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型煤矿班组安全建设关键措施研究
2020-03-25段新伟都阳
段新伟,都阳
(1.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454000;2.义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大煤沟煤矿,青海 海西817000)
0 引 言
班组是矿井生产最基层、最基础的组织,是煤矿“双基”建设的落脚点,煤矿各种政策、规范最终都要落实于班组,班组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煤矿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煤矿的规章制度、技术措施、标准规范都要通过班组来实践,班组各成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共同协作,推动班组工作顺利进行,最终才能完成生产任务并实现班组安全生产。因此,班组安全建设——“双基”的主要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发展意义,而义马煤业集团青海义海能源大煤沟煤矿是一个典型的异地办矿高原型煤矿代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班组成员来源是班组安全建设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煤矿企业的事故资料显示,有98%的事故发生在生产班组,导致班组事故的原因80%以上都与班组人员的行为、心理、管理等直接相关,即与员工个体的安全素质相关。
国外煤矿安全生产水平较高,煤矿事故鲜有发生,国内学者关于煤矿班组安全建设也有一些研究,许多煤矿也在班组安全建设方面不断创新,获得一些经验和成果。
对于不安全行为的研究,国外最早是M.Greenwood等[1]发现并提出一小部分工人在作业时的事故倾向性高于大多数人;W.G.Johnson[2]指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两种事故致因由主观研究者的认识深度界定;国内曹庆仁等[3]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构建了煤矿工人的“知-能-行”模型;田水承等[4]提出由于企业安全文化缺陷导致了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刘超等[5]认为是个体感知、大脑处理和实际执行三环节中的某些失误导致了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关于心理因素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研究主要集中于预测分析人因事故模型、分析导致事故的心理因素、通过心理测评选拔合适的员工等。彭星辉等[6]通过研究发现,不同个性心理的员工与不同的岗位匹配,能使其相得益彰;陈志明[7]认为班组活动必须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遵循心理学原则;严丹昭等[8]认为对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能够发现事故隐患、预防事故、实现安全生产;栗继祖[9]通过研究心理测试选拔适合的煤矿作业人员,降低事故率。
在安全管理方面,J.C.Groombridge[10]提出不同班组的管理模式应随着面临风险的具体情况而定;David Laurunce[11]通过研究班组矿工的安全态度和班组安全管理目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煤矿班组安全行为模型;刘超[12]以员工、岗位、班组为着眼点,提出了煤矿班组细胞理论,最终创立了煤矿班组安全建设系统化方法;新汶矿业集团鄂庄煤矿[13]创立了以人为本的班组安全保障管理模式;协庄煤矿[14]以2S安全管理模式的4TS管理标准为基础,通过切实的规划,实现“创建平安矿区”的总目标;翟镇煤矿[15]根据自身矿井发展形势创建了点线面安全管理模式并加以应用。
对安全素质的研究,王淑江[16]认为,安全素质即从事生产的人员所应具备的满足安全生产的能力和条件;刘超等[5]提出人员按各阶层(决策层、管理层、作业层)分割应分别具有的安全知识、安全能力、安全生理及安全心理,并认为安全素质能通过教育和培训得以提高;张景钢等[17]把安全素质作为一个由业务、身体、安全教育及安全意识四个方面构成的包含多种因素的多层次系统。
国内外关于煤矿班组安全建设的现状显示,国内对于煤矿班组安全建设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关于班组建设的研究多是针对大多数煤矿的多发问题,没有针对高原型煤矿专门的研究,也没有针对员工个体的研究,致使高原型煤矿实际运营中的的特殊问题没有相应的理论支撑;二是班组建设的研究成果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例如鄂庄煤矿“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并没有成熟地应用到煤矿生产实践中,理论仍需完善丰富,也需践行。
1 高原型煤矿班组安全建设内容
根据2012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制定发布的煤矿班组安全建设规定(试行),其中表明:班组安全建设是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实现班组安全建设需从组织建设、班组长管理、现场安全管理、班组安全培训、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表彰奖励6个方面入手。大煤沟煤矿作为青海省唯一一个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也积极遵守国家规定,制定具体措施,总结汇编了班组安全建设制度,包括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班组学习培训制度、班组安全奖惩制度等,但对于煤矿存在的一些特殊问题尚未改善和解决,例如高原工作环境的恶劣、工作人员身体素质的不足、思念家乡亲人的情绪强烈等,这些都是引起员工身体和心理状态不良、工作失误的重要原因,最终导致班组事故的发生。考虑到员工个体素质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为了贯彻国家“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新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本文确定以提高人的安全素质为主要工作,以此开展班组安全建设。
