌的调节红细胞生成的糖蛋白激素,临床上常采用促红素治疗贫血以及肿瘤疾病伴随的贫血,而铁剂是人体内主要的造血原料之一,因此,对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铁剂加促红素管理血液,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并有效地减少术后贫血等并发症的发生[6],减少术后输血量。近年来,大量文献研究表明[7-10],对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促红素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围术期贫血状态,提高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且可以有效的减低术后输血率[11-12]。
本次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69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铁剂加促红素管理血液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采用铁剂加促红素管理后,患者的术后即刻和术后6 h的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比容均分别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异体血输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铁剂加促红素管理血液可以有效的减少输血,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