结合学者们的研究和大煤沟煤矿生产中面临的重点特色问题,本文把安全素质分为3个层面,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行为(工作)能力。要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则应从身体建设、心理建设、工作建设3方面采取措施,最终通过提高个体的安全素质来降低事故率、实现班组整体的安全建设。
2 高原矿工身体建设关键措施
大煤沟煤矿是典型的高原型煤矿,其海拔高达3 500 m。在一般情况下,海拔达到3 000 m时人体便会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加上寒冷和高强度的阳光辐射,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也会对煤矿工人和应急救援人员身体的各个系统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使人在劳动能力、生理机能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和障碍,这就是高原病的表现。高原病是高原工作者的职业病,它会降低人的工作效率,并可能诱发事故。一旦煤矿发生事故,事故后果更加严重,救援和逃生更加困难,对矿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体质状况要求更高。因此,制定以下措施:
(1)根据大多数人的身体体质制定合理的劳动强度标准:增加轮班班次;制定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提高工作环境氧体积分数;吸氧劳动或劳动后吸氧。
(2)开设健身房、设置健身器材,组织员工加强身体锻炼。煤矿救援人员应进行特殊、科学的日常训练。
(3)矿上饮食应注意多吃碳水化合物类、富含各种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减少油脂类食品。
(4)矿上应必备高原康、红景天、丹参滴丸等抗高原反应药物和制氧机。定期进行体检,预防并排除疾病,根据高原病特征,体检重点敏感项目如表1所示。
3 高原矿工心理建设关键措施
3.1 措施内容
十五年前,河南能源义煤矿工一批又一批地来到青海,把国有企业的旗帜扎到了青藏高原上,建立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露天矿和井工矿,他们经历了本世纪初的煤炭市场萧条,并克服了大煤沟煤矿恶劣的自然环境、吃住行和寂寞思乡等重重困难,煤矿工作风险巨大,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今这些条件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是矿工心理建设仍然尤为重要。以下将从4个方面开展心理建设。
表1 体检敏感重点项目(敏感指标)[18]
3.1.1 防灾心理建设
大煤沟煤矿2019年度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显示,煤矿在顶板、瓦斯、运输等许多方面存在重大风险,因此防灾心理建设尤为重要。心理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设的起点应该是增强防灾意识、加强防灾教育,这种培训教育应该落实到班组中的每一位矿工,了解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发生征兆及处理措施,同时组织灾害演练,这样才能在灾害发生时临危不乱、保持沉着冷静,做出理智、正确的决定。
3.1.2 灾时心理建设
在灾害发生时,良好健康的心态能够帮助人们度过心理灰暗时期,以全新坚定的心态面对生活;紧张过度、过于激烈的应激反应则会对人的生理、心理造成影响,影响人体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19]。灾害发生时,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应对灾难就相对更 加沉着冷静。在灾难发生时,班组各人员应能做到以下:
(1)班组长应保持镇定,避免将不良消极的情绪传递给其他工作人员;及时传递受灾信息,同时通知矿工前往紧急避难硐室或其他安全的地方。
(2)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各人员应多谈论积极温暖的事情,将注意力转移到有益的事情上,缓解紧张气氛,互相鼓励,不要丧失希望。
3.1.3 灾后心理建设
煤矿灾害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源,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严重时可能成为难以痊愈的心灵创伤。对前线奔波指导的救灾干部而言,他们承受着救援被困人员的巨大压力,冲锋在前,极少照顾自己的心理感受,同时筋疲力尽,极有可能造成心理崩溃;救援人员在前线面对着破败的景象和受伤的人员,身心俱疲;灾后的矿工极度缺乏安全感,维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更为重要[20]。因此,灾后心理重建十分必要。灾后心理建设包括物质干预和心理干预[21],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煤矿应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对灾后进行长期的心理辅导,减少心理创伤,避免心理危机后遗症。
(2)对受灾的工作人员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和经济资助,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3.1.4 日常心理建设
高原型煤矿本身由于自然环境原因,孤立在高原地区,矿工们不能得到家人的陪伴,而对于大煤沟煤矿,更是有80%的员工都是河南人,最让矿工们心系的便是家和家人。天峻义海公司负责人曾说,在最难的时候,矿工们谁都不敢想家,那种思念的情感难以忍受。家是人们最温暖的港湾,一旦这个港湾无法依靠并给予庇护,那么人的心理防线就会崩塌。鉴于加强心理建设的重要性,从以下几方面制定措施:
(1)定期召开家属座谈会,争取家属们的大力支持,让亲情充当工作人员的坚强后盾,用爱心坚定工作人员抵御困难、认真工作的信念。
(2)丰富业余生活。开设健身室、乒乓球室及棋牌室等,让工作人员能在工作之余得到放松,减轻工作和其他生活压力,有助于建设更健康的心理环境。
(3)班组不定期开展谈心活动,谈心活动要做到“三要”:一要坦诚相见、平等待人;二要以情动人、关心他人;三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4)班组不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家访活动做到“六必须”:班员有病,住院时必访;组员闹情绪时必访;班员思想波动时必访;班员在工作外发生问题时必访;家属长期有病必访;对后进入的班员必访,让每个组员都感受到班组的温暖。
3.2 效果检验(心理测试)
煤矿工作人员的心理建设水平要通过一定的评判标准进行评估。通过结合心理专家意见和对工作人员的询问,总结出心理测试指标,综合各方面可能影响心理健康指标的因素,编写了心理测试问卷(表2),并通过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22]。
表2 心理测试问卷
续表2
通过定期发放调查问卷,全数回收,并由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对问卷结果进行评估,对仍存在心理问题的员工进行疏导、辅导;同时通过心理咨询人员定期与员工进行心理访谈,及时发现新的问题,改进更新问卷内容。
4 高原矿工工作建设关键措施
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约90%的安全生产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23]。要从根本上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应剖析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因素,找出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针对性地解决。通过采用资料分析、文献查阅、现场观察与访谈等调研方法,将影响不安全行为的因素总结分类为班组长选拔、班组凝聚力、班组安全文化、班组安全规范、班组特征和高原作业环境6个一级因素和16个二级因素(图1)。
4.1 班组事故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4.1.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根据班组事故的各影响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班组事故影响因素层次结构模型
4.1.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1)建立判断矩阵。邀请煤矿安全方面的专家对各层次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评分(以一级指标为例,建立判断矩阵,见表3)。
表3 判断矩阵MA-B
将各行进行求和,得到列向量(2.465 9,1.579 6,0.196 9,0.284 0,0.581 8,0.891 8)T。
将上述列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一级评价指标所占的权重(0.411 0,0.263 3,0.032 8,0.047 3,0.097 0,0.148 6)T。
(3)一致性检验。经计算,得λmax=6.19,且R.I.=1.25,D.I.=(λmax-6)/(6-1)=0.038,经检验,一致性系数C.R.=C.I./R.I.=0.03<0.1,因此,矩阵MA-B通过一致性检验。
4.1.3 评价指标权重总排序
对各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分别建立判断矩阵,采用上述步骤,计算得到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经过汇总,得到各指标的权重排序,如表4所示。
分析表4可得:班组事故的一级影响指标中,班组长权重最大,其次是班组凝聚力,再其次是班组特征、高原作业环境、班组安全规范、班组安全文化;班组事故的二级影响指标中,班组长能力素质影响最大,其次是矿工的集体荣誉感、班组长候选人、矿工的自发主动性和心理状况。因此,一个优秀的班组长在团结班组成员、规范班组成员行为、实现安全生产中的领导作用是最重要的。
表4 综合评价指标总排序
4.2 基于AHP-GRA的班组长选拔考评办法
班组长选拔考评制度是“双基”建设的十八项管理制度之一。班组长是一个班的带头人,首先应以身作则,恪尽职守。因此,以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24]对班组长的能力进行评分,选出最优秀的班组长。
4.2.1 层次分析法
(1)根据煤矿班组长应具备安全能力的各影响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煤矿班组长安全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
(2)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建立判断矩阵,邀请煤矿安全方面的专家对各层次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评分(以一级指标为例,建立判断矩阵SA-B,见表5)。
表5 判断矩阵SA-B
将各行进行求和,得到列向量(0.518 5,1.154 7,0.343 2,1.983 4)T。
将上述列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一级评价指标所占的权重(0.129 6,0.288 7,0.085 8,0.495 9)T。
(3)一致性检验。经计算,得λmax=4.057,且R.I=0.9,CI=(λmax-4)/(4-1)=0.019,经检验,一致性系数C.R.=C.I./R.I.=0.021<0.1,因此,矩阵SA-B通过一致性检验。
(4)评价指标权重总排序。对二级评价指标C1,C2,C3,C4,C5建立判断矩阵,采用上述步骤计算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经过汇总,得到各指标的权重排序,如表6所示。
表6 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总排序
4.2.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1)班组长安全能力评分。以大煤沟煤矿为例,假设有3名班组长候选人,邀请煤矿安全相关专家按评分准则(表7)进行评分,得到评分表,如表8所示。
(2)灰色关联度计算。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以3名班组长候选人安全能力的各项指标评分的最优值建立参考序列X0={8,8,9,9,9,8,
表7 大煤沟煤矿班组长安全能力指标评分准则
续表7
表8 3名班组长的安全能力评价指标得分表
9,8,9,8,9,7,9},以候选班组长的各项评分Xik建立比较序列Xi,则X1={7,6,8,9,7,7,8,8,9,6,8,7,7},X2={8,6,9,7,6,8,9,7,8,6,8,6},X3={6,8,7,8,9,8,6,7,7,8,9,6,8}。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1)
式中,εik为灰色关联系数,ρ为分辨系数(取值范围为[0,1],一般取0.5)。
按照式(1),计算出灰色关联系数,见表9。
计算候选班组长安全能力的关联度。根据安全能力指标权重和关联度系数计算关联度
(2)
式中:Ri为关联度;Wk为指标权重;εik为关联度系数。
计算得R1=0.725,R2=0.755,R3=0.563。
表9 灰色关联系数
(3)评价结果。从计算结果看出R2>R1>R3,即3个候选班组长中,2号班组长的安全能力最强,其次是1号,最后是3号。采用层次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评价指标权重与班组长的实际安全能力相结合,将专家意见和科学方法相结合,降低了评价过程的主观随意性,使评价结果更准确,班组长的选举结果更为科学可靠。
4.3 其他工作建设思路
(1)高原地区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空气中氧含量减少,对生产设备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26],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因此班组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设备检查、检修,防患于未然,杜绝事故发生。
(2)班组应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及重点难点并加以解决,优化班组建设。定期组织班组交流会,交流工作难点、工作经验,商量措施,增强班组工作凝聚力。
(3)建立监督、检举制度,鼓励组员、班组长及时揭发生产中的违规行为并上报,以防酿成不良后果。
5 班组安全建设关键措施的总体效果
自大煤沟煤矿在上述方面采取安全建设措施以来,班组安全建设卓有成效,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员工身体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定期体检项目指标发现,员工的各项指标都更趋于正常值和健康值,员工的高原反应症状有所缓解。
(2)员工心理状态健康稳定。通过采取上述心理建设措施并定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和心理辅导,结果发现:员工在提及未知灾害时,内心多了坚定和自信;在谈论家人朋友等话题时,也比较轻松快乐;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幸福感和归属感显著提高。
(3)班组生产工作安全有序。在优秀班组长的管理和带领下,班组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定期的交流与汇报使员工的工作参与度和班组凝聚力大幅提高;检举揭发制度使管理更民主、透明,有效预防了违规行为的发生。
6 结 论
(1)在身体建设方面,综合考虑大煤沟煤矿的高原环境和员工身体素质,提出了改善措施,并总结了高原体检重点项目,为高原病的及早发现和预防打下基础。
(2)在心理建设方面,基于高原特色及大煤沟煤矿的人员来源构成,从灾前、灾时、灾后及日常心理建设4个方面出发,分别提出了建设措施,并设计了心理测试问卷,及时洞察心理问题,能够减少因心理不良造成的各项事故。
(3)在工作建设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班组事故发生的六大因素进行了权重排序,得到最关键因素是班组长的能力素质,即班组建设的重点是班组长的任用和班组长能力的提高,并提出了班组长选拔的科学方法;其次是增强班组凝聚力,可组织以班组为集体的竞赛、娱乐活动;再次应改善班组特征中的一般因素,心理建设是重点;再次应加强体质,从而克服作业环境的影响;最后应优化班组安全文化,提高班组人员综合素质